【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在地下建筑的施工建设中,对于地下建筑内部的照明、动力牵引等设施,需要铺设机电零部件,建筑防水是重要的环节。对于地下商场、地下车库或地铁等地下建筑的入口处需要进行防水设计,以避免道路积水时雨水倒灌入地下建筑内,造成各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当前对于该类地下建筑的入口位置的防水,为避免道路积水向地下建筑内部倒灌,多在入口位置垒筑沙袋以形成挡水墙体,沙袋一层一层的码高,沙袋将道路上的积水进行阻隔,避免道路的积水直接涌入地下建筑内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对于地下建筑入口的防水措施,需要提前将沙袋垒筑在地下建筑在道路上的入口位置,由于沙袋都是独立的个体,沙袋与沙袋之间的缝隙不可避免,因此道路积水易渗过沙袋之间的缝隙进入地下建筑内部,使沙袋垒筑的防水墙体的整体防水效果较差,因此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对于地下室的入口进行了封堵,避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面与地面(3)抵接的防水基座(1),所述防水基座(1)呈板状,所述防水基座(1)的两侧连接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底面与所述防水基座(1)的底面共面;两组所述侧板(2)相互远离的侧面均竖直开设有贯通所述侧板(2)上下端面的槽口(22),所述槽口(22)内部密封滑动有封堵滑块(23),两组所述封堵滑块(2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所述槽口(22)的槽底贯穿开设有通孔(24),所述通孔(24)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侧板(2)所在的平面,所述通孔(2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5),所述第一连杆(25)靠近所述封堵滑块(23)的一端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面与地面(3)抵接的防水基座(1),所述防水基座(1)呈板状,所述防水基座(1)的两侧连接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底面与所述防水基座(1)的底面共面;两组所述侧板(2)相互远离的侧面均竖直开设有贯通所述侧板(2)上下端面的槽口(22),所述槽口(22)内部密封滑动有封堵滑块(23),两组所述封堵滑块(2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所述槽口(22)的槽底贯穿开设有通孔(24),所述通孔(24)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侧板(2)所在的平面,所述通孔(2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5),所述第一连杆(25)靠近所述封堵滑块(23)的一端与所述封堵滑块(23)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基座(1)的背面设置有推动所述第一连杆(25)相对运动的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5)远离所述侧板(2)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24)远离所述侧板(2)的孔口且铰接有第二连杆(26);所述推力装置包括与所述防水基座(1)的背面固定的第一定位板(11)及第二定位板(12),所述第一定位板(11)及所述第二定位板(12)间竖直固定有丝杠(13),所述丝杠(13)上套接有套环(131),所述套环(131)正对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杆(26)的外周面分别与各所述第二连杆(26)铰接;所述套环(131)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母(132)及第二紧固螺母(133),所述第一紧固螺母(132)及所述第二紧固螺母(133)与所述丝杠(1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紧固螺母(132)的下端面与所述套环(131)的上端面抵紧,所述第二紧固螺母(133)的上端面与所述套环(131)的下端面抵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杨钦,林伟,林贤杰,姚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荣潮拓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