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度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度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施工中,顶板很多情况下会采用空心楼板,用某些材料作为楼板内部填充,保证混凝土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省混凝土,降低施工成本,而填充材料在施工时,容易因混凝土浇筑、振捣,造成上浮、位移等现象,所以会采用各种抗浮固定措施,最常见的是在填充材料上部设置两根钢筋,通过铁丝,与下部钢筋拉结,从而达到抗浮和阻止材料发生侧向位移的现象,但是此类措施存在固定强度弱、抗浮和抗侧向位移效果不明显。采用传统钢筋及铁丝固定的方法,在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上浮力较大,铁丝容易被扯断,导致固定措施失效,填充材料上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不足。在混凝土振捣时,仅靠钢筋与填充材料之间的摩擦力阻止其产生侧向位移,效果不明显,导致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控制效果不佳,施工质量差。需要增加垫块来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度固定装置,以解决填充材料在施工时,容易因混凝土浇筑、振捣,造成上浮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端设置有用于限制填充材料向上运动的上限位件和用于限制填充材料向下运动的下限位件;/n且所述下限位件与所述装置主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装置主体下端设置有用于使高度固定装置与模板连接的下连接件,且所述下连接件与所述上限位件位于所述模板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高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端设置有用于限制填充材料向上运动的上限位件和用于限制填充材料向下运动的下限位件;
且所述下限位件与所述装置主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装置主体下端设置有用于使高度固定装置与模板连接的下连接件,且所述下连接件与所述上限位件位于所述模板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为螺纹杆,所述上限位件向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件包括第一垫片和第一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螺母螺接在所述装置主体上,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一垫片与所述上限位件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件包括第二垫片和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第二固定螺母螺接在所述装置主体上。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李清涛,周友飞,秦绍真,苏伟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