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海涛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用储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240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用储水塔,涉及到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包括内储水罐和外储水罐,内储水罐的底部通过热塑成型固定在外储水罐的底部内壁,内储水罐和外储水罐之间形成集水腔,外储水罐的外边缘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弧形通槽,弧形通槽的内部插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上靠近内储水罐的一端位于内储水罐外壁的弧形卡槽内,过滤板上远离内储水罐的一端伸出弧形通槽并与拉板的内侧面固定焊接,过滤板设有若干组,若干组过滤板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储水罐的外壁和外储水罐的内壁,外储水罐的外边缘靠近底端的位置设有清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雨水收集、过滤,进行再利用,从而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用储水塔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用储水塔。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还是现场拌制水泥砂浆或者混凝土,都需要用到水,由于施工场地的水泵数量有限,因此在施工场地都会用储水塔进行水的储存,便于随用随取,但事实上施工场地用水量还是很大的,比如说在进行混凝土基的养护时,在夏季每天至少需要洒水三次,而且一个养护周期至少为28天,而这些水洒在混凝土上后基本上都是挥发和渗入地下,不能进行回收,这显然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用储水塔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用储水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用储水塔,包括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用储水塔,包括内储水罐和外储水罐,所述内储水罐和外储水罐均为圆柱筒状结构,内储水罐和的高度大于外储水罐的高度,内储水罐的顶部卡合设有小密封盖,内储水罐位于外储水罐的内部,且内储水罐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用储水塔,包括内储水罐(1)和外储水罐(1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储水罐(1)和外储水罐(15)均为圆柱筒状结构,内储水罐(1)和的高度大于外储水罐(15)的高度,内储水罐(1)的顶部卡合设有小密封盖(3),内储水罐(1)位于外储水罐(15)的内部,且内储水罐(1)的底部通过热塑成型固定在外储水罐(15)的底部内壁,内储水罐(1)和外储水罐(15)之间形成集水腔(13),所述内储水罐(1)的底部边缘设有第一出水管(8),第一出水管(8)穿过外储水罐(15)上的圆形通孔(17)并伸出外储水罐(15)的外边缘,外储水罐(15)的外边缘底端开设有第二出水管(12),所述第一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用储水塔,包括内储水罐(1)和外储水罐(1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储水罐(1)和外储水罐(15)均为圆柱筒状结构,内储水罐(1)和的高度大于外储水罐(15)的高度,内储水罐(1)的顶部卡合设有小密封盖(3),内储水罐(1)位于外储水罐(15)的内部,且内储水罐(1)的底部通过热塑成型固定在外储水罐(15)的底部内壁,内储水罐(1)和外储水罐(15)之间形成集水腔(13),所述内储水罐(1)的底部边缘设有第一出水管(8),第一出水管(8)穿过外储水罐(15)上的圆形通孔(17)并伸出外储水罐(15)的外边缘,外储水罐(15)的外边缘底端开设有第二出水管(12),所述第一出水管(8)和第二出水管(12)上均设有水阀(7),所述外储水罐(15)的外边缘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弧形通槽(6),弧形通槽(6)的内部插设有过滤板(5),所述过滤板(5)上靠近内储水罐(1)的一端位于内储水罐(1)外壁的弧形卡槽(14)内,过滤板(5)上远离内储水罐(1)的一端伸出弧形通槽(6)并与拉板(4)的内侧面固定焊接,所述过滤板(5)设有若干组,若干组过滤板(5)之间设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储水罐(1)的外壁和外储水罐(15)的内壁,所述外储水罐(15)的外边缘靠近底端的位置设有清洁装置,外储水罐(15)的顶部卡接有环形的大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刘海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