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20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包括钢护筒和插配于钢护筒内的内护筒,内护筒的底部设置锥形的桩尖结构,桩尖结构从钢护筒的下部伸出,内护筒的顶部设置用于吊装的内护筒钢板帽,内护筒钢板帽的外径大于钢护筒的外径,钢护筒的顶部与内护筒钢板帽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钢护筒打设后,内护筒及桩尖结构和内护筒钢板帽能够回收,方便后续桩基施工,而且内护筒可以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
技术介绍
围垦区建设项目为加快吹填土固结,同时便于施工机械在垦区正常行驶工作,经常在吹填土上部覆盖一层5~8米厚的宕渣。该宕渣层为松散的土石混合物,进行桩基施工时,该宕渣层易塌孔,因此需要打设钢护筒将宕渣层穿透后,在护筒护壁的情况下进行桩基施工。由于宕渣层石块含量高,石块硬度大,常规施工机械很难将钢护筒穿透宕渣层,一般需要采用大功率振动锤进行施工,该工艺成本高,施工速度慢。钢护筒端部设置锥形桩尖,锥形桩尖破土较快,同时在宕渣层中遇石块可将其挤密至附近土层中,常规施工机械便可高效完成钢护筒打设,但是由于锥形桩尖装置无法回收,给后续桩基施工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护筒和插配于钢护筒内的内护筒,内护筒的底部设置锥形的桩尖结构,桩尖结构从钢护筒的下部伸出,内护筒的顶部设置用于吊装的内护筒钢板帽,内护筒钢板帽的外径大于钢护筒的外径,钢护筒的顶部与内护筒钢板帽挡接。所述的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护筒的底部设置罩在桩尖结构外部的护边结构,护边结构的形状为与桩尖结构形状匹配的锥形,护边结构的底部具有开口,可供桩尖结构的下部伸出。所述的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桩尖结构的外部环设多个凸筋。所述的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护筒的内壁和内护筒的外壁其中一者上环设多个第一导向条,另一者上环设多个与第一导向条滑动配合的导向槽。所述的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护筒的外壁上环设多个第一导向条,钢护筒的内壁上环设多个与第一导向条滑动配合的导向槽。所述的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护筒的内壁上环设多个第二导向条组,每个第二导向条组包括两个第二导向条,两个第二导向条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的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护筒钢板帽上开设多个吊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钢护筒打设后,内护筒及桩尖结构和内护筒钢板帽能够回收,方便后续桩基施工,而且内护筒可以重复使用,节约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图中:钢护筒1、护边结构10、内护筒2、桩尖结构20、凸筋200、内护筒钢板帽21、吊装孔210、第一导向条3、第二导向条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包括钢护筒1和插配于钢护筒1内的内护筒2,内护筒2的底部设置锥形的桩尖结构20,桩尖结构20从钢护筒1的下部伸出,内护筒2的顶部设置用于吊装的内护筒钢板帽21,内护筒钢板帽21的外径大于钢护筒1的外径,钢护筒1的顶部与内护筒钢板帽21挡接。作为本技术的优化结构:钢护筒1的底部设置罩在桩尖结构20外部的护边结构10,护边结构10的形状为与桩尖结构20形状匹配的锥形,护边结构20的底部具有开口,可供桩尖结构20的下部伸出,护边结构10的内壁与桩尖结构20紧贴。护边结构10能够减少从钢护筒1与内护筒2之间的间隙挤入的泥土,进而减少内护筒2拔出时的阻力。作为本技术的优化结构:桩尖结构20的外部环设多个凸筋200。凸筋200能够增强桩尖结构20的破土能力。作为本技术的优化结构:钢护筒1的内壁和内护筒2的外壁其中一者上环设多个第一导向条3,另一者上环设多个与第一导向条3滑动配合的导向槽。上述结构有两个作用,一是增强钢护筒1和内护筒2之间的导向性,使内护筒2插入、拔出更方便,;二是使钢护筒1与内护筒2之间具有传动功能,使用驱动装置带动内护筒2转动时,内护筒2能够带动钢护筒1转动。作为本技术的优化结构:内护筒2的外壁上环设多个第一导向条3,钢护筒1的内壁上环设多个与第一导向条3滑动配合的导向槽。作为本技术的优化结构:钢护筒1的内壁上环设多个第二导向条组,每个第二导向条组包括两个第二导向条4,两个第二导向条4之间形成导向槽。作为本技术的优化结构:内护筒钢板帽21上开设多个吊装孔210,吊装孔210用于吊装。本技术在钢护筒1内设置特制的内护筒2,内护筒2可根据实际场地宕渣层厚度加工成相应的长度,内护筒2的底部具有锥形的桩尖结构20,内护筒2顶部具有内护筒钢板帽21,钢护筒1打设时通过普通柴油锤打桩机锤击内护筒钢板帽21,桩尖结构20破土进入宕渣层,同时内护筒钢板帽21带动钢护筒1一起进入宕渣层,钢护筒1穿透宕渣层后,回收内护筒2及桩尖结构20和内护筒钢板帽21。本技术在钢护筒1内设置带桩尖结构20及内护筒钢板帽21的特制内护筒2,方便宕渣地层中钢护筒1的打设,施工便捷且易于回收,能周转重复使用,既环保,又能节约资源。桩基钢护筒1内径一般比设计桩径大6cm左右,内护筒2外径设计应比钢护筒1内径小4cm,便于内护筒2的回收。内护筒2采用14mm厚钢板制作;桩尖结构采用14mm厚钢板制作,并与内护筒2焊接固定;内护筒钢板帽21采用20mm钢板制作,并与内护筒2焊接固定,内护筒钢板帽21四角设置四个吊装孔210,方便内护筒2的运输及施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护筒(1)和插配于钢护筒(1)内的内护筒(2),内护筒(2)的底部设置锥形的桩尖结构(20),桩尖结构(20)从钢护筒(1)的下部伸出,内护筒(2)的顶部设置用于吊装的内护筒钢板帽(21),内护筒钢板帽(21)的外径大于钢护筒(1)的外径,钢护筒(1)的顶部与内护筒钢板帽(21)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护筒(1)和插配于钢护筒(1)内的内护筒(2),内护筒(2)的底部设置锥形的桩尖结构(20),桩尖结构(20)从钢护筒(1)的下部伸出,内护筒(2)的顶部设置用于吊装的内护筒钢板帽(21),内护筒钢板帽(21)的外径大于钢护筒(1)的外径,钢护筒(1)的顶部与内护筒钢板帽(21)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护筒(1)的底部设置罩在桩尖结构(20)外部的护边结构(10),护边结构(10)的形状为与桩尖结构(20)形状匹配的锥形,护边结构(10)的底部具有开口,可供桩尖结构(20)的下部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宕渣地层打设桩基护筒的可回收带桩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桩尖结构(20)的外部环设多个凸筋(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高峰沈阳高杰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联力地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