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桥机的转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816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架桥机的转向系统,包括第一转向机构和第二转向机构,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包括行走车底,所述行走车底包括横梁和支腿,所述横梁左端安装第一支腿,所述横梁右端安装第二支腿;所述横梁的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安装有顶升组件;所述第二转向机构包括所述行走车底、所述顶升组件和液压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向机构的第二支腿的右侧壁上连接有液压驱动组件,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和连接杆,所述液压缸的推杆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向机构的第二支腿上,所述液压缸的缸体连接有连接杆。在转向的过程中对架桥机金属结构不会造成任何损伤,而且操作简便,可以应用于架桥机的整体转向,填补了目前架桥机无转向系统的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架桥机的转向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一种架桥机的转向系统。
技术介绍
架桥机是目前各类桥梁建设中最重要的施工设备之一,主要应用于桥梁施工中梁片的吊装,所以随着每一跨梁片吊装的完成,需要向前一跨推进,由于桥梁存在设计标准范围的转弯半径,前一跨与后一跨中心有的并不在同一直线上,需要按照设计和桥墩实际位置转向后再往前一跨推进,由于目前在用架桥机均无转向系统,施工时如需转向,通常将设备的大车轨道纵向移位后,两侧的大车横移机构分别向相反方向运行(如需左转向,则将右侧大车横移机构向前运行,左侧大车横移机构向后运行)即完成转向,该操作对设备对钢结构扭伤极大,可能导致变形,且为手工操作,两侧大车机构运行一旦不同步,小车轨距将发生变化,导致小车整体脱轨坠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架桥机的转向系统,实现架桥机的转向。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架桥机的转向系统,包括第一转向机构和第二转向机构,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包括行走车底,所述行走车底包括横梁和支腿,所述横梁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支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架桥机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向机构和第二转向机构,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包括行走车底,所述行走车底包括横梁和支腿,所述横梁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支腿,所述横梁的右端安装有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第二支腿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横梁的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安装有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横梁的圆孔内的转筒,所述转筒内安装有顶升轴,所述顶升轴的外壁上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顶升的下端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由电机驱动,所述顶升轴的上端设置有回转支撑,所述转筒的内侧壁上安装有顶升支轮,所述顶升支轮与所述螺旋叶片配合,所述顶升支轮的轴向与所述顶升轴的轴向相互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桥机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向机构和第二转向机构,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包括行走车底,所述行走车底包括横梁和支腿,所述横梁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支腿,所述横梁的右端安装有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第二支腿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横梁的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安装有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横梁的圆孔内的转筒,所述转筒内安装有顶升轴,所述顶升轴的外壁上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顶升的下端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由电机驱动,所述顶升轴的上端设置有回转支撑,所述转筒的内侧壁上安装有顶升支轮,所述顶升支轮与所述螺旋叶片配合,所述顶升支轮的轴向与所述顶升轴的轴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二转向机构包括所述行走车底、所述顶升组件和液压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向机构的第二支腿的右侧壁上连接有液压驱动组件,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和连接杆,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向机构的第二支腿上,所述液压缸的缸体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转向机构的行走车底架设在弧形转向轨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桥机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机构的第二支腿的侧壁上开设有吊耳槽,所述吊耳槽内纵向等间距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吊耳的上部和下部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吊耳槽内相邻两个螺纹孔的间距等于所述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强许竞张冲颜朝友吴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