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善平衡环内圈焊接溢胶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12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改善平衡环内圈焊接溢胶的机构,包括平衡环上环、平衡环下环,平衡环上环与平衡环下环通过热板融化的胶进行粘贴;平衡环上环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延伸凸筋,平衡环下环上设置有一第二延伸凸筋,第二延伸凸筋两端分别开有第二凹槽,所述平衡环上环与平衡环下环配合完成后,平衡环上环与平衡环下环间形成矩形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平衡环上环和平衡环下环的结构设计,调整减少溢胶,减少对焊接精度的要求,并通过在平衡环上环和下环内的延伸凸筋,减少满载或者超负载情况下对衣物的磨损,且强化平衡环上环和下环的强度,改善注塑成型后的圆度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平衡环内圈焊接溢胶的机构
本技术属于洗衣机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平衡环内圈焊接溢胶的机构。
技术介绍
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波轮洗衣机是洗衣机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波轮洗衣机都会备有一个盛衣物的内桶和容纳水的外桶,而内桶上的平衡环则是保证内桶旋转时能否保持平稳的关键零部件。平衡环一般由上环和下环焊接后拼合而成,热板焊接则是最常用的手段。因平衡环内部要注射入一部分的饱和盐水,其设计的空腔结构在边缘位置一般不会预留较多的位置,焊接点常常设立在边缘上,使用一个0.3mm左右的三角形延伸凸筋作为焊接位置。但是在实际注塑过程中,平衡环上下环的三角筋无法保证0.3mm的准确度,而平衡环自身由于环形结构也易于产生形变,必须要通过工装进行定位,从而导致在实际焊接中容易产生胶溢出平衡环最外沿的情况。当平衡环焊接产生溢胶时,溢出的塑胶在领取后会形成较为明显的痕迹,影响整体的外观效果。溢胶较为严重时,硬化得到塑胶相当于突出的石子,很容易刮到衣物,使衣物产生划伤、破损等问题。因此改善或者遮掩平衡环溢胶是平衡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注意点。而常用的方法是用挡筋进行遮挡,但是在衣物堆垛不良有衣物延伸出去的时候,挡筋也有可能刮伤衣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平衡环内圈焊接溢胶的机构,通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平衡环焊接定位精度低,导致平衡环焊接产生溢胶形成毛刺,损坏衣物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用于改善平衡环内圈焊接溢胶的机构,包括平衡环上环、平衡环下环,平衡环上环与平衡环下环通过热板融化的胶进行粘贴;所述平衡环上环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延伸凸筋,平衡环下环上设置有一第二延伸凸筋,第二延伸凸筋两端分别开有第二凹槽,所述平衡环上环与平衡环下环配合完成后,平衡环上环与平衡环下环间形成矩形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平衡环上环与平衡环下环均为圆环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平衡环下环的上端面包括第一上端面和第二上端面,第一上端面的高度高于第二上端面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平衡环下环的第二上端面与平衡环上环的下端面间构成矩形间隙,矩形间隙的高度等于第一上端面的高度与第二上端面的高度间的差值。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凸筋与第二凹槽相配合,第一凹槽与第二延伸凸筋相配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改善平衡环内圈焊接溢胶的机构,通过平衡环上环和平衡环下环的结构设计,调整减少溢胶,减少对焊接精度的要求,并通过在平衡环上环和下环内的延伸凸筋,减少满载或者超负载情况下对衣物的磨损,且强化平衡环上环和下环的强度,改善注塑成型后的圆度偏差。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用于改善平衡环内圈焊接溢胶的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图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图2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平衡环上环,2-平衡环下环,3-热板,11-第一凹槽,12-第一延伸凸筋,13-下端面,21-第二延伸凸筋,22-第二凹槽,23-第一上端面,24-第二上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改善平衡环内圈焊接溢胶的机构,包括平衡环上环1、平衡环下环2,平衡环上环1与平衡环下环2相配合,且平衡环上环1与平衡环下环2为圆环结构。平衡环上环1的下端面13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衡环上环1上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延伸凸筋12,平衡环下环2的上端面包括第一上端面23和第二上端面24,第一上端面23的高度高于第二上端面24的高度,此处经过测量计算,为实现塑胶完全合并,高度差0.3mm,平衡环下环2上设置有一第二延伸凸筋21,第二延伸凸筋21两端分别开有第二凹槽22,当平衡环上环1和平衡环下环2安装后,平衡环下环2的第二上端面24与平衡环上环1的下端面13间构成矩形间隙,矩形间隙的高度等于第一上端面23的高度与第二上端面24的高度间的差值。其中,第一延伸凸筋12与第二凹槽22相配合,第一凹槽11与第二延伸凸筋21相配合。在平衡环内沿做一圈延伸凸筋以及与延伸凸筋相配合的凹槽,在两平衡环相配合时,延伸凸筋出防溢胶的凹槽,同时也作为整个边缘的防缩槽,延伸凸筋能够强化平衡环上环和下环的强度,改善注塑成型后的圆度偏差。一种用于改善平衡环内圈焊接溢胶的机构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平衡环上环1与平衡环下环2间放置有热板3;S2、将平衡环上环1与平衡环下环2按压在热板3上,与热板3接触融化,热板3融化产生的塑胶附着在平衡环上环1的下端面13和平衡环下环2的第一上端面23;S3、取走热板3,将平衡环上环1的下端面13和平衡环下环2的第一上端面23按压接触,附着在端面的塑胶进入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2内;S4、冷却,形成焊接段,平衡环上环1的下端面13与平衡环下环2的的第二上端面24间形成矩形间隙。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改善平衡环内圈焊接溢胶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环上环(1)、平衡环下环(2),平衡环上环(1)与平衡环下环(2)通过热板(3)融化的胶进行粘贴;/n所述平衡环上环(1)上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延伸凸筋(12),平衡环下环(2)上设置有一第二延伸凸筋(21),第二延伸凸筋(21)两端分别开有第二凹槽(22),所述平衡环上环(1)与平衡环下环(2)配合完成后,平衡环上环(1)与平衡环下环(2)间形成矩形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平衡环内圈焊接溢胶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环上环(1)、平衡环下环(2),平衡环上环(1)与平衡环下环(2)通过热板(3)融化的胶进行粘贴;
所述平衡环上环(1)上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延伸凸筋(12),平衡环下环(2)上设置有一第二延伸凸筋(21),第二延伸凸筋(21)两端分别开有第二凹槽(22),所述平衡环上环(1)与平衡环下环(2)配合完成后,平衡环上环(1)与平衡环下环(2)间形成矩形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平衡环内圈焊接溢胶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环上环(1)与平衡环下环(2)均为圆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陆军赵飞陈向阳解文杰刘林李鸣扬史坤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