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06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上活动连接有活化筒,所述活化筒内固定安装有绝热隔板,且活化筒上设置有下料孔,所述罐体上固定连接有顶盖,且顶盖上固定安装有温度计,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气孔,且气孔内活动连接有气塞,所述下料孔内活动连接有料塞,且料塞固定安装在分流板上,所述分流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上,且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受力槽,且受力槽上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凸轮,避免了将多个菌种转移到培养容器内的过程,减少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为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对于水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水体修复技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目前主流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在生物修复方法中,微生物技术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其来源广、繁殖快、对环境适应性强;不仅能够去除各类有机物和富营养化氮素及磷素,还能去除臭味、降低色度、抑制病原菌生长等;处理方法温和,对环境的影响小,不产生二次污染,而微生物修复技术的首要步骤就是进行微生物的培养,使其大量的繁殖,为了达到使用要求,微生物菌剂通常为多菌种混合培养,并需要先进行单独活化,而现在的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结构简单,仅仅具有培养的功效,而每个菌种对环境的要求并不相同,通常活化工作需要在多个容器中进行,在转移到培养装置内的过程中会有不少损耗,还容易受到杂菌的污染,为此本技术提出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上活动连接有活化筒,所述活化筒内固定安装有绝热隔板,且活化筒上设置有下料孔,所述罐体上固定连接有顶盖,且顶盖上固定安装有温度计,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气孔,且气孔内活动连接有气塞,所述下料孔内活动连接有料塞,且料塞固定安装在分流板上,所述分流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上,且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受力槽,且受力槽上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凸轮。优选的,所述罐体为圆柱形保温罐,且限位块设置在罐体的中部,所述活化筒为圆筒,放置在限位块上,所述绝热隔板将活化筒内腔分隔为多个单独的活化腔,且每个活化腔内均安装有电磁加热器。优选的,所述顶盖密封连接在罐体与活化筒上,且温度计插接在活化筒内,所述气孔设置有多个。优选的,所述下料孔在活化筒的每一个单独活化腔底部均有设置,且料塞安装在分流板的顶部,所述分流板设置为瓣形,所述复位弹簧连接在限位块与支撑杆之间,所述凸轮位于受力槽内,且转杆贯穿罐体设置,且转杆上安装有握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培养罐内安装一个活化筒,活化筒通过绝热隔板分隔为多个单独的活化腔,可以独立的控制温度,并根据其内菌种好氧或者厌氧的特性,选择是否打开气孔,使得每一类菌种都能在最合适的温度下进行活化过程,保证活化效果;2.活化筒底部设置有下料孔,可以通过转动转杆,将下料孔快速的打开进行下料,避免了将多个菌种转移到培养容器内的过程,减少损失,并且在下料孔底部设置有分流板,可以对每一种活化后的菌种的流动进行引导,使其分散的落在罐体底部,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流板结构示意图。图中:罐体1、限位块2、活化筒3、绝热隔板4、下料孔5、顶盖6、温度计7、气孔8、气塞9、料塞10、分流板11、支撑杆12、复位弹簧13、受力槽14、凸轮15、转杆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且限位块2上活动连接有活化筒3,所述活化筒3内固定安装有绝热隔板4,且活化筒3上设置有下料孔5,所述罐体1上固定连接有顶盖6,且顶盖6上固定安装有温度计7,所述顶盖6上设置有气孔8,且气孔8内活动连接有气塞9,所述下料孔5内活动连接有料塞10,且料塞10固定安装在分流板11上,所述分流板11固定安装在支撑杆12上,且支撑杆12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所述支撑杆12上固定安装有受力槽14,且受力槽14上转动安装有转杆16,所述转杆16上固定安装有凸轮15。所述罐体1为圆柱形保温罐,且限位块2设置在罐体1的中部,所述活化筒3为圆筒,筒壁采用绝热材料,放置在限位块2上,所述绝热隔板4将活化筒3内腔分隔为多个单独的活化腔,且每个活化腔内均安装有电磁加热器,活化筒3具有多种规格,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在每一个活化腔内可以进行一类菌种的单独活化,通过电磁加热器进行单独的加热,而绝热隔板4可以阻绝热传导,单独控制温度,使得每一类菌种处于最合适的环境下;所述顶盖6密封连接在罐体1与活化筒3上,具有隔热和防止污染的效果,且温度计7插接在活化筒3内,通过温度计7对每一个活化腔的温度进行监控,所述气孔8设置有多个,可以根据每一类菌种好氧或者厌氧的特性,选择是否在气孔8上塞入气塞9,保证活化效果;所述下料孔5在活化筒3的每一个单独活化腔底部均有设置,且料塞10安装在分流板11的顶部,所述分流板11设置为瓣形,分流板11可以对每一种活化后的菌种的流动进行引导,使其分散的落在罐体1底部,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所述复位弹簧13连接在限位块2与支撑杆12之间,复位弹簧13在下压力消失时使得料塞10复位插入下料孔5内,所述凸轮15位于受力槽14内,且转杆16贯穿罐体1设置,且转杆16上安装有握把,通过握把可以旋转转杆16,从而使得其上的凸轮15转动挤压受力槽14的槽壁,克服复位弹簧13的弹力下压支撑杆12,从而使得料塞10从下料孔5中脱出;工作原理:使用时,在活化筒3的每一个单独的活化腔内加入不同的菌种,将活化筒3放置在限位块2上,关闭顶盖6进行活化过程,通过电磁加热器对活化腔进行单独的加热,而绝热隔板4可以阻绝热传导,单独控制温度,并通过温度计7进行温度的监控,使得每一类菌种都处在合适的温度下,并且根据每一类菌种好氧或者厌氧的特性,选择是否在气孔8上塞入气塞9,进一步保证活化效果;活化完成后,通过握把可以旋转转杆16,从而使得其上的凸轮15转动挤压受力槽14的槽壁,克服复位弹簧13的弹力下压支撑杆12,从而使得料塞10从下料孔5中脱出,活化筒3内的菌种从下料孔5中落在分流板11上,分流板11可以对每一种活化后的菌种的流动进行引导,使其分散的落在罐体1底部,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且限位块(2)上活动连接有活化筒(3),所述活化筒(3)内固定安装有绝热隔板(4),且活化筒(3)上设置有下料孔(5),所述罐体(1)上固定连接有顶盖(6),且顶盖(6)上固定安装有温度计(7),所述顶盖(6)上设置有气孔(8),且气孔(8)内活动连接有气塞(9),所述下料孔(5)内活动连接有料塞(10),且料塞(10)固定安装在分流板(11)上,所述分流板(11)固定安装在支撑杆(12)上,且支撑杆(12)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所述支撑杆(12)上固定安装有受力槽(14),且受力槽(14)上转动安装有转杆(16),所述转杆(16)上固定安装有凸轮(15)。/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且限位块(2)上活动连接有活化筒(3),所述活化筒(3)内固定安装有绝热隔板(4),且活化筒(3)上设置有下料孔(5),所述罐体(1)上固定连接有顶盖(6),且顶盖(6)上固定安装有温度计(7),所述顶盖(6)上设置有气孔(8),且气孔(8)内活动连接有气塞(9),所述下料孔(5)内活动连接有料塞(10),且料塞(10)固定安装在分流板(11)上,所述分流板(11)固定安装在支撑杆(12)上,且支撑杆(12)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所述支撑杆(12)上固定安装有受力槽(14),且受力槽(14)上转动安装有转杆(16),所述转杆(16)上固定安装有凸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佩玲陆艳琦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