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纸板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是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等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通过过滤、吸附、共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方式来实现对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去除,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循环实现对水的净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型人工湿地,潜流型人工湿地包括垂直潜流型人工湿地和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水位较浅,卫生条件较差,运行效果受到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故应用较少。而潜流型人工湿地的睡眠维持在地表以下,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湿地系统,其中垂直潜流型人工湿地的水流方向与湿地床呈垂直方向,而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的水流方向与湿地床相平行。人工湿地在脱氮除磷净化污水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人工湿地中填料容易出现堵塞的现象,污水中溶解氧逐渐降低限制了处理效果;此外,低温下人工湿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生化池、沉淀池、配水池和湿地池,该系统还包括温室大棚,湿地池位于温室大棚内部的地表下方;湿地池包括上层湿地和下层湿地,上层湿地与下层湿地之间设置有防渗水的隔层,上层湿地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配水池相连通,上层湿地的另一端连接有跌水管,跌水管下方安装有过渡池,过渡池靠近湿地池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下层湿地相连通,下层湿地远离过渡池的一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有集水池,过渡池与下层湿地之间的连接管上安装有单向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生化池、沉淀池、配水池和湿地池,该系统还包括温室大棚,湿地池位于温室大棚内部的地表下方;湿地池包括上层湿地和下层湿地,上层湿地与下层湿地之间设置有防渗水的隔层,上层湿地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配水池相连通,上层湿地的另一端连接有跌水管,跌水管下方安装有过渡池,过渡池靠近湿地池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下层湿地相连通,下层湿地远离过渡池的一端通过出水管连接有集水池,过渡池与下层湿地之间的连接管上安装有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层湿地和下层湿地均包括串行设置的水平潜流型湿地和垂直潜流型湿地,且二者的水平潜流型湿地和垂直潜流型湿地的结构分别相同,其中上层湿地的水平潜流型湿地与所述的配水池相连通,下层湿地的垂直潜流型湿地与集水池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平潜流型湿地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大块层、单颗粒层和混合颗粒层,上层湿地的水平潜流型湿地顶部设置有土壤层;土壤层种植有湿地植物,大块层的填料可选自沸石、蛭石、石灰石、高炉渣中的一种,大块层填料的粒径为40-60mm,单颗粒层的填料为粒径25-35mm的页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平潜流型湿地与垂直潜流型湿地通过竖直设置的分隔板相隔开,上层湿地的分隔板的顶端与土壤层间隔设置,下层湿地的分隔板的顶端与隔层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辉波,陈福瑞,张彦艳,陈紫薇,吴志绘,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裕隆水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