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00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属于水处理及水利控制领域,一种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包括床体,填料,填充在床体的内部,集水井,设置在床体内部的底壁上,集水井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水孔,第一水流通道,设置在填料的下方且与集水井连通,布水组件,一部分位于填料的上方,另一部分位于集水井内底部,脉冲排水器,设置在床体内部的一侧且与第一水流通道连通,脉冲排水器的出水端穿过床体的一侧壁与外界连通,排水阀,固定连通在床体一侧壁的下方,与脉冲排水器的出水端处于同一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可对床体内的液位进行有规律地调节,以便于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及水利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
技术介绍
在自然净化的过程中,微生物、植物及根系对污染物的吸收和降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土壤中的颗粒间隙都充满水时,微生物基本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好氧细菌的缺失极大降低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此外,若土壤中的多余水分不能及时的排出话,植物根系将呼吸不畅,将导致植物烂根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带来污染。人工湿地或生态滤床等自然净化工艺的机理属于土壤净化中的一种,为强化工艺的净化效果及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不应使湿地或生态滤床内填料长期处于饱液位状态。当湿地或生态滤床内填料长期处于低液位状态运行将降低滤料使用效率,同时也减少附着微生物的量,不但使污染物的吸收和降解效率降低,而且有可能导致植物缺水而亡。因此,以上工艺液位的调节对于系统运行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可对床体内的液位进行有规律地调节,以便于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包括床体,填料,填充在床体的内部,集水井,设置在床体内部的底壁上,集水井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水孔,第一水流通道,设置在填料的下方且与集水井连通,布水组件,一部分位于填料的上方,另一部分位于集水井内底部,脉冲排水器,设置在床体内部的一侧且与第一水流通道连通,脉冲排水器的出水端穿过床体的一侧壁与外界连通,排水阀,固定连通在床体一侧壁的下方,与脉冲排水器的出水端处于同一侧壁。<br>优选地,脉冲排水器包括分隔罩,分隔罩固定在床体的内部的一侧,并与床体围成一腔体,腔体与第一水流通道连通,虹吸管,设置在腔体内且出水端位于床体外,虹吸管的进水端朝上设置,虹吸破坏杯,设置在腔体内部的下方,破坏管,固定连通在分隔罩的顶壁上,且一端穿过分隔罩顶壁延伸至虹吸破坏杯的内部,隔板,固定在腔体的内部,分隔虹吸破坏杯和虹吸管,隔板与床体底壁之间留有第二水流通道,液位调节组件,与破坏管连通。优选地,液位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球阀、以及抽气件,抽气件的一端与破坏管固定连通,第二球阀设置在抽气件与虹吸破坏杯之间的破坏管上。优选地,抽气件包括第一球阀、抽气管、以及真空形成件,第一球阀设置在抽气管上,抽气管的一端与破坏管固定连通,抽气管的另一端与真空形成件固定连通。优选地,液位调节组件还包括送气件,送气件的一端固定连通在第一球阀与第二球阀之间的破坏管上。优选地,送气件包括送气管、以及电磁阀,送气管的一端固定连通在破坏管上,送气管的另一端与大气相通,电磁阀设置在送气管上。优选地,还包括控制柜、以及静压式液位计,电磁阀与控制柜通过导线连接,静压式液位计设置在腔体内部的下方,且与控制柜通过导线连接,真空形成件与控制柜通过导线连接。优选地,真空形成件为水射器、真空发生器或抽真空泵。优选地,虹吸管的顶部为同心异径管或喇叭口。优选地,布水组件包括水泵、提升管、分水管、若干第一布水管、进水管、以及若干第二布水管,水泵设置在集水井内底部,提升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提升管的另一端延伸出集水井与分水管固定连通,分水管的长度方向上固定连通有若干第一布水管,进水管的长度方向上固定连通有若干第二布水管,若干第一布水管和若干第二布水管均位于填料的上方,且相邻的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相互错位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可对床体内的液位进行有规律地调节,以便于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果。2、既可通过脉冲排水器进行液位调节,也可以依靠势能进行液位调节。3、通过脉冲排水器和排水阀可以调节本生态床的液位,使得本生态床反复进行缺氧和好氧的转换,实现反硝化和硝化处理,有效脱氮和除碳,降低BOD/COD值。4、脉冲排水器具有四种运行方式,可根据需求调节腔体内隔板左侧的空间的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进而调节床体的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5、抗堵效果好。6、布水组件的设置使得布水更加均匀,提高填料的利用率,并且起到循环处理作用,进一步提高污染物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脉冲排水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脉冲排水器排水)。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排水阀排水)。图5是本技术虹吸破坏杯与破坏管的配合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床体,2-填料,3-集水井,4-第一水流通道,5-布水组件,51-水泵,52-提升管,53-分水管,54-第一布水管,55-进水管,56-第二布水管,6-脉冲排水器,61-分隔罩,62-腔体,63-虹吸管,64-虹吸破坏杯,65-破坏管,66-隔板,67-第二水流通道,68-液位调节组件,681-第二球阀,682-抽气件,6821-第一球阀,6822-抽气管,6823-真空形成件,683-送气件,6831-送气管,6832-电磁阀,69-控制柜,610-静压式液位计,7-排水阀。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包括床体1,填料2,填充在床体1的内部,填料2为多孔填料2,便于微生物附着,集水井3,竖直设置在床体1内部的底壁上,集水井3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水孔(图未示),便于渗透到填料2的水通过进水孔进入集水井3内,第一水流通道4,设置在填料2的下方且与集水井3连通,填料2渗透下来的水可进入第一水流通道4内,布水组件5,一部分位于填料2的上方,另一部分位于集水井3内底部,脉冲排水器6,设置在床体1内部的右侧且与第一水流通道4连通,脉冲排水器6的出水端(右端)穿过床体1的右侧壁与外界连通,排水阀7,固定连通在床体1右侧壁的下方,与脉冲排水器6的出水端处于同一侧壁,均为右壁,排水阀7位于脉冲排水器6出水端的后侧,且处于同一高度。进一步的,脉冲排水器6包括分隔罩61,分隔罩61固定在床体1的内部的右侧,并与床体1围成一腔体62,腔体62与第一水流通道4连通,其余位置封闭,使得腔体62与填料2分隔,虹吸管63,设置在腔体62内且出水端(右端)位于床体1外,虹吸管63的进水端(上端)朝上设置,虹吸管63的顶部为同心异径管或喇叭口,本实施例为喇叭口,虹吸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其特征在于:/n包括床体;/n填料,填充在所述床体的内部;/n集水井,设置在所述床体内部的底壁上,所述集水井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水孔;/n第一水流通道,设置在所述填料的下方且与所述集水井连通;/n布水组件,一部分位于所述填料的上方,另一部分位于所述集水井内底部;/n脉冲排水器,设置在所述床体内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连通,所述脉冲排水器的出水端穿过所述床体的一侧壁与外界连通;/n排水阀,固定连通在所述床体一侧壁的下方,与所述脉冲排水器的出水端处于同一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其特征在于:
包括床体;
填料,填充在所述床体的内部;
集水井,设置在所述床体内部的底壁上,所述集水井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水孔;
第一水流通道,设置在所述填料的下方且与所述集水井连通;
布水组件,一部分位于所述填料的上方,另一部分位于所述集水井内底部;
脉冲排水器,设置在所述床体内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连通,所述脉冲排水器的出水端穿过所述床体的一侧壁与外界连通;
排水阀,固定连通在所述床体一侧壁的下方,与所述脉冲排水器的出水端处于同一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排水器包括分隔罩,所述分隔罩固定在所述床体的内部的一侧,并与所述床体围成一腔体,所述腔体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连通;
虹吸管,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出水端位于所述床体外,所述虹吸管的进水端朝上设置;
虹吸破坏杯,设置在所述腔体内部的下方;
破坏管,固定连通在所述分隔罩的顶壁上,且一端穿过所述分隔罩顶壁延伸至所述虹吸破坏杯的内部;
隔板,固定在所述腔体的内部,分隔所述虹吸破坏杯和虹吸管,所述隔板与所述床体底壁之间留有第二水流通道;
液位调节组件,与所述破坏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位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球阀、以及抽气件;
所述抽气件的一端与所述破坏管固定连通;
所述第二球阀设置在所述抽气件与所述虹吸破坏杯之间的所述破坏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势能复氧生态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气件包括第一球阀、抽气管、以及真空形成件;
所述第一球阀设置在所述抽气管上;
所述抽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破坏管固定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贱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霈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