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嫁接育苗技术,具体为一种水枸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嫁接在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及山荆子(Malus baccata)等乔木上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水枸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为落叶灌木,枝条细,常呈弓形弯曲,小枝红褐色,托叶线形,脱落;叶片卵形,表面无毛,花多数,约5-21朵成疏松的聚伞花序;花瓣平展,白色;果实近球形,直径约8mm,红色,花期5-6月,果期8-11月,喜光而稍耐阴,较耐寒,极耐干旱和瘠薄,花繁果艳,秋季红果累累,经久不凋,为优良的观花、观果树种,宜植于庭园、公园、宅旁、草坪上,可孤植、丛植,若与山石相配,颇为美观,一般为播种或扦插繁殖。自水枸子被用于园林绿化以来,一直受到园林界的一致认可,繁殖方法一直采用播种和扦插繁殖。由于水枸子生长速度较慢,苗木繁育成本较高,所以目前在园林上应用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枸子嫁接乔木法,该方法可以缩短水枸子苗木的出圃时间,从而降低成本,为其在园林中大量应用提供可行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栒子嫁接乔木法,其特征在于用成熟水栒子苗木一年生硬化枝条作为接穗,用胸茎达5~8cm的山楂或山荆子苗木作为砧木,将接穗嫁接在山楂或山荆子苗木上,嫁接接口选在1.5~1.8米高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枸子嫁接乔木法,其特征在于用成熟水枸子苗木一年生硬化枝条作为接穗,用胸茎达5~8cm的山楂或山荆子苗木作为砧木,将接穗嫁接在山楂或山荆子苗木上,嫁接接口选在1.5~1.8米高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水枸子嫁接乔木法,其特征在于用野生山楂的7年、8年生苗木或山荆子4年、5年生苗木作为砧木。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水枸子嫁接乔木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嫁接方法为劈接,劈接在4月1日 4月15日在树液开始流动时而在萌芽之前进行,具体方法是1)取接穗10~15厘米长带3~4个芽,在接穗下端削成2~3厘米长的双面梆形,两面对齐、削面平滑;2)将砧木从接口处剪断,然后从断面中央处用刀劈开,深度约3~4厘米;3)将接穗迅速插入砧木,一面形成层对齐后用塑料布绑好,绑扎的塑料布保留到第2年春以后解除。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水枸子嫁接乔木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嫁接方法为插皮,插皮接法在4月末至5月初苗木离皮后进行,具体方法是1)接穗的削取,接穗在早春没有萌芽之前采取,进行低温储藏,低温储藏条件是温度在0~5℃,在地窖内、湿沙中或水果冷藏库中,用蜡封进行两端封好或整个枝条都封好;2)嫁接,把接穗削成2~3厘米的斜削面,在背面削成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粤,何兴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