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加工用自动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加工用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和满足生产进度的需要,生产中模具的应用越来越广。针对不同的产品,不同尺寸及精度的要求,合理的设计模具来解决生产问题对一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模具铸型完成之后需要对其下料。现有技术一般是采用吊装下料或者是较为粗暴的下料方式,吊装的时候效率十分低下,不适合推广,而粗暴的下料方式会影响模具的产品外观甚至会严重影响模具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加工用自动下料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一般是采用吊装下料或者是较为粗暴的下料方式,吊装的时候效率十分低下,不适合推广,而粗暴的下料方式会影响模具的产品外观甚至会严重影响模具质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模具加工用自动下料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框架,两个安装框架之间设置有两个缓冲机构,两个缓冲机构分别与两个安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加工用自动下料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框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安装框架(1)之间设置有两个缓冲机构(2),两个缓冲机构(2)分别与两个安装框架(1)互相靠近的一面滑动连接,两个安装框架(1)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3),两个液压缸(3)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缓冲机构(2)传动连接,两个缓冲机构(2)之间设置有轨道(4),轨道(4)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缓冲机构(2)固定连接,轨道(4)的内部安装有托运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加工用自动下料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框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安装框架(1)之间设置有两个缓冲机构(2),两个缓冲机构(2)分别与两个安装框架(1)互相靠近的一面滑动连接,两个安装框架(1)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3),两个液压缸(3)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缓冲机构(2)传动连接,两个缓冲机构(2)之间设置有轨道(4),轨道(4)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缓冲机构(2)固定连接,轨道(4)的内部安装有托运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包括两个底板(101)和两个竖杆(102),两个竖杆(102)位于两个底板(101)之间并且两个竖杆(10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底板(101)固定连接,液压缸(3)与位于下方底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缓冲机构(2)的一端套接在两个竖杆(102)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2)包括连接板(201)、两个滑块(202)和两个滑套(203),两个滑套(203)与连接板(201)的一面固定连接,两个滑套(203)分别套接在两个竖杆(102)的外部,两个滑块(202)与两个连接板(201)的另一面固定连接,两个滑块(202)的内部均插接有销柱(204),销柱(204)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05),两个销柱(204)的外部均套接有弹簧(206),弹簧(206)的两端分别与滑块(20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欣妍,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海源锻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