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方便倒出里面垃圾,且不容易被垃圾弄脏的家用厨余垃圾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家用厨余垃圾桶包括桶体,关键在于所述桶体由环形槽、桶壁、桶底组合而成;所述环形槽扣合在桶壁的顶部,所述桶壁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向内侧突出的卡扣,所述桶底的顶面边缘设有用于与卡扣配合的卡舌,桶底的轮廓大于桶壁的轮廓;所述桶底的顶面中央设有用于固定垃圾袋底部的夹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家用厨余垃圾桶结构简单,可以利用塑料制成,成本较低,在使用时与垃圾袋配合,不仅可以保持垃圾桶的清洁,还能够在倒出垃圾时自动使垃圾与垃圾袋分离,非常适合于家里厨余垃圾的收集及将厨余垃圾投放到厨余垃圾回收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用厨余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家用厨余垃圾桶。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环保和方便资源回收利用,我国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一大难点是厨余垃圾的处理。目前,很多小区要求居民在家里将厨余垃圾装好,定时投放到小区设置的厨余垃圾回收点处,并且要求在投放厨余垃圾时,不得将装垃圾的垃圾袋与垃圾一起投放,必须将垃圾袋与里面的垃圾分开。在投放过程中,将垃圾袋破开以倒出里面的垃圾时,垃圾突然散开,其里面的汁液等容易溅到衣服上;也有人直接用垃圾桶来装厨余垃圾,虽然省去了破袋的步骤,解决了破袋时垃圾四溅的问题,但是每次都要清洗垃圾桶,也增加了人们的劳动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方便倒出里面垃圾,且不容易被垃圾弄脏的家用厨余垃圾桶。本技术的家用厨余垃圾桶包括桶体,关键在于所述桶体由环形槽、桶壁、桶底组合而成;所述环形槽扣合在桶壁的顶部,所述桶壁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向内侧突出的卡扣,所述桶底的顶面边缘设有用于与卡扣配合的卡舌,桶底的轮廓大于桶壁的轮廓;所述桶底的顶面中央设有用于固定垃圾袋底部的夹袋结构。在收集垃圾时,首先将垃圾袋的封闭端利用桶底的夹袋结构固定,然后将桶壁放到桶底上,将桶壁与桶底相对转动,使桶底的卡舌卡在对应的卡扣上,从而将桶底与桶壁固定连接;再将垃圾袋的袋口端拉出桶体,将环形槽向下扣合在桶壁的顶端,利用环形槽将垃圾袋的袋口端固定在桶壁的顶端,此时就可以将厨余垃圾投入到垃圾袋中。由于垃圾被垃圾袋隔离,不会弄脏垃圾桶。在倒垃圾时,将垃圾桶连同里面的垃圾及垃圾袋一起带到厨余垃圾投放点处,然后将垃圾桶慢慢翻转,使垃圾桶的桶口朝下,在重力作用下,垃圾就会从垃圾袋中滑落;垃圾袋的封闭端被桶底的夹袋结构固定,垃圾袋的袋口被环形槽固定,因此垃圾袋无法随垃圾一起从桶体内脱出,实现垃圾与垃圾袋的分离。倒出垃圾后,如果垃圾袋较为清洁,则可以重复使用,如果垃圾袋已经较脏,则可以从桶壁上分别取下环形槽及桶底,将垃圾袋丢弃。具体来说,所述卡扣由切向板及将切向板与桶壁连接的径向板构成,所述卡舌由水平板及将水平板的一端与桶底连接的垂直板构成,所述水平板的自由端朝向于卡扣方向,水平板与桶底顶面的间距大于径向板与桶壁底端的间距,且径向板的长度大于垂直板的宽度。将桶底向水平板的自由端方向转动时(桶壁固定不动),水平板就会卡入到切向板与桶壁之间所形成的卡槽内,并卡在径向板的上方,从而将桶底与桶壁连接在一起,由于提垃圾桶时桶底的受力方向是向下的,因此不会造成桶底自行转动而从桶壁上脱离。将桶底向水平板的封闭端方向转动时(桶壁固定不动),水平板就会从切向板与桶壁之间所形成的卡槽内脱出,实现桶底与桶壁的分离。进一步地,所述夹袋结构为突出设置于桶底顶面的框架或弹性夹。将垃圾袋的封闭端绕在框架上或者夹在弹性夹上,即可将垃圾袋的封闭端与桶底连接。从桶底上取下垃圾袋时,由于接触到的是垃圾袋的外侧壁,因此不会弄脏手。进一步地,所述桶底的外侧设有突出的凸块,拉动凸块,即可方便地转动桶底。进一步地,为方便提垃圾桶,所述桶壁的外侧设有提手。本技术的家用厨余垃圾桶结构简单,可以利用塑料制成,成本较低,在使用时与垃圾袋配合,不仅可以保持垃圾桶的清洁,还能够在倒出垃圾时自动使垃圾与垃圾袋分离,非常适合于家里厨余垃圾的收集及将厨余垃圾投放到厨余垃圾回收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家用厨余垃圾桶的正视图。图2是实施例1中桶壁与桶底的配合原理图。图3是实施例1中桶壁与桶底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1中桶壁的俯视图。图5是实施例1中桶底的俯视图。附图标示:1、环形槽;2、桶壁;3、桶底;4、提手;5、夹袋结构;6、切向板;7、径向板;8、水平板;9、垂直板;10、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方便倒出里面垃圾,且不容易被垃圾弄脏的家用厨余垃圾桶。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家用厨余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由环形槽1、环形截面的桶壁2、圆形截面的桶底3三个分离的部件组合而成,桶壁2的外侧通过突出的轴体活动设有提手4;环形槽1的开口向下,并扣合在桶壁2的顶部,桶壁2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向内侧突出的卡扣,所述桶底3的顶面边缘设有用于与卡扣配合的卡舌,桶底3的轮廓大于桶壁2的轮廓;所述桶底3的顶面中央设有用于固定垃圾袋底部的夹袋结构5,在本实施例中,夹袋结构5为突出设置于桶底3顶面的框架,将垃圾袋的封闭端绕在框架上,即可将垃圾袋的封闭端与桶底3连接。具体来说,所述卡扣由切向板6及将切向板6与桶壁2连接的径向板7构成,顾名思义,切向板6是平行或近似平行于其所在桶壁位置的切线方向的,而径向板7是由所在桶壁位置朝向于桶壁2的圆心位置的;所述卡舌由水平板8及将水平板8的一端与桶底3连接的垂直板9构成,水平板8的自由端朝向于卡扣方向,水平板8与桶底3顶面的间距大于径向板7与桶壁2底端的间距,且径向板7的长度大于垂直板9的宽度。将桶底3向水平板8的自由端方向转动时(桶壁2固定不动),水平板8就会卡入到切向板6与桶壁2之间所形成的卡槽内,并卡在径向板7的上方,从而将桶底3与桶壁2连接在一起,由于提垃圾桶时桶底3的受力方向是向下的,因此不会造成桶底3自行转动而从桶壁2上脱离。将桶底3向水平板8的封闭端方向转动时(桶壁2固定不动),水平板8就会从切向板6与桶壁2之间所形成的卡槽内脱出,实现桶底3与桶壁2的分离。桶底3的外侧设有突出的凸块10,拉动凸块10,即可方便地转动桶底3。在收集垃圾时,首先将垃圾袋的封闭端利用桶底3的夹袋结构5固定,然后将桶壁2放到桶底3上,将桶壁2与桶底3相对转动,使桶底3的卡舌卡在对应的卡扣上,从而将桶底3与桶壁2固定连接;再将垃圾袋的袋口端拉出桶体,将环形槽1向下扣合在桶壁2的顶端,利用环形槽1将垃圾袋的袋口端固定在桶壁2的顶端,此时就可以将厨余垃圾投入到垃圾袋中。由于垃圾被垃圾袋隔离,不会弄脏垃圾桶。在倒垃圾时,将垃圾桶连同里面的垃圾及垃圾袋一起带到厨余垃圾投放点处,然后将垃圾桶慢慢翻转,使垃圾桶的桶口朝下,在重力作用下,垃圾就会从垃圾袋中滑落;垃圾袋的封闭端被桶底3的夹袋结构5固定,垃圾袋的袋口被环形槽1固定,因此垃圾袋无法随垃圾一起从桶体内脱出,实现垃圾与垃圾袋的分离。倒出垃圾后,如果垃圾袋较为清洁,则可以重复使用,如果垃圾袋已经较脏,则可以从桶壁2上分别取下环形槽1及桶底3,将垃圾袋丢弃。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厨余垃圾桶,包括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由环形槽、桶壁、桶底组合而成;所述环形槽扣合在桶壁的顶部,所述桶壁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向内侧突出的卡扣,所述桶底的顶面边缘设有用于与卡扣配合的卡舌,桶底的轮廓大于桶壁的轮廓;所述桶底的顶面中央设有用于固定垃圾袋底部的夹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厨余垃圾桶,包括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由环形槽、桶壁、桶底组合而成;所述环形槽扣合在桶壁的顶部,所述桶壁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向内侧突出的卡扣,所述桶底的顶面边缘设有用于与卡扣配合的卡舌,桶底的轮廓大于桶壁的轮廓;所述桶底的顶面中央设有用于固定垃圾袋底部的夹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厨余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由切向板及将切向板与桶壁连接的径向板构成,所述卡舌由水平板及将水平板的一端与桶底连接的垂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保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