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居用分层式垃圾桶,包括空心且一侧开设有滑动槽的底座,所述底座上粘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粘接有上挡板,所述支撑板上粘接有下挡板,所述底座上粘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L形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底座的滑动槽贯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过盈配合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底座上壁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底座外部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现有技术可以更方便的投放垃圾的同时进行了垃圾的分类,且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居用分层式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垃圾桶
,尤其涉及一种家居用分层式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桶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用于存放生活垃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多种多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效率,提出垃圾分类的提倡,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现有技术中,市面上大多数的垃圾桶无法做到垃圾的分类,若想在家中就把垃圾进行分类,必须购买多个垃圾桶,不仅占用空间,且分类不是很明显,而市面上也存在一部分分层式分类垃圾桶,但是大多在投放垃圾时需手动拉开垃圾桶,过程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家居用分层式垃圾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居用分层式垃圾桶,包括空心且一侧开设有滑动槽的底座,所述底座上粘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粘接有上挡板,所述支撑板上粘接有下挡板,所述底座上粘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L形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底座的滑动槽贯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过盈配合有第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底座上壁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底座外部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过盈配合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上挡板和下挡板均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过盈配合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与上挡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上均粘接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上均粘接有垃圾桶本体。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底座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所述连接杆位于底座外部的一端粘接有脚踏板,所述支撑板上端的侧壁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桶盖,所述桶盖远离支撑板的一侧粘接有把手。优选地,所述垃圾桶本体在底座与下挡板之间、下挡板与上挡板之间、上挡板与桶盖之间各设置有一个。优选地,所述下挡板与垃圾桶本体的接触面、所述上挡板与垃圾桶本体的接触面、所述桶盖与垃圾桶本体的接触面均粘接有密封垫。优选地,所述把手为橡胶材质且表面雕刻有防滑纹路,所述垃圾桶本体远离对应的连接块的一侧均粘有标签。优选地,所述弹簧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脚踏板的顶面雕刻有防滑纹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垃圾桶本体设置有三个且贴有标签,标签一目了然,每个垃圾桶应投放何种垃圾,更好的对垃圾进行分类;2、三个垃圾桶本体在竖直方向进行设置,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仅仅占用原有垃圾桶大小的空间。3、当需要向最顶层的垃圾桶本体投放垃圾时只需将桶盖打开投掷即可,当需要向其他垃圾桶本体内投放垃圾时,踩动脚踏板,使得连接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一转动轴转动,通过各个齿轮间的啮合,使得第二、第三转动轴转动,且第一、第三转动轴向相同方向转动,第二转动轴向相反方向转动,通过连接块使得三个垃圾桶本体展开,投放垃圾即可,不需要手动将各个垃圾桶进行拉开进行投掷,过程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家居用分层式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家居用分层式垃圾桶B处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家居用分层式垃圾桶A处的剖面图。图中:1底座、2固定板、3连接杆、4第一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6第一转动轴、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第二转动轴、10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第三转动轴、13支撑板、14下挡板、15上挡板、16桶盖、17弹簧、18脚踏板、19垃圾桶本体、20把手、21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家居用分层式垃圾桶,包括空心且一侧开设有滑动槽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粘接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上粘接有上挡板15,所述支撑板13上粘接有下挡板14,所述底座1上粘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为L形杆,所述连接杆3一端与底座1的滑动槽贯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另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第一锥齿轮4啮合有第二锥齿轮5,所述第二锥齿轮5过盈配合有第一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与底座1上壁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6位于底座1外部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啮合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过盈配合有第二转动轴9,所述第二转动轴9与上挡板15和下挡板14均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9远离第二齿轮8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三齿轮10,所述第三齿轮10啮合有第四齿轮11,所述第四齿轮11过盈配合有第三转动轴12,所述第三转动轴12与上挡板1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6、第二转动轴9、第三转动轴12上均粘接有连接块21,每个所述连接块21上均粘接有垃圾桶本体19。所述连接杆3与底座1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17,所述连接杆3位于底座1外部的一端粘接有脚踏板18,所述支撑板13上端的侧壁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桶盖16,所述桶盖16远离支撑板13的一侧粘接有把手20,当需要投放垃圾至下层两个垃圾桶本体19时,踩动脚踏板18即可,当只需要向上层的垃圾桶本体19内投放垃圾时,拉动把手打开桶盖16即可。所述垃圾桶本体19在底座1与下挡板14之间、下挡板14与上挡板15之间、上挡板15与桶盖16之间各设置有一个,设置三个垃圾桶可以更好的进行垃圾分类。所述下挡板14与垃圾桶本体19的接触面、所述上挡板15与垃圾桶本体19的接触面、所述桶盖16与垃圾桶本体的接触面均粘接有密封垫,接触面设置密封垫防止有异味的垃圾在垃圾桶内散发出气味。所述把手20为橡胶材质且表面雕刻有防滑纹路,所述垃圾桶本体19远离对应的连接块21的一侧均粘有标签,标签使得分类更加一目了然,橡胶材质的把手20手感更加舒适。所述弹簧17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脚踏板18的顶面雕刻有防滑纹路,防滑纹路防止在踩踏脚踏板18时鞋底沾有水出现打滑现象。本技术中,当只需要向最上方一层的垃圾桶本体19内投放垃圾时,只需通过把手20将桶盖16打开直接投放即可,当需要向下方的两个垃圾桶本体19内投放垃圾时,踩动脚踏板18,使得连接杆3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7转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8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6转动,使得第一齿轮7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8转动,使得第二转动轴9向与第一转动轴6相反的方向转动,此时第三齿轮10转动,通过第四齿轮11带动第三转动轴12向与第一转动轴6相同的方向转动,各个转动轴通过连接块21带动对应的垃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居用分层式垃圾桶,包括空心且一侧开设有滑动槽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粘接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上粘接有上挡板(15),所述支撑板(13)上粘接有下挡板(14),所述底座(1)上粘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为L形杆,所述连接杆(3)一端与底座(1)的滑动槽贯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另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第一锥齿轮(4)啮合有第二锥齿轮(5),所述第二锥齿轮(5)过盈配合有第一转动轴(6),所述第一转动轴(6)与底座(1)上壁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n所述第一转动轴(6)位于底座(1)外部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啮合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过盈配合有第二转动轴(9),所述第二转动轴(9)与上挡板(15)和下挡板(14)均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9)远离第二齿轮(8)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三齿轮(10),所述第三齿轮(10)啮合有第四齿轮(11),所述第四齿轮(11)过盈配合有第三转动轴(12),所述第三转动轴(12)与上挡板(1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6)、第二转动轴(9)、第三转动轴(12)上均粘接有连接块(21),每个所述连接块(21)上均粘接有垃圾桶本体(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居用分层式垃圾桶,包括空心且一侧开设有滑动槽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粘接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上粘接有上挡板(15),所述支撑板(13)上粘接有下挡板(14),所述底座(1)上粘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为L形杆,所述连接杆(3)一端与底座(1)的滑动槽贯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另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第一锥齿轮(4)啮合有第二锥齿轮(5),所述第二锥齿轮(5)过盈配合有第一转动轴(6),所述第一转动轴(6)与底座(1)上壁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轴(6)位于底座(1)外部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啮合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过盈配合有第二转动轴(9),所述第二转动轴(9)与上挡板(15)和下挡板(14)均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9)远离第二齿轮(8)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三齿轮(10),所述第三齿轮(10)啮合有第四齿轮(11),所述第四齿轮(11)过盈配合有第三转动轴(12),所述第三转动轴(12)与上挡板(1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6)、第二转动轴(9)、第三转动轴(12)上均粘接有连接块(21),每个所述连接块(21)上均粘接有垃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虹景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