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装袋可沥水厨房用垃圾桶,包括下箱体,其特征是:所述下箱体固定连通上箱体,所述下箱体固定连通斜槽,所述上箱体固定连接U形板,所述下箱体固定连通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所述U形板螺纹连接挤压机构,所述下箱体铰接摆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便于装袋可沥水厨房用垃圾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便于装袋可沥水厨房用垃圾桶,有利于实现垃圾装袋沥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装袋可沥水厨房用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便于装袋可沥水厨房用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指装放垃圾的地方。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现有的垃圾桶只是将垃圾袋套入期内,没办法实现固体垃圾与液体垃圾的分离。固体垃圾与液体垃圾容易滋生细菌,而且容易产生异味。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装袋可沥水厨房用垃圾桶,有利于实现垃圾装袋沥水。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便于装袋可沥水厨房用垃圾桶,包括下箱体,其特征是:所述下箱体固定连通上箱体,所述下箱体固定连通斜槽,所述上箱体固定连接U形板,所述下箱体固定连通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所述U形板螺纹连接挤压机构,所述下箱体铰接摆位机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螺杆一,所述U形板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一,所述螺杆一固定连接转盘一,所述螺杆一铰接圆块,所述圆块上设置有直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直槽匹配方板三,所述方板三固定连接把手,所述方板三穿过对称的回形板,对称的所述回形板分别固定连接方板一,所述方板一匹配所述上箱体,所述方板一设置有凹槽,所述方板一对应所述凹槽固定连接圆轴,所述圆块匹配所述凹槽,所述圆块铰接所述圆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一个回形板对应所述方板三螺纹连接顶丝。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摆位机构包括螺杆二,所述螺杆二铰接所述下箱体,所述螺杆二固定连接转盘二,所述螺杆二螺纹连接滑块,所述滑块铰接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方板二,所述方板二铰接所述下箱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方板二匹配所述上箱体,所述方板二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孔,所述方板二匹配所述斜槽,所述弧形板匹配所述斜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容易实现固体垃圾与液体垃圾的快速分离,避免固体垃圾与液体垃圾混合存放时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2)本装置设置有摆位机构,操作摆位机构,使方板二移动与斜槽平齐,方便垃圾下落,收集到垃圾袋中;(3)本装置通过操作挤压机构压缩垃圾实现固体垃圾与液体垃圾的快速分离,同时压缩垃圾体积,方便收集,减少垃圾袋的使用。本技术为便于装袋可沥水厨房用垃圾桶,有利于实现垃圾装袋沥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图中:1、转盘一,2、螺杆一,3、U形板,4、上箱体,5、下箱体,6、斜槽,7、方板一,8、方板二,9、转盘二,10、排水阀,11、排水管,12、螺杆二,14、弧形板,15、连杆,16、滑块,17、圆轴,18、凹槽,19、回形板,20、顶丝,21、方板三,22、把手,23、圆块,24、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包括下箱体5,所述下箱体5固定连通上箱体4,所述下箱体5固定连通斜槽6,所述上箱体4固定连接U形板3,所述下箱体5固定连通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上设置有排水阀10,所述U形板3螺纹连接挤压机构,所述下箱体5铰接摆位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螺杆一2,所述U形板3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一2,所述螺杆一2固定连接转盘一1,所述螺杆一2铰接圆块23,所述圆块23上设置有直槽24。所述直槽24匹配方板三21,所述方板三21固定连接把手22,所述方板三21穿过对称的回形板19,对称的所述回形板19分别固定连接方板一7,所述方板一7匹配所述上箱体4,所述方板一7设置有凹槽18,所述方板一7对应所述凹槽18固定连接圆轴17,所述圆块23匹配所述凹槽18,所述圆块23铰接所述圆轴17。一个回形板19对应所述方板三21螺纹连接顶丝20。所述摆位机构包括螺杆二12,所述螺杆二12铰接所述下箱体5,所述螺杆二12固定连接转盘二9,所述螺杆二12螺纹连接滑块16,所述滑块16铰接连杆15的一端,所述连杆15的另一端铰接弧形板14,所述弧形板14固定连接方板二8,所述方板二8铰接所述下箱体5。所述方板二8匹配所述上箱体4,所述方板二8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孔,所述方板二8匹配所述斜槽6,所述弧形板14匹配所述斜槽6。所述上箱体4、所述下箱体5及所述斜槽6的材料为透明塑料。所述螺杆一2及所述螺杆二12均具有自锁功能。本技术工作流程为:初始状态时,方板一7处于上箱体4上部,方板三21远离直槽24,方板二8封闭上箱体4。当向上箱体4扔垃圾时,按压方板一7一侧,方板一7绕圆块23转动,方板一7带动圆轴17及回形板19摆动,回形板19带动方板三21及把手22摆动,直到方板一7另一侧向上摆动与上箱体4形成合适的角度,将垃圾扔入上箱体4,按压方板一7另一侧,使方板一7恢复初始位置。当垃圾中携带液体时,拧松顶丝20,移动把手22,把手22带动方板三21沿回形板19移动,插入直槽24,拧紧顶丝20。转动转盘一1,转盘一1带动螺杆一2转动,螺杆一2带动圆块23向下移动,圆块23带动方板三23向下移动,方板三23带动回形板19向下移动,回形板19带动方板一7及圆轴17向下移动接触并挤压垃圾,将垃圾中的液体挤压出来,从方板二8中圆孔落到下箱体5中,直到没有液体落下,反向转动转盘一1,使方板一7恢复原位,拧松顶丝20,移动把手22,使方板三21远离直槽24,拧紧顶丝20。使用水管,一端连接排水管11,另一端放入下水道,打开排水阀10,将液体排尽,关闭排水阀10。当上箱体4垃圾较多时,使用垃圾袋环套斜槽6,转动转盘二9,转盘二9带动螺杆二12转动,螺杆二12带动滑块16移动,滑块16带动连杆15摆动,连杆15带动弧形板14摆动,弧形板14带动方板二8摆动,直到方板二8与斜槽6平齐,停止转动转盘二19,垃圾沿方板二8向下滑动到斜槽6内,沿斜槽6落到垃圾袋中,当所有垃圾落到垃圾袋中,反向转动转盘二9,使方板二8恢复原位。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装袋可沥水厨房用垃圾桶,包括下箱体(5),其特征是:/n所述下箱体(5)固定连通上箱体(4);/n所述下箱体(5)固定连通斜槽(6);/n所述上箱体(4)固定连接U形板(3);/n所述下箱体(5)固定连通排水管(11);/n所述排水管(11)上设置有排水阀(10);/n所述U形板(3)螺纹连接挤压机构;/n所述下箱体(5)铰接摆位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装袋可沥水厨房用垃圾桶,包括下箱体(5),其特征是:
所述下箱体(5)固定连通上箱体(4);
所述下箱体(5)固定连通斜槽(6);
所述上箱体(4)固定连接U形板(3);
所述下箱体(5)固定连通排水管(11);
所述排水管(11)上设置有排水阀(10);
所述U形板(3)螺纹连接挤压机构;
所述下箱体(5)铰接摆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袋可沥水厨房用垃圾桶,其特征是: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螺杆一(2),所述U形板(3)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一(2),所述螺杆一(2)固定连接转盘一(1),所述螺杆一(2)铰接圆块(23),所述圆块(23)上设置有直槽(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装袋可沥水厨房用垃圾桶,其特征是:所述直槽(24)匹配方板三(21),所述方板三(21)固定连接把手(22),所述方板三(21)穿过对称的回形板(19),对称的所述回形板(19)分别固定连接方板一(7),所述方板一(7)匹配所述上箱体(4),所述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虹景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