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邵全专利>正文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的绕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7769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的绕圈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左侧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箱体的顶部右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呈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水平通槽,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同心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同心固定有缠绕盛放装置,管状医疗器械缠绕在带水平深槽的弧形板和压杆的外壁上,松开固定螺栓,转动第二转轴,使尼龙绳通过限位块拉动移动杆向内移动,弧形板对管状医疗器械的支撑力减小,压缩弹簧压杆使U型块与压杆分离,拔出压杆,向上移出缠绕的管状医疗器械,该装置操作方便,可以同时缠绕多个管状医疗器械,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的绕圈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的绕圈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行业,经常使用管状医疗器械,如挂点滴的输液器、导尿管、输血器等。这些管状医疗器械出厂时都需要将其绕圈包装起来,如一次性输液器,输液时不需要再进行消毒,使用者只需拆开包装把输液器和静脉针连接在一起就可以输液了,目前这输液器的包装是依靠工人手工完成,手工操作最大的缺点在于输液器容易附上病菌,往往要对包装工人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也要在巨大的无菌净化车间内进行操作,需耗费巨大的能源和生产空间,而且手工包装的速度也相对较慢,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的绕圈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的绕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类似输液器的管状医疗器械的手工包装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的绕圈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左侧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箱体的顶部右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呈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的绕圈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左侧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设有第一转轴(4),所述箱体(1)的顶部右侧设有导向块(6),所述导向块(6)上呈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水平通槽(7),所述第一转轴(4)的顶部同心固定有转盘(8),所述转盘(8)的顶部同心固定有缠绕盛放装置(9),所述箱体(1)的内腔设有齿式减速器(3)和电机(2),且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与齿式减速器(3)的动力输入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齿式减速器(3)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转轴(4)的外壁底部之间设有锥齿轮副(5),所述缠绕盛放装置(9)包括空心支撑柱(900),所述空心支撑柱(900)上同轴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的绕圈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左侧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设有第一转轴(4),所述箱体(1)的顶部右侧设有导向块(6),所述导向块(6)上呈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水平通槽(7),所述第一转轴(4)的顶部同心固定有转盘(8),所述转盘(8)的顶部同心固定有缠绕盛放装置(9),所述箱体(1)的内腔设有齿式减速器(3)和电机(2),且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与齿式减速器(3)的动力输入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齿式减速器(3)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转轴(4)的外壁底部之间设有锥齿轮副(5),所述缠绕盛放装置(9)包括空心支撑柱(900),所述空心支撑柱(900)上同轴通过轴承转动设有第二转轴(901),所述空心支撑柱(900)的外壁均匀间隔贯穿设有四组移动杆(902),所述移动杆(902)的外端设有可拼接成空心圆柱的带水平深槽的弧形板(903),任意一个所述弧形板(903)的外壁中部设有槽钢(904),所述槽钢(904)的上下表面之间设有未贯穿的盛放卡槽(906),所述槽钢(904)的上表面间隔设有两组挡板(905),所述盛放卡槽(906)的内腔滑动卡接有等宽的压杆(907),任意一个所述挡板(905)的内壁垂直设有弹簧压杆(909),所述弹簧压杆(909)的另一端设有U型块(908),所述压杆(907)的外壁上部卡接在U型块(908)与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米
申请(专利权)人:刘邵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