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打印机的自动供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762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V打印机的自动供墨装置,包括一墨盒,墨盒的外部接一抽墨泵,墨盒内形成一个中空腔,中空腔内分设有多个储墨盒,储墨盒内存储墨水,各储墨盒的一侧均通过一弹性板与中空腔内壁固定连接,储墨盒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根以上的弹性输出管,各弹性输出管的另一端接入一总接头,通过总接头将各弹性输出管输出端的墨水汇总在总接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的墨盒悬空设置,这样在抽墨泵工作时,可以利用其抽液时的摆动力,使得墨盒在使用时能够微微晃动,进而减少墨水的沉淀,使得墨水时刻处于均匀状态,保证供墨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V打印机的自动供墨装置
本技术涉及UV打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V打印机的自动供墨装置。
技术介绍
UV打印机(UltravioletLEDInkjetPrinter)是一种高科技的免制版全彩色数码印刷机,不受材料限制,可以在T恤、移门、柜门、推拉门,玻璃、板材、各种标牌、水晶、PVC、亚克力、金属、塑料、石材、皮革等表面进行彩色照片级印刷。但是,由于墨水的原因,注入的墨水一般为长时间静置放置的墨水,里面产生大量的沉淀,影响墨水的颜色和打印效果,且会造成喷墨设备堵塞,为了改善此问题,需要设置一些搅拌结构,这样便复杂了内部结构,且也更容易造成气泡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UV打印机的自动供墨装置,可以利用液体流动的摆动力,减少沉淀,并可解决搅拌设备搅拌产生的气泡,有效增加供墨质量。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UV打印机的自动供墨装置,包括一墨盒,墨盒的外部接一抽墨泵,墨盒内形成一个中空腔,中空腔内分设有多个储墨盒,储墨盒内存储墨水,各储墨盒的一侧均通过一弹性板与中空腔内壁固定连接,储墨盒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根以上的弹性输出管,各弹性输出管的另一端接入一总接头,通过总接头将各弹性输出管输出端的墨水汇总在总接头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墨盒的一端均设置一独立的加液管,加液管的另一端穿过墨盒伸出于外部,加液管自然状态时通过螺纹盖密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板采用一弹性金属板,弹性金属板的两侧分别焊接一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墨盒以及储墨盒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一个以上的储墨盒通过弹性板悬空设置于中空腔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抽墨泵的输入端设置有一个多通接头,多通接头与各总接头上的输出管连接导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输出管采用弹性橡胶管,所述墨盒的顶部具有一个操作腔,操作腔内通过一盖板密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根弹性输出管上均设置有一段狭窄段,狭窄段内径小于弹性输出管的内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传统的墨盒悬空设置,这样在抽墨泵工作时,可以利用其抽液时的摆动力,使得墨盒在使用时能够微微晃动,进而减少墨水的沉淀,使得墨水时刻处于均匀状态,保证供墨质量,且不会出现有气泡的产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供墨盒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UV打印机的自动供墨装置,包括一墨盒1,墨盒1的外部接一抽墨泵7,墨盒1内形成一个中空腔4,中空腔4内分设有多个储墨盒3,储墨盒3内存储墨水,各储墨盒3的一侧均通过一弹性板8与中空腔4内壁固定连接,储墨盒3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根以上的弹性输出管11,各弹性输出管11的另一端接入一总接头5,通过总接头5将各弹性输出管11输出端的墨水汇总在总接头5中。其中,储墨盒3的一端均设置一独立的加液管9,加液管9的另一端穿过墨盒1伸出于外部,加液管9自然状态时通过螺纹盖密封,可以自墨盒外部对储墨盒进行加液。本实施例中,弹性板8采用一弹性金属板,弹性金属板的两侧分别焊接一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墨盒以及储墨盒3上,一个以上的储墨盒3通过弹性板8悬空设置于中空腔内,由于储墨盒3悬空,因此,当抽墨泵工作时,可以使得储墨盒进行摆动,以此实现均匀,防止墨水的沉淀,因此本技术的打印机特别适合放置在一些工作面板上,比如有人工作的写字台上,外部的振动力也可以传递至打印机,使得内部储墨盒晃动,减少不使用时墨水的沉淀。本实施例中,抽墨泵7的输入端设置有一个多通接头6,多通接头6与各总接头5上的输出管连接导通,弹性输出管采用弹性橡胶管,墨盒的顶部具有一个操作腔,操作腔内通过一盖板密封。可以打开盖板并通过操作腔对中空腔内部进行操作,简单方便。其中,每根弹性输出管11上均设置有一段狭窄段(未图示),狭窄段内径小于弹性输出管的内径,设置狭窄段的目的是使得每次开机时,抽墨泵抽墨时,墨水在经过狭窄段时都会撑开狭窄段,这样即可使得整根弹性输出管增加摆动力,由于本技术的工作方式是摆动的方式,因此不会又搅拌产生的气泡,使用更加的环保、安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传统的墨盒悬空设置,这样在抽墨泵工作时,可以利用其抽液时的摆动力,使得墨盒在使用时能够微微晃动,进而减少墨水的沉淀,使得墨水时刻处于均匀状态,保证供墨质量,且不会出现有气泡的产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V打印机的自动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墨盒,墨盒的外部接一抽墨泵,墨盒内形成一个中空腔,中空腔内分设有多个储墨盒,储墨盒内存储墨水,各储墨盒的一侧均通过一弹性板与中空腔内壁固定连接,储墨盒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根以上的弹性输出管,各弹性输出管的另一端接入一总接头,通过总接头将各弹性输出管输出端的墨水汇总在总接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打印机的自动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墨盒,墨盒的外部接一抽墨泵,墨盒内形成一个中空腔,中空腔内分设有多个储墨盒,储墨盒内存储墨水,各储墨盒的一侧均通过一弹性板与中空腔内壁固定连接,储墨盒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根以上的弹性输出管,各弹性输出管的另一端接入一总接头,通过总接头将各弹性输出管输出端的墨水汇总在总接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打印机的自动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盒的一端均设置一独立的加液管,加液管的另一端穿过墨盒伸出于外部,加液管自然状态时通过螺纹盖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打印机的自动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采用一弹性金属板,弹性金属板的两侧分别焊接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立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东申艺术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