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爱兰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742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包括装置主板,装置主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部卡合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方安装有卡板,第一滑块可以在第一滑槽内部沿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装置主板上表面还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装置主板上方设置有横梁,横梁位于两个第二滑槽之间,横梁下方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压制固定工件的压辊,横梁的两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下方设置有第二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工件固定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液压推杆和电机的运行,实现对工件的夹持固定,使用方便快捷,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长度和宽度的工件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件制造
,具体是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工件指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对象,它可以是单个零件,也可以是固定在一起的几个零件的组合体,工件的加工方式种类多样,有车、铣、刨、磨、铸造、锻造等等,工件的加工工序也随加工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而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是一种在工件制造的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固定的装置,然而现有的固定装置使用不方便,对工件固定时易出现将工件压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包括装置主板,所述装置主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卡合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方安装有卡板,所述第一滑块可以在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沿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所述装置主板上表面还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装置主板上方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滑槽之间,所述横梁下方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压制固定工件的压辊,所述横梁的两端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方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块可以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沿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优选的,所述卡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卡板关于所述装置主板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所述卡板采用L型结构。优选的,所述装置主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位于与所述第一滑槽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滑槽内部贯穿设置有丝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内部与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嵌设有与所述丝杆配合使用的丝杆套件,所述丝杆穿过所述丝杆套件。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竖截面均采用倒T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之间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采用倾斜结构,所述第二滑槽的倾斜角度为10-20°,所述第二滑槽内部设置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所述液压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下表面还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卡合有卡件,所述卡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卡件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压辊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本技术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液压推杆和电机的运行,实现对工件的夹持固定,使用方便快捷;本技术中,用于固定工件的压辊和卡板均采用可以移动的结构,且压辊在移动时高度会同步变化,使压辊可以对工件的夹持更紧,同时压辊在对工件进行夹持时会进行转动,不会出现硬压导致工件损坏的现象,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长度和宽度的工件使用,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中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图1中A-A剖面图。附图标记:1、丝杆;2、卡板;3、第一滑块;4、电机;5、第二滑槽;6、第二滑块;7、固定架;8、转轴;9、液压推杆;10、横梁;11、装置主板;12、第一滑槽;13、丝杆套件;14、固定板;15、卡件;16、压辊;17、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装置主板11,装置主板1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2,第一滑槽12内部卡合有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上方安装有卡板2,第一滑块3可以在第一滑槽12内部沿第一滑槽12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装置主板11上表面还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5,装置主板11上方设置有横梁10,横梁10位于两个第二滑槽5之间,横梁10下方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压制固定工件的压辊16,横梁10的两端安装有固定架7,固定架7下方设置有第二滑块6,第二滑块6卡合在第二滑槽5内,第二滑块6可以在第二滑槽5内沿第二滑槽5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卡板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卡板2关于装置主板11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卡板2采用L型结构。第二滑槽5采用倾斜结构,第二滑槽5的倾斜角度为10-20°,第二滑槽5内部设置有液压推杆9,液压推杆9的一端通过转轴8转动安装在第二滑槽5的内壁,液压推杆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8转动安装在第二滑块6的一端。横梁10的下表面还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槽17,卡槽17内部卡合有卡件15,卡件15通过螺栓固定,卡件15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14,压辊16转动安装在两个固定板14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横梁10位于第二滑槽5远离第一滑槽12的一端,卡板2位于第一滑槽12的两端,当工件置于装置主板11的上表面使,首先电机4运行,带动丝杆1转动,使两个卡板2向第一滑槽12中心处靠拢,直至两个卡板2分别位于工件的两端拐角处,然后液压推杆9推动第二滑块6在第二滑槽5内滑动,从而使横梁10向第二滑槽5靠近第一滑槽12的一端移动,由于第二滑槽5采用倾斜结构,横梁10的高度会逐渐下降,此时位于横梁10下方的压辊16会逐渐下降,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压制固定。实施例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装置主板11的一侧设置有电机4,电机4位于与第一滑槽12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滑槽12内部贯穿设置有丝杆1,电机4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滑槽12内部与丝杆1的一端连接,第一滑块3上嵌设有与丝杆1配合使用的丝杆套件13,丝杆1穿过丝杆套件13。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6的竖截面均采用倒T型结构。第一滑槽12和第二滑槽5之间相互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4运行时,丝杆1转动,通过丝杆套件13带动第一滑块3在第一滑槽12内进行滑动,从而实现了对卡板2位置的调节,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宽度的工件使用,适用范围更广。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包括装置主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板(1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内部卡合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上方安装有卡板(2),所述第一滑块(3)可以在所述第一滑槽(12)内部沿所述第一滑槽(12)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n所述装置主板(11)上表面还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5),所述装置主板(11)上方设置有横梁(10),所述横梁(10)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滑槽(5)之间,所述横梁(10)下方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压制固定工件的压辊(16),所述横梁(10)的两端安装有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下方设置有第二滑块(6),所述第二滑块(6)卡合在所述第二滑槽(5)内,所述第二滑块(6)可以在所述第二滑槽(5)内沿所述第二滑槽(5)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包括装置主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板(1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内部卡合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上方安装有卡板(2),所述第一滑块(3)可以在所述第一滑槽(12)内部沿所述第一滑槽(12)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
所述装置主板(11)上表面还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5),所述装置主板(11)上方设置有横梁(10),所述横梁(10)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滑槽(5)之间,所述横梁(10)下方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压制固定工件的压辊(16),所述横梁(10)的两端安装有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下方设置有第二滑块(6),所述第二滑块(6)卡合在所述第二滑槽(5)内,所述第二滑块(6)可以在所述第二滑槽(5)内沿所述第二滑槽(5)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卡板(2)关于所述装置主板(11)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所述卡板(2)采用L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板(11)的一侧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位于与所述第一滑槽(12)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滑槽(12)内部贯穿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兰
申请(专利权)人:陈爱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