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凹齿式热管的制作用润滑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管生产制作
,具体为一种内凹齿式热管的制作用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热管是一中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其中又以内凹齿式热管使用最为普遍,内凹齿式热管在生产时,通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润滑处理,现有的润滑装置通常需要员工手动将热管放置在工作台上,增加了劳动强度,影响工作效率,且现有的装置在工作中,都是采用喷头直接将润滑油喷洒到热管上,由于喷洒面较宽,大部分润滑油都无法喷洒到热管上,造成了浪费,提升了成本,同时也容易导致喷洒不均匀,降低了润滑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凹齿式热管的制作用润滑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转动,再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转杆转动,从而带动两组推进轮转动,进而推动T形凹槽内的热管向前移动,实现了自动上料的目的,无需员工再手握热管,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且通过两组喷涂机构将润滑油分别喷洒至相对应一组润滑辊上,再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凹齿式热管的制作用润滑装置,包括底板(1)和传动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右侧外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电机(3),所述底板(1)上方通过焊接固定有润滑工作箱(9),所述润滑工作箱(9)上开设有T形凹槽(18),所述T形凹槽(18)内壁的角度为四十五度,所述底板(1)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腔(2),所述第一内腔(2)顶部开设有两组第一通孔(6),所述T形凹槽(18)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组第二通孔(17),所述第一内腔(2)内设置有第一转杆(4),所述第一转杆(4)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第一内腔(2)内壁转动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凹齿式热管的制作用润滑装置,包括底板(1)和传动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右侧外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电机(3),所述底板(1)上方通过焊接固定有润滑工作箱(9),所述润滑工作箱(9)上开设有T形凹槽(18),所述T形凹槽(18)内壁的角度为四十五度,所述底板(1)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腔(2),所述第一内腔(2)顶部开设有两组第一通孔(6),所述T形凹槽(18)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组第二通孔(17),所述第一内腔(2)内设置有第一转杆(4),所述第一转杆(4)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第一内腔(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4)后端设置有第二转杆(5),所述第二转杆(5)两端分别通过一组轴承座与第一内腔(2)左右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4)和第二转杆(5)之间通过传动机构(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4)和第二转杆(5)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推进轮(8),两组所述推进轮(8)顶部分别贯穿于相对应的一组第一通孔(6),且位于T形凹槽(18)内,所述T形凹槽(18)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二内腔(11),两组所述第二内腔(11)的前端外壁上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一组第二电机(10),两组所述第二内腔(11)内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三转杆(12),两组所述第三转杆(12)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相对应一组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相对应一组第二内腔(11)的内壁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三转杆(12)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润滑辊(13),两组所述润滑辊(13)一端分别贯穿于相对应的一组第二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道伟,谭美红,毛玉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