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695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道、烟尘探头、控制中心、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处理装置,烟尘探头插入烟道中,烟尘探头、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分别与烟道连接,第一电磁阀设于第一管路上,第二电磁阀设于第二管路上,第二管路与处理装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作时,烟尘探头对烟道中的烟尘进行探测,若探测结果达标,则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实现直接排放,若探测结果不达标,则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利用处理装置对烟尘进行无害化处理,进行达标排放,这有效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
技术介绍
许多工厂在生产活动中,会产生各种烟气,这些烟气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容易造成大气污染,一直以来都是环保的重点检查目标。由于很多有害气体无法用肉眼分辨,所以,光靠肉眼很难判断排出的烟气是否达标,通常的做法是对所有烟气排放点都装一套处理系统,将烟气全部通过引风机吸入处理设备进行处理。这种做法虽然有效,但是却无法判断处理前的烟气成分、浓度等参数,无法判定是否需要进行处理,不利于对整个烟气排放情况的监测管理。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其能够对烟道中的烟气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的数据自行判断烟气是否需要进行处理后排放。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包括烟道、烟尘探头、控制中心、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处理装置,所述烟尘探头插入所述烟道中,所述处理装置、烟尘探头、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分别与所述烟道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二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处理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布袋除尘器和引风机,所述第二管路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电磁阀、布袋除尘器和引风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烟尘探头包括固定管、挤紧套、抱紧螺母和探头本体,所述固定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挤紧套套设于所述固定管的第一端,所述固定管的第二端设有多个抱紧片,所述抱紧片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抱紧螺母与所述抱紧片的外壁上的螺纹相配合,所述探头本体插入所述固定管中被所述抱紧片包住,所述烟道上设有预制孔,所述固定管的第一端插入所述预制孔中,所述挤紧套挤紧于所述预制孔的孔壁和所述固定管的管壁之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挤紧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抱紧片的内壁上设有防滑片,所述防滑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探头本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均环抱所述探头本体,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相互挤紧。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插杆,所述抱紧螺母的外壁上设有供所述插杆插入的插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在工作时,烟尘探头对烟道中的烟尘进行探测,探测的结果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接收到的结果判断分析执行相关的操作,具体为:若探测结果达标,则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实现直接排放,若探测结果不达标,则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利用处理装置对烟尘进行无害化处理,进行达标排放,从而实现了对烟尘的智能化处理,避免烟尘达标时也进行处理,有效降低了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的烟尘探头和烟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的烟尘探头和烟道的配合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的烟尘探头和烟道的配合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烟道-1;预制孔-11;烟尘探头-2;固定管-21;抱紧片-22;防滑片-221;挤紧套-23;抱紧螺母-24;插孔-241;探头本体-25;第一密封环-26;第二密封环-27;控制中心-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一管路-6;第二管路-7;布袋除尘器-8;引风机-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包括烟道1、烟尘探头2、控制中心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一管路6、第二管路7和处理装置,所述烟尘探头2插入所述烟道1中,所述处理装置、烟尘探头2、第一电磁阀4和第二电磁阀5分别与所述控制中心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心3主体为单片机,其能够根据探测结果做出分析判断,控制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和处理装置,所述第一管路6和所述第二管路7分别与所述烟道1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4设于所述第一管路6上,所述第二电磁阀5设于所述第二管路7上,所述第二管路7与所述处理装置连接。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在工作时,烟尘探头2对烟道1中的烟尘进行探测,探测的结果反馈到控制中心3,控制中心3根据接收到的结果判断分析执行相关的操作,具体为:若探测结果达标,则打开第一电磁阀4,关闭第二电磁阀5,实现直接排放,若探测结果不达标,则关闭第一电磁阀4,打开第二电磁阀5,利用处理装置对烟尘进行无害化处理,进行达标排放,从而实现了对烟尘的智能化处理,避免烟尘达标时也进行处理,有效降低了能耗。具体的,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布袋除尘器8和引风机9,所述第二管路7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电磁阀5、布袋除尘器8和引风机9。当进行烟尘的处理时,第一电磁阀4关闭,第二电磁阀5打开,即第一管路6关闭,第二管路7打开,烟尘被引风机9引入布袋除尘器8,利用布袋除尘器8实现对烟尘的处理。为了实现所述烟尘探头2的高效和稳定安装,所述烟尘探头2包括固定管21、挤紧套23、抱紧螺母24和探头本体25,所述固定管2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挤紧套23套设于所述固定管21的第一端,所述固定管21的第二端设有多个抱紧片22,所述抱紧片22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抱紧螺母24与所述抱紧片22的外壁上的螺纹相配合,所述探头本体25插入所述固定管21中被所述抱紧片22包住,所述烟道1上设有预制孔11,所述固定管21的第一端插入所述预制孔11中,所述挤紧套23挤紧于所述预制孔11的孔壁和所述固定管21的管壁之间。在上述结构设置下,在进行安装工作时,首先将挤紧套23套设于固定管21的第一端,然后将挤紧套23插入预制孔11中,挤紧套23的端面设置为弧面,使其能够顺畅地插入预制孔11中,插入预制孔11后,挤紧套23挤紧于所述固定管21的外壁和所述预制孔11的孔壁之间,使得固定管21被固定于预制孔11上,此时,所述抱紧螺母24套设于固定管21上,接着,使得所述探头本体25插入所述固定管21中,最后,转动所述抱紧螺母24,使得抱紧螺母24环绕多个抱紧片22,多个抱紧片22抱紧探头本体25,从而实现探头本体25的固定安装,其对烟道1内部进行烟尘探测。所述抱紧片22的内壁上设有防滑片221,所述防滑片221和挤紧套2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设置防滑片221以后,能够显著提升抱紧片22对探头本体25的固定效果。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道、烟尘探头、控制中心、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处理装置,所述烟尘探头插入所述烟道中,所述处理装置、烟尘探头、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分别与所述烟道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二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处理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道、烟尘探头、控制中心、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处理装置,所述烟尘探头插入所述烟道中,所述处理装置、烟尘探头、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分别与所述烟道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二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处理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布袋除尘器和引风机,所述第二管路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电磁阀、布袋除尘器和引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智能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尘探头包括固定管、挤紧套、抱紧螺母和探头本体,所述固定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挤紧套套设于所述固定管的第一端,所述固定管的第二端设有多个抱紧片,所述抱紧片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抱紧螺母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生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德尘环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