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957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包括由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而成的袋状的本体,本体顶部开口,形成圆形的安装口,该安装口环内壁设有金属圈,本体的内壁设有网状的凸起,该凸起中部设有通道,通道内设有金属丝,金属丝内侧位置处、本体内部均布多个震动块,各震动块间、本体内设有连接各震动块的传动条,本体底部中部设有与前侧震动块驱动连接的第一振动器以及与后侧震动块驱动连接的第二振动器,第一振动器和第二振动器位置处、本体底部两侧向下延伸分别形成底部封口的桶状的第一袋脚和第二袋脚,袋脚的底部中心也设有震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不需要另外使用笼骨,且可以疏导静电,耐腐蚀耐高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
本技术涉及滤袋
,具体涉及一种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
技术介绍
工业用滤袋在使用过程中常用于各式干燥机或沸腾机中,所以制备滤袋的材料需要耐腐蚀且耐高温,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具有较好的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但由于材料本身的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反复震荡抖动,会产生大量静电,滤袋所应用的环境一般为含有大量粉末的密闭空间,大量静电会对生产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不需额外使用袋笼骨架且除静电的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包括由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而成的袋状的本体;所述本体顶部开口,形成圆形的安装口,该安装口环内壁设有金属圈;所述本体的内壁设有网状的凸起,该凸起中部设有通道,通道内设有贴合所述通道内壁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内侧位置处、本体内部均布多个震动块,各震动块间、本体内设有连接各震动块的传动条;所述本体底部中部设有与前侧震动块驱动连接的第一振动器以及与后侧震动块驱动连接的第二振动器;所述第一振动器和第二振动器位置处、本体底部两侧向下延伸分别形成底部封口的桶状的第一袋脚和第二袋脚;所述第一袋脚和第二袋脚的底部中心也设有震动块;各震动块靠近所述本体一侧均设有第三振动器;各振动器均与外部电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振动器和第二振动器下部位置处、第一袋脚和第二袋脚之间设有摇摆仓,该摇摆仓内设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双向气缸,该双向气缸的左侧活塞杆与第一袋脚连接,右侧活塞杆与第二袋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双向气缸下部位置处、摇摆仓内设有弹性气囊。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圈间隔着嵌入所述本体内,且间隔露出本体的内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袋脚和第二袋脚的底部为圆弧形。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延伸至所述第一袋脚和第二袋脚的圆弧形的上部位置处,且圆弧形部分的凸起更密集。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的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设有两侧袋脚,增加接触面积,提高过滤效率,袋脚间的双向气缸的活塞杆周期性收缩,增加两侧袋脚的摆动幅度,弹性气囊在活塞杆收缩后因为形变使两侧的袋脚在气囊的形变范围内继续摆动,从而将摆动幅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且节约能量,减少气缸的损耗。2.本技术的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在本体内密布的凸起和金属丝在代替滤袋龙骨进行支撑的同时,使静电在各金属丝间传递,再从金属圈处导出,减少静电,保护装置的安全。3.本技术的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振动器震动带动本技术抖动,各震动块间通过传动条传导,使各震动块间连为一个整体,提高震动效率与震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安装口;2-本体;3-第一袋脚;4-摇摆仓;11-金属圈;21-凸起;22-金属丝;23-震动块;24-传动条;25-第一振动器;26-通道;27-第二振动器;31-圆弧形;32-第二袋脚;33-第三振动器;41-双向气缸;42-弹性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包括由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而成的袋状的本体2。本体2顶部开口,形成圆形的安装口1,该安装口1环内壁设有金属圈11;优选的,金属圈11间隔着嵌入本体2内,且间隔露出本体2的内壁。本体2的内壁设有网状的凸起21,该凸起21中部设有通道26,通道26内设有贴合通道26内壁的金属丝22。金属丝22内侧位置处、本体2内部均布多个震动块23,各震动块23间、本体2内设有连接各震动块23的传动条24。本体2底部中部设有与前侧震动块23驱动连接的第一振动器25以及与后侧震动块23驱动连接的第二振动器27。第一振动器25和第二振动器27位置处、本体2底部两侧向下延伸分别形成底部封口的桶状的第一袋脚3和第二袋脚32。第一袋脚3和第二袋脚32的底部中心也设有震动块23;优选的,第一袋脚3和第二袋脚32的底部为圆弧形31。优选的,金属丝22延伸至第一袋脚3和第二袋脚32的圆弧形31的上部位置处,且圆弧形31部分的凸起21更密集。各震动块23靠近本体2一侧均设有第三振动器33;各振动器均与外部电源连接。优选的,第一振动器25和第二振动器27下部位置处、第一袋脚3和第二袋脚32之间设有摇摆仓4,该摇摆仓4内设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双向气缸41,该双向气缸41的左侧活塞杆与第一袋脚3连接,右侧活塞杆与第二袋脚32连接。优选的,双向气缸41下部位置处、摇摆仓4内设有弹性气囊42。基于上述的结构,本技术的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在使用时,将本技术的安装口套装于本技术所应用的装置上,在装置运行后,混杂着需要过滤的粉末的气体从本技术的外部向内部吹,粉末被本技术过滤后大部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散落,剩余的部分沾在本技术的外壁上,通过各振动器和双向气缸41造成的震动和摇摆,将本技术的外壁上的粉末震荡下来。本技术的第一振动器25和第二振动器27为本技术整体提供较大的震动力,并在传动条24的作用下传导至各震动块处23,同时,从本体2上部一直延伸至第一袋脚3和第二袋脚32的底部各震动块23处的第三振动器33为所在位置的震动块23提供局部震动,使本技术的震动更加均匀,不留死角。在运行过程中双向气缸41做周期性的伸缩运动,使下方的与需要过滤的气体接触更深的第一袋脚3和第二袋脚32产生更大幅度的摆动,下方的弹性气囊42由于产生的弹性形变使第一袋脚3和第二袋脚32在气囊的形变范围内继续摆动,从而将第一袋脚3和第二袋脚32的摆动幅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在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若产生静电,各处静电可从所在位置处的金属丝22传导至安装口1处的金属圈11,再从金属圈11露出本体2的部分,传导至与该露出部分接触的所应用的装置上,防止静电积蓄,对生产安全带来隐患。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而成的袋状的本体(2);所述本体(2)顶部开口,形成圆形的安装口(1),该安装口(1)环内壁设有金属圈(11);所述本体(2)的内壁设有网状的凸起(21),该凸起(21)中部设有通道(26),通道(26)内设有贴合所述通道(26)内壁的金属丝(22);所述金属丝(22)内侧位置处、本体(2)内部均布多个震动块(23),各震动块(23)间、本体(2)内设有连接各震动块(23)的传动条(24);所述本体(2)底部中部设有与前侧震动块(23)驱动连接的第一振动器(25)以及与后侧震动块(23)驱动连接的第二振动器(27);所述第一振动器(25)和第二振动器(27)位置处、本体(2)底部两侧向下延伸分别形成底部封口的桶状的第一袋脚(3)和第二袋脚(32);所述第一袋脚(3)和第二袋脚(32)的底部中心也设有震动块(23);各震动块(23)靠近所述本体(2)一侧均设有第三振动器(33);各振动器均与外部电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滤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芳纶与无碱玻纤混纺而成的袋状的本体(2);所述本体(2)顶部开口,形成圆形的安装口(1),该安装口(1)环内壁设有金属圈(11);所述本体(2)的内壁设有网状的凸起(21),该凸起(21)中部设有通道(26),通道(26)内设有贴合所述通道(26)内壁的金属丝(22);所述金属丝(22)内侧位置处、本体(2)内部均布多个震动块(23),各震动块(23)间、本体(2)内设有连接各震动块(23)的传动条(24);所述本体(2)底部中部设有与前侧震动块(23)驱动连接的第一振动器(25)以及与后侧震动块(23)驱动连接的第二振动器(27);所述第一振动器(25)和第二振动器(27)位置处、本体(2)底部两侧向下延伸分别形成底部封口的桶状的第一袋脚(3)和第二袋脚(32);所述第一袋脚(3)和第二袋脚(32)的底部中心也设有震动块(23);各震动块(23)靠近所述本体(2)一侧均设有第三振动器(33);各振动器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纶与无碱玻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随文俊唐晓田阮敏随文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昊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