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74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包括管体、连接套头和位置调节结构,所述管体的外表面连接有锁止气囊,且锁止气囊的右侧设置有撑载气囊,所述连接套头连接于管体的顶端,且管体顶端的内部安装有医用镜头,所述位置调节结构设置于医用镜头的内侧。该种小肠镜装置通过设置的锁止气囊能够起到位置锁止的效果,如此能够保证装置位置锁止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便于装置对确定的位置进行拍摄处理,第一囊体通过膨胀能够与患者内部的肠道相互贴合,如此能够避免装置位置随肠道的蠕动而发生变化的问题,连接滑块通过在滑圈中的转动滑动,如此能对连接调节导丝位于管体顶端的位置进行调节,能够从各个角度对小肠镜的放置位置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化内科装置
,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
技术介绍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小肠镜检查适用于疑为小肠病变,且部位位于用胃镜、十二指肠镜或结肠镜检查不能到达的肠段,如原因不明的腹痛,经X线钡餐检查未能确诊者。传统的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在使用时不便对装置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肠镜随小肠的蠕动而发生位置变化,并且在肠镜插入时存在阻挡不易进行肠镜插入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在使用时不便对装置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肠镜随小肠的蠕动而发生位置变化,并且在肠镜插入时存在阻挡不易进行肠镜插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包括管体、连接套头和位置调节结构,所述管体的外表面连接有锁止气囊,且锁止气囊的右侧设置有撑载气囊,所述连接套头连接于管体的顶端,且管体顶端的内部安装有医用镜头,所述位置调节结构设置于医用镜头的内侧。优选的,所述锁止气囊包括第一囊体、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且第一囊体的左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套,并且第一囊体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套。优选的,所述第一囊体的结构为弹性结构,且第一囊体通过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与管体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r>优选的,所述撑载气囊包括第二囊体、第三连接套和第四连接套,且第二囊体的左侧连接有第三连接套,并且第二囊体的右侧连接有第四连接套。优选的,所述第二囊体的结构为弹性结构,且第二囊体通过第三连接套和第四连接套与管体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位置调节结构包括连接调节导丝、连接滑块和滑圈,且连接调节导丝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滑块,并且连接滑块的外侧设置有滑圈。优选的,所述连接调节导丝通过连接滑块和滑圈与管体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滑块和滑圈的外形尺寸相吻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通过设置的锁止气囊能够起到位置锁止的效果,如此能够保证装置位置锁止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便于装置对确定的位置进行拍摄处理,第一囊体通过膨胀能够与患者内部的肠道相互贴合,如此能够避免装置位置随肠道的蠕动而发生变化的问题;撑载气囊的设置能方便对小肠镜顶端的位置的调节提供便利性,通过第二囊体的膨胀能够将小肠镜前端的位置空间撑开,如此能够保证小肠镜插入调节的便捷性,同时通过螺纹连接能够对第二囊体进行更换与维护;位置调节结构的设置能够方便对小肠镜的放置位置进行调节,连接滑块通过在滑圈中的转动滑动,如此能够对连接调节导丝位于管体顶端的位置进行调节,如此能够从各个角度对小肠镜的放置位置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该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管体顶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管体与位置调节结构连接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锁止气囊;201、第一囊体;202、第一连接套;203、第二连接套;3、撑载气囊;301、第二囊体;302、第三连接套;303、第四连接套;4、连接套头;5、医用镜头;6、位置调节结构;601、连接调节导丝;602、连接滑块;603、滑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包括管体1、锁止气囊2、第一囊体201、第一连接套202、第二连接套203、撑载气囊3、第二囊体301、第三连接套302、第四连接套303、连接套头4、医用镜头5、位置调节结构6、连接调节导丝601、连接滑块602、滑圈603,管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锁止气囊2,且锁止气囊2的右侧设置有撑载气囊3,锁止气囊2包括第一囊体201、第一连接套202和第二连接套203,且第一囊体201的左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套202,并且第一囊体201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套203,第一囊体201的结构为弹性结构,且第一囊体201通过第一连接套202和第二连接套203与管体1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的锁止气囊2能够起到位置锁止的效果,如此能够保证装置位置锁止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便于装置对确定的位置进行拍摄处理,第一囊体201通过膨胀能够与患者内部的肠道相互贴合,如此能够避免装置位置随肠道的蠕动而发生变化的问题;撑载气囊3包括第二囊体301、第三连接套302和第四连接套303,且第二囊体301的左侧连接有第三连接套302,并且第二囊体301的右侧连接有第四连接套303,第二囊体301的结构为弹性结构,且第二囊体301通过第三连接套302和第四连接套303与管体1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撑载气囊3的设置能方便对小肠镜顶端的位置的调节提供便利性,通过第二囊体301的膨胀能够将小肠镜前端的位置空间撑开,如此能够保证小肠镜插入调节的便捷性,同时通过螺纹连接能够对第二囊体301进行更换与维护;连接套头4连接于管体1的顶端,且管体1顶端的内部安装有医用镜头5,位置调节结构6设置于医用镜头5的内侧,位置调节结构6包括连接调节导丝601、连接滑块602和滑圈603,且连接调节导丝601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滑块602,并且连接滑块602的外侧设置有滑圈603,连接调节导丝601通过连接滑块602和滑圈603与管体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滑块602和滑圈603的外形尺寸相吻合,位置调节结构6的设置能够方便对小肠镜的放置位置进行调节,连接滑块602通过在滑圈603中的转动滑动,如此能够对连接调节导丝601位于管体1顶端的位置进行调节,如此能够从各个角度对小肠镜的放置位置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该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的实用性。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小肠镜装置,首先锁止气囊2通过螺纹能够连接在管体1的外表面,拧动第一连接套202和第二连接套203能够与管体1外表面的螺纹相互连接,如此能够保证第一囊体201连接的稳定性,通过拧动第三连接套302和第四连接套303能够与管体1顶端的螺纹相互连接,如此能够保证第二囊体301连接的稳定性,第二囊体301和第一囊体201通过连接外界的供气装置能够发生膨胀,如此能够起到膨胀固定与膨胀支撑的效果,通过弧形结构的连接套头4能够对医用镜头5进行防护,如此能够避免肠镜顶端对肠道造成划伤,通过位置调节结构6能够方便对肠镜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转动连接调节导丝601,连接调节导丝601通过连接滑块602在滑圈603中的滑动,能够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包括管体(1)、连接套头(4)和位置调节结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锁止气囊(2),且锁止气囊(2)的右侧设置有撑载气囊(3),所述连接套头(4)连接于管体(1)的顶端,且管体(1)顶端的内部安装有医用镜头(5),所述位置调节结构(6)设置于医用镜头(5)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包括管体(1)、连接套头(4)和位置调节结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锁止气囊(2),且锁止气囊(2)的右侧设置有撑载气囊(3),所述连接套头(4)连接于管体(1)的顶端,且管体(1)顶端的内部安装有医用镜头(5),所述位置调节结构(6)设置于医用镜头(5)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气囊(2)包括第一囊体(201)、第一连接套(202)和第二连接套(203),且第一囊体(201)的左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套(202),并且第一囊体(201)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套(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体(201)的结构为弹性结构,且第一囊体(201)通过第一连接套(202)和第二连接套(203)与管体(1)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小肠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载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