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4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包括反光镜本体、连接管和扭簧,连接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有内管,内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管,内管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侧均通过转动板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的表面通过底轴与反光镜本体活动连接,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该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通过钢丝绳、转动轴、转动板、第二连接轴和底轴的设置,可以拉动钢丝绳,转动板在转动轴的表面转动,转动板带动第二连接轴,使第二连接轴在底轴的内侧壁进行转动,从而使反光镜本体转动,可以改变反光镜本体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
本技术涉及口腔科用反光镜
,具体为一种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
技术介绍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前借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相续,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为唇、侧壁为颊、顶为腭、口腔底为黏膜和肌等结构,口腔借上、下牙弓分为前外侧部的口腔前庭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当上、下颌牙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之间可借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临床上当病人牙关紧闭时,可借此通道置开口器或插管,注入药物或营养物质,同时防止舌的咬伤。目前,口腔用口腔镜的主要结构包括手柄杆和与手柄杆连接的反光镜,反光镜是牙科治疗常用的医疗器械,其结构是圆形镜片下连接手柄,反光镜的用途是,获得的间接视野,利用牙科口镜观察不能直视看到的牙齿表面或者口内结构,牵拉,使用口镜牵拉患者的颊部、粘膜或舌头,使医生可以看到被这些软组织遮盖的牙齿表面,间接照明,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口内黑暗区域的牙齿表面,而一般的口腔镜中手柄杆和反光镜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在使用时,由于角度之间的固定,也引起了医生在使用时的难度和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包括反光镜本体和连接管,所述反光镜本体的两侧均与所述连接管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管,所述内管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均通过转动板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表面通过底轴与所述反光镜本体活动连接,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所述外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护套,所述护套的一侧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握杆。可选的,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光镜本体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内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转动板的一侧与所述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底轴的顶部与所述反光镜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表面与所述底轴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贯穿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并与所述辅助杆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杆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套。可选的,所述连接柱的顶部与所述护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底部与所述握杆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通过钢丝绳、转动轴、转动板、第二连接轴和底轴的设置,可以拉动钢丝绳,转动板在转动轴的表面转动,转动板带动第二连接轴,使第二连接轴在底轴的内侧壁进行转动,从而使反光镜本体转动,可以改变反光镜本体的角度。2、该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通过扭簧的设置,在使用过反光镜后,可以撤销对钢丝绳的外力,从而使扭簧带动反光镜本体恢复原状,然后通过握杆的设置,在使用装置时,便于手持并使用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扭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光镜本体;2、连接管;3、扭簧;4、连接杆;5、第一连接轴;6、内管;7、外管;8、钢丝绳;9、转动轴;10、转动板;11、第二连接轴;12、辅助杆;13、护套;14、连接柱;15、握杆;16、底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包括反光镜本体1和连接管2,反光镜本体1的两侧均与连接管2活动连接,连接管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扭簧3,连接管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轴5固定连接有内管6,内管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管7,内管6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钢丝绳8,钢丝绳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9,转动轴9的两侧均通过转动板10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1,第二连接轴11的表面通过底轴16与反光镜本体1活动连接;为了便于调节反光镜本体1的角度,因此设置了钢丝绳8,医护人员一手拉动钢丝绳8,然后转动轴9表面的转动板10转动,随后转动板10带动第二连接轴11,使第二连接轴11在底轴16的内侧壁进行转动,从而使反光镜本体1转动,便可以改变反光镜本体1的角度;钢丝绳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12,外管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护套13,护套13的一侧通过连接柱14固定连接有握杆15,扭簧3的一端与连接管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扭簧3的另一端与反光镜本体1固定连接,通过扭簧3的设置,撤销对钢丝绳8的外力,使扭簧3带动反光镜本体1恢复原状,第一连接轴5的一端与内管6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5的另一端与连接杆4固定连接,转动板10的一侧与转动轴9活动连接,转动板10的另一侧与第二连接轴11固定连接,底轴16的顶部与反光镜本体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轴11的表面与底轴16活动连接,钢丝绳8的一端贯穿内管6与外管7并与辅助杆12固定连接,辅助杆1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套,通过防滑套的设置,避免医护人员在拉动钢丝绳8时,出现手滑的情况,连接柱14的顶部与护套13固定连接,连接柱14的底部与握杆15固定连接。综上所述,该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手持握杆15,另一只手通过拉动辅助杆12拉动钢丝绳8,然后会带动转动板10在转动轴9的表面转动,转动板10带动第二连接轴11,使第二连接轴11在底轴16的内侧壁进行转动,从而使反光镜本体1转动,可以改变反光镜本体1的角度,在使用过反光镜后,并且从患者口部拿出后,可以撤销对钢丝绳8的外力,从而使扭簧3带动反光镜本体1恢复原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包括反光镜本体(1)和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本体(1)的两侧均与所述连接管(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管(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扭簧(3),所述连接管(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轴(5)固定连接有内管(6),所述内管(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管(7),所述内管(6)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两侧均通过转动板(10)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1),所述第二连接轴(11)的表面通过底轴(16)与所述反光镜本体(1)活动连接,所述钢丝绳(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12),所述外管(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护套(13),所述护套(13)的一侧通过连接柱(14)固定连接有握杆(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包括反光镜本体(1)和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本体(1)的两侧均与所述连接管(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管(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扭簧(3),所述连接管(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轴(5)固定连接有内管(6),所述内管(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管(7),所述内管(6)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两侧均通过转动板(10)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1),所述第二连接轴(11)的表面通过底轴(16)与所述反光镜本体(1)活动连接,所述钢丝绳(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12),所述外管(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护套(13),所述护套(13)的一侧通过连接柱(14)固定连接有握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临床用多角度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扭簧(3)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光镜本体(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慧范春肖喜梅李志远付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