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与一保护套相配合设置;包括先端金属管、配合帽、过渡段和手柄本体;所述先端金属管的一端穿过配合帽,并与配合帽一体连接,所述先端金属管的另一端为一切削槽,且位于切削槽端的先端金属管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先端金属管的中部通过过渡段与手柄本体一体连接;所述保护套包括一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尾部具有一插槽,所述先端金属管插入所述插槽中,并与该插槽过盈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先端金属管前部外侧或内侧设置有刻度,因此在牙周袋内探查时,可准确测量先端金属管的切削槽侧探入牙周袋的深度并估算病变处的深度,提高对牙周病病变处位置判断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
技术介绍
牙齿与牙周袋之间有一定的缝隙,当有牙周病时,缝隙会扩大加深,并且内部会出现一定的病症,但总体来讲,其缝隙还是非常小,一般的观察设备或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要采用微型内窥镜,由于体积非常小,可以将探测先端插入有病变的牙周袋内部进行检测。现有的牙周内窥镜在插入牙周袋内进行检测时,无法判断牙周袋的深度、病变处的深度和先端部探入的深度,对判断牙周病的准确度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其先端金属管前部设置有刻度,因此在牙周袋内探查时,可准确测量先端部相对于龈缘探入牙周袋深度,估算病变处的深度,提高对牙周病病变处位置判断的准确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与一保护套相配合设置;包括先端金属管、配合帽、过渡段和手柄本体;所述先端金属管的一端穿过配合帽,并与配合帽一体连接,所述先端金属管的另一端为一切削槽,且位于切削槽端的先端金属管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先端金属管的中部通过过渡段与手柄本体一体连接;所述保护套包括一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尾部具有一插槽,所述先端金属管插入所述插槽中,并与该插槽过盈配合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配合帽相对的两侧对应地分别设有一卡口,所述连接头的外壁相对的两侧对应地分别设有一凸部;当处于工作状态时,两所述凸部分别卡持于两卡口中。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本体的左端侧边沿轴向设有一侧边槽;所述保护套包括一导像管和一导水管,所述导像管和导水管从侧边槽埋入手柄本体,并伸出手柄本体的右端。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本体的顶部设有一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侧边与侧边槽的左端部接通,且所述开口部的右端部位于侧边槽左端部的后方,所述导像管和导水管卡于所述开口部。进一步地,所述导像管穿过连接头,所述导水管的一端插设于连接头的头部;所述插槽对应于导像管设置,所述先端金属管与导水管之间连通有一空腔。进一步地,所述侧边槽具有一定的弧度。进一步地,所述先端金属管的切削槽自由端前设置有一个圆钝端头。进一步地,所述圆钝端头为一圆球。进一步地,所述先端金属管前部的外侧或内侧设置有刻度。进一步地,所述先端金属管前部的外侧和内侧设置有刻度。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的先端金属管位于切削槽一端的外侧设置有刻度,当使用先端金属管插入牙周袋内进行内窥镜探查时,根据先端金属管上的刻度相对于牙龈边缘伸入牙周袋的程度,可准确测量牙周袋的深度和病变处的深度,提高对牙周病病变处位置判断的准确度;而以内侧的刻度在内窥画面中的位置为参照,可估算病变处的深度。另外,采用先端金属管突出配合帽的方式,当先端金属管插入插槽中,可以防止水溢出,又可以减小前端连接头的体积,结构简单,加工操作方便;同时,连接先端金属管和手柄本体的过渡段,为大头平滑过渡到小头,且连接先端金属管的一端为小头,能够减小前端探入嘴部的检测部分的体积,便于检测的进行;与手柄本体一体连接保护套与手柄的连紧方式采用的是卡扣的方式,加工方便,成本较低;手柄本体上方的开口部的侧边相对于侧边槽向后延伸一些,可以对保护套进行限位,防止操作时保护套从侧面滑出。【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中先端金属管与配合帽的配合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中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中保护套的横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与保护套的配合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6,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100,与一保护套200相配合设置;包括先端金属管1、配合帽2、过渡段3和手柄本体4;所述先端金属管1的一端穿过配合帽2,并与配合帽2一体连接;所述先端金属管1、过渡段3和手柄本体4一体连接;所述先端金属管1的自由端切去,形成一切削槽11,以方便进入牙周袋300内部。位于切削槽11端的先端金属管1外侧和/或内侧设置有刻度5,当使用先端金属管1插入牙周袋300内进行检测时,根据先端金属管1上的刻度5伸入程度,可准确测量牙周袋300的深度和病变处的深度,提高对牙周病病变处位置判断的准确度;所述先端金属管1的中部通过过渡段3与手柄本体4一体连接;所述过渡段3的两端分别为一大头31和小头32,且大头31和小头32之间平滑过渡,所述大头31连接手柄本体4,所述小头32一端与先端金属管1的中部相连,该过渡段3为大头31平滑过渡到小头32,且连接先端金属管1的一端为小头,能够减小前端探入嘴部的检测部分的体积,便于检测的进行。所述保护套200包括一连接头201,所述连接头201内尾部具有一插槽2011,所述先端金属管1插入所述插槽2011中,并与该插槽2011过盈配合设置。所述配合帽2相对的两侧对应地分别设有一卡口21,所述连接头201的外壁相对的两侧对应地分别设有一凸部2012;当处于工作状态时,两所述凸部分别卡持于两卡口21中。请再参阅图1和图3、图5,所述手柄本体4的左端侧边沿轴向设有一侧边槽41;所述保护套200包括一导像管202和一导水管203,所述导像管202和导水管203从侧边槽41埋入手柄本体4,并伸出手柄本体4的右端;所述侧边槽41具有一定的弧度,能有效防止一次性牙周保护套在医生使用的时候从侧面滑出。所述手柄本体4的顶部设有一开口部42,所述开口部42的侧边与侧边槽41的左端部411接通,且所述开口部42的右端部位于侧边槽41左端部411的后方,所述导像管202和导水管203卡于所述开口部42,开口部42用于固定保护套200。所述导像管202穿过连接头201,所述导水管203的一端插设于连接头201的头部;所述插槽2011对应于导像管202设置,所述先端金属管1与导水管203之间连通有一空腔a。所述先端金属管1外侧和/或内侧设置有刻度5,外侧的刻度的用途比较明确:探入先端的位置直接可以看到,可以更好的明确牙周袋的深度并且给术者更多的空间信息,更好的进行诊疗。内侧的刻度则会出现内窥画面中对比解剖结构在画面中出现的位置,可以估算病变的位置。本技术采用先端金属管1突出配合帽2的方式,当先端金属管1插入插槽2011中,即可将水引入空腔a、先端金属管1内,同时又可以防止水溢出,这样可以减小前端连接头201的体积,结构简单,加工操作也较方便。本技术中的保护套200是一次性的,相比现有的保护套200与配合帽2的螺纹锁配方式,保护套200与手柄100的紧固方式采用的是卡扣的方式,加工方便,成本较低。所述手柄本体4上方的开口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与一保护套相配合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先端金属管、配合帽、过渡段和手柄本体;所述先端金属管的一端穿过配合帽,并与配合帽一体连接,所述先端金属管的另一端为一切削槽,且位于切削槽端的先端金属管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先端金属管的中部通过过渡段与手柄本体一体连接;/n所述保护套包括一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尾部具有一插槽,所述先端金属管插入所述插槽中,并与该插槽过盈配合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与一保护套相配合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先端金属管、配合帽、过渡段和手柄本体;所述先端金属管的一端穿过配合帽,并与配合帽一体连接,所述先端金属管的另一端为一切削槽,且位于切削槽端的先端金属管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先端金属管的中部通过过渡段与手柄本体一体连接;
所述保护套包括一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尾部具有一插槽,所述先端金属管插入所述插槽中,并与该插槽过盈配合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帽相对的两侧对应地分别设有一卡口,所述连接头的外壁相对的两侧对应地分别设有一凸部;当处于工作状态时,两所述凸部分别卡持于两卡口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的左端侧边沿轴向设有一侧边槽;所述保护套包括一导像管和一导水管,所述导像管和导水管从侧边槽埋入手柄本体,并伸出手柄本体的右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刻度的牙周内窥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陈亚义,陈宏柏,陈超,潘盛波,邱岳,郑瑜谦,刘洁,林樑钦,林晓鹭,朱慧,陈怡,林峰,黄文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和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