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京凤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焦的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44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焦的内窥镜,包括内窥镜壳体,所述内窥镜壳体的壳内安装有探视装置、调焦机构和电控装置;所述调焦机构包括与连接件连接的内壁带有螺纹的转轴,套接在所述转轴外壁上的旋钮,一端带有螺纹臂的支架,所述转轴内壁上的螺纹与支架上的螺纹臂啮合,所述旋钮与连接件连接,所述旋钮与转轴同步转动,所述探视装置与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控装置与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降低了外壳温度,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把调焦机构放在产品中部,改善单手操作不方便问题,同时改良了装配方法,降低了生产中因装配产生的不良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窥镜的温度高、单手不方便操作、减少调焦过程中的无用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焦的内窥镜
本技术涉及内窥镜
,具体为一种可调焦的内窥镜。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当今社会中比较常用的工具,其主要应用于医疗和工业上,常用于医疗检测、微创手术和设备检修等。而在日常的医疗检测、微创手术和设备检修中,常常需要对焦距进行调节。但现有的可调焦内窥镜存在以下问题:1.内窥镜在工作时外壳温度高,一般可达50-60℃,产品使用时要直接接触皮肤,因温度高,给用户不好的体验。2.可调焦内窥镜的调焦结构在产品尾部,用户使用时单手不好操作。3.可调焦内窥镜调节焦距是通过一起移动senor和PCB,导致调焦距离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焦的内窥镜,解决现有技术中内窥镜的温度高、单手不方便操作、减少调焦过程中的无用工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焦的内窥镜,包括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构成的内窥镜壳体,安装在内窥镜壳体首端腔内的探视装置,安装在内窥镜壳体中部的调焦机构,以及安装在内窥镜壳体尾端腔内且与探视装置连接的电控装置,所述前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焦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构成的内窥镜壳体(1),安装在内窥镜壳体(1)首端腔内的探视装置(2),安装在内窥镜壳体(1)中部的调焦机构(3),以及安装在内窥镜壳体(1)尾端腔内且与探视装置(2)连接的电控装置(4),所述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通过连接件(5)连接;/n所述调焦机构(3)包括与连接件(5)连接的内壁带有螺纹的转轴(6),套接在所述转轴(6)外壁上的旋钮(7),一端带有螺纹臂的支架(15),所述转轴(6)内壁上的螺纹与支架(15)上的螺纹臂啮合,所述旋钮(7)与连接件(5)连接,所述旋钮(7)与转轴(6)同步转动,所述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焦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构成的内窥镜壳体(1),安装在内窥镜壳体(1)首端腔内的探视装置(2),安装在内窥镜壳体(1)中部的调焦机构(3),以及安装在内窥镜壳体(1)尾端腔内且与探视装置(2)连接的电控装置(4),所述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通过连接件(5)连接;
所述调焦机构(3)包括与连接件(5)连接的内壁带有螺纹的转轴(6),套接在所述转轴(6)外壁上的旋钮(7),一端带有螺纹臂的支架(15),所述转轴(6)内壁上的螺纹与支架(15)上的螺纹臂啮合,所述旋钮(7)与连接件(5)连接,所述旋钮(7)与转轴(6)同步转动,所述前壳体(101)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探视装置(2)与支架(1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控装置(4)与连接件(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焦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探视装置(2)包括摄像头外壳(11),包裹在摄像头外壳(11)外壁上且呈半圆柱状的第一摄像头支架(8)、第二摄像头支架(9),设置在摄像头外壳(11)内部的芯片(14),与芯片(14)连接的LED灯(12)和摄像头(13),以及用于固定摄像头(13)的摄像头支架固定片(10),所述支架(15)的另一端卡接在第一摄像头支架(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京凤
申请(专利权)人:黄京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