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10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锅壁部,锅壁部包括锅壁主体和锅口部,锅口部与锅壁主体的顶部相连,锅口部的顶端围设出的锅口呈圆形,锅口部的壁厚大于锅壁主体的壁厚,以使锅壁部的外壁面的顶部形成台阶;锅底部,锅底部与锅壁主体的底部相连,锅底部的顶面呈类正多边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锅具,对锅具的形状进行了改进,食物更容易翻转过来,从而有利于食物受热均匀,也有利于防止食物洒落,使得食物装盘时不易掉落在盘外,既避免食物浪费,也避免食物弄脏台面。在倾倒锅内食物时,锅内汤汁可以沿锅口部全部流出滴落,很难横向跨过锅口部流向锅壁外侧,从而避免了汤汁沿着锅壁外侧往下流导致锅壁脏污难以清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具。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锅具在倾倒食物时,食物无法聚集,导致食物容易洒落灶台,给用户带来不便。另外,汤汁类食物容易沿着锅壁外侧往下流,导致锅壁脏污难以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锅壁部,所述锅壁部包括锅壁主体和锅口部,所述锅口部与所述锅壁主体的顶部相连,所述锅口部的顶端围设出的锅口呈圆形,所述锅口部的壁厚大于所述锅壁主体的壁厚,以使所述锅壁部的外壁面的顶部形成台阶;锅底部,所述锅底部与所述锅壁主体的底部相连,所述锅底部的顶面呈类正多边形。本技术提供的锅具,对锅具的形状进行了改进,将锅底部的顶面(即锅具内表面的锅底部分)设计成类正多边形,而锅壁部的顶部开口保持圆形。这样,锅底部对应类正多边形的转角的部位形成转角部,相邻的转角部之间的部位相对平直。由于相较于圆形锅具的锅壁部与锅底部之间的过渡部位的曲率,锅底部的相对平直的部位与锅壁部之间的过渡部位的曲率明显增大,当锅内的食物被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锅壁部,所述锅壁部包括锅壁主体和锅口部,所述锅口部与所述锅壁主体的顶部相连,所述锅口部的顶端围设出的锅口呈圆形,所述锅口部的壁厚大于所述锅壁主体的壁厚,以使所述锅壁部的外壁面的顶部形成台阶;/n锅底部,所述锅底部与所述锅壁主体的底部相连,所述锅底部的顶面呈类正多边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壁部,所述锅壁部包括锅壁主体和锅口部,所述锅口部与所述锅壁主体的顶部相连,所述锅口部的顶端围设出的锅口呈圆形,所述锅口部的壁厚大于所述锅壁主体的壁厚,以使所述锅壁部的外壁面的顶部形成台阶;
锅底部,所述锅底部与所述锅壁主体的底部相连,所述锅底部的顶面呈类正多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壁部还包括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位于所述锅口部与所述锅壁主体之间,所述锅口部通过所述过渡部与所述锅壁主体的顶部间接相连,所述过渡部的外壁面被配置为过渡斜面,所述过渡斜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锅口部的外壁面的底端及所述锅壁主体的外壁面的顶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部的内壁面与所述锅壁主体的内壁面及所述锅口部的内壁面平滑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斜面为旋转面,所述旋转面的母线为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斜面的倾斜延伸长度在1mm至8mm的范围内;和/或
所述过渡斜面与所述锅口部的横截面之间的夹角在60°至80°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口部的壁厚在2mm至7mm的范围内;和/或
所述锅口部的深度在3mm至20mm的范围内;和/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猛李海涛吴慧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