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67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包括书写板,书写板连接有第一楔形斜台,楔形斜台上侧设有转轴,楔形斜台设有背板,背板上侧设有转动座,转轴与转动座之间设有锁紧件,背板设有滑槽,滑槽装配有滑块,背板上侧设有电机,电机传动连接有第一丝杆,背板下侧设有底板,滑块固定连接有第二楔形斜台,底板下侧设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下侧设有限位圆台,螺纹套筒下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设有限位座,支撑杆内部中空,支撑杆内部对称设有限位滑槽,第二丝杆设有限位滑块,支撑杆下侧设有底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
本技术属于教学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专利技术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专利技术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么,计算机的教学是当前教育界比较重视的问题。在进行编程教学的过程中,其理论知识往往需要在进行书写讲解,现有计算机编程教学装置基本都是一个固定的讲台,一个固定的教学用板基本为固定在墙上的书写板,由于现有的书写板固定,无法根据学生的观察情况调节角度,导致学生有时会看不清楚,并且无法调节书写板的高度,使后排的同学被前面的同学所遮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教学装置的书写板不能根据学生的观察情况调节角度,使学生看不清楚,同时无法调节书写板的高度,使后排的学生被前排学生所遮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包括书写板,所述书写板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形斜台,所述第一楔形斜台呈倒三角设置,所述楔形斜台上侧两端对称设有转轴,所述楔形斜台后侧设有背板,所述背板上侧两端设有与转轴相匹配的转动座,两个所述转轴分别与两个转动座之间设有锁紧件,所述背板下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装配有滑块,所述滑块设有螺纹孔,所述背板上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一丝杆,所述背板下侧设有底板,所述第一丝杆贯穿螺纹孔与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楔形斜台相匹配的第二楔形斜台,所述第二楔形斜台与第一楔形斜台相互倒置且第二楔形斜台长度与第一楔形斜台长度相等,所述底板下侧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下侧设有限位圆台,所述螺纹套筒下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有与限位圆台相匹配的限位座,所述支撑杆内部中空,所述支撑杆内部对称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第二丝杆设有与限位滑槽相匹配的限位滑块,所述支撑杆下侧设有底座。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书写板用于教学人员进行编程理论知识的书写;需要调节书写板的角度时,松开锁紧件,电机转动带动第一丝杆转动,通过螺纹孔与第一丝杆之间的配合,使得滑块能够相对于背板的滑槽上下滑动,从而带动第二楔形斜台上下滑动;当滑块向上滑动时,通过第二楔形斜台上滑与第一楔形斜台的斜面相互抵接,使第一楔形斜台下端往上翻转带动书写板往上翻转进行调节,并且带动转轴相对于转动座转动,当调节至所需位置后,将锁紧件锁紧,书写板上端通过转动座、转轴和锁紧件能够固定,下端通过第二楔形斜台与第一楔形斜台斜面相抵接能够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在书写板进行书写;当滑块向下滑动时,第二楔形斜台下滑,人下压书写板使第一楔形斜台下端与第二楔形斜台的斜面相互抵接,使书写板下端往下翻转进行调节,然后将锁紧件锁紧,书写板上端通过转动座、转轴和锁紧件能够固定,下端通过第二楔形斜台的斜面与第一楔形斜台下端相抵接能够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在书写板进行书写;调节书写板高度时,转动螺纹套筒,螺纹套筒转动能够使第二丝杆相对于支撑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底板升降运动,调节书写板高度;通过限位圆台与限位座之间的配合,使螺纹套筒能够转动的同时不会背拉脱;通过限位滑槽与限位滑块的配合,能够防止螺纹套筒转动时,第二丝杆跟随螺纹套筒反生转动,同时防止在书写板书写时第二丝杆发生转动;底座用于支撑稳固整个装置,保持稳定;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教学装置的书写板不能根据学生的观察情况调节角度,使学生看不清楚,同时无法调节书写板的高度,使后排的学生被前排学生所遮挡的问题。进一步限定,所述锁紧件为设置于转轴两端的锁紧螺栓,所述转动座设有与锁紧螺栓相匹配的通孔。这样的结构,使锁紧件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需要锁紧固定时,只需旋紧锁紧螺栓,通过锁紧螺栓与转动座之间相互压紧使书写板固定即可。进一步限定,所述锁紧螺栓设有转动把手。这样的结构,使人在旋紧和松开锁紧螺栓时更加方便。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位于书写板一侧设有储灰盒。这样的结构,使人在书写板书写时,粉笔灰能够落在储灰盒中,便于收集处理。进一步限定,所述储灰盒呈漏斗状,由两端向中部下凹。这样的结构,使粉笔灰能够自动的滑至储灰盒中部,便于清理。进一步限定,所述螺纹套筒设有若干条形凸台。这样的结构,使人在旋转螺纹套筒调节第二丝杆的高度时能够更加方便。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杆设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辅助支撑块,所述辅助支撑块与底座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底座与支撑杆之间的支撑更加稳固。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第二楔形斜台上下移动,使第一楔形斜台和第二楔形斜台之间的抵接配合,能够根据学生的查看情况调节书写板的翻转角度,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2、转动螺纹套筒调节第二丝杆的高度即可调节书写板的高度,能够避免后排学生被前排学生所遮挡,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复杂的机械结构的同时,加工和装配简便,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实施例的背板和底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实施例的书写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实施例的第一丝杆、螺纹套筒和支撑杆装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书写板1、第一楔形斜台11、转轴111、锁紧螺栓1111、转动把手1112、背板12、转动座121、通孔1211、滑槽122、电机123、滑块13、第一丝杆14、底板15、第二楔形斜台16、储灰盒17、第二丝杆21、限位滑块211、螺纹套筒22、限位圆台221、条形凸台222、支撑杆23、限位座231、限位滑槽232、辅助支撑块233、底座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包括书写板1,书写板1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形斜台11,第一楔形斜台11呈倒三角设置,楔形斜台11上侧两端对称设有转轴111,楔形斜台11后侧设有背板12,背板12上侧两端设有与转轴111相匹配的转动座121,两个转轴111分别与两个转动座121之间设有锁紧件,背板12下侧设有滑槽122,滑槽122装配有滑块13,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包括书写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板(1)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形斜台(11),所述第一楔形斜台(11)呈倒三角设置,所述楔形斜台(11)上侧两端对称设有转轴(111),所述楔形斜台(11)后侧设有背板(12),所述背板(12)上侧两端设有与转轴(111)相匹配的转动座(121),两个所述转轴(111)分别与两个转动座(121)之间设有锁紧件,所述背板(12)下侧设有滑槽(122),所述滑槽(122)装配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设有螺纹孔,所述背板(12)上侧设有电机(123),所述电机(123)传动连接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一丝杆(14),所述背板(12)下侧设有底板(15),所述第一丝杆(14)贯穿螺纹孔与底板(15)转动连接,所述滑块(13)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楔形斜台(11)相匹配的第二楔形斜台(16),所述第二楔形斜台(16)与第一楔形斜台(11)相互倒置且第二楔形斜台(16)长度与第一楔形斜台(11)长度相等,所述底板(15)下侧设有第二丝杆(21),所述第二丝杆(21)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22),所述螺纹套筒(22)下侧设有限位圆台(221),所述螺纹套筒(22)下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设有与限位圆台(221)相匹配的限位座(231),所述支撑杆(23)内部中空,所述支撑杆(23)内部对称设有限位滑槽(232),所述第二丝杆(21)设有与限位滑槽(232)相匹配的限位滑块(211),所述支撑杆(23)下侧设有底座(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软件编程教学用教学装置,包括书写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板(1)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形斜台(11),所述第一楔形斜台(11)呈倒三角设置,所述楔形斜台(11)上侧两端对称设有转轴(111),所述楔形斜台(11)后侧设有背板(12),所述背板(12)上侧两端设有与转轴(111)相匹配的转动座(121),两个所述转轴(111)分别与两个转动座(121)之间设有锁紧件,所述背板(12)下侧设有滑槽(122),所述滑槽(122)装配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设有螺纹孔,所述背板(12)上侧设有电机(123),所述电机(123)传动连接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一丝杆(14),所述背板(12)下侧设有底板(15),所述第一丝杆(14)贯穿螺纹孔与底板(15)转动连接,所述滑块(13)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楔形斜台(11)相匹配的第二楔形斜台(16),所述第二楔形斜台(16)与第一楔形斜台(11)相互倒置且第二楔形斜台(16)长度与第一楔形斜台(11)长度相等,所述底板(15)下侧设有第二丝杆(21),所述第二丝杆(21)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22),所述螺纹套筒(22)下侧设有限位圆台(221),所述螺纹套筒(22)下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设有与限位圆台(221)相匹配的限位座(231),所述支撑杆(23)内部中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红林吴定朋田骏黄思瀚李娟张玲钱薛霓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添博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