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蚊媒调研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诱蚊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设有诱蚊灯,所述外壳插接于底座上,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入口,所述外壳顶端固定安装有灯罩,所述诱蚊灯包括灯座和灯管,所述灯管安装于灯座上,所述灯座安装于灯罩上,所述外壳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挡板,所述灯座外壁安装有第二环形挡板,所述底座于外壳内安装有聚光座,所述聚光座位于灯管底部,所述聚光座顶端设有弧形聚光面,所述聚光座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套设有黏蚊筒,黏蚊筒外设涂设有黏胶层,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安装有绑带,用于解决现有诱蚊器在使用后清理较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蚊器
本技术属于蚊媒调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诱蚊器。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化、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近年来登革热、基孔肯亚热、寨卡等蚊媒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呈扩散趋势,中国也面临巨大的蚊媒传染病防控压力。例如,白纹伊蚊和三带喙库蚊等蚊媒是传播登革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的重要媒介,其将病原生物从宿主传播给人类,对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对蚊媒进行监测是进行蚊媒传染病防控的关键,不仅有利于了解蚊虫的种属构成和密度分布,还可对蚊媒传染病流行提供预警和风险分析。在对蚊媒进行监测时不免需要对蚊媒进行捕捉调研。目前,诱蚊捕捉时多采用诱蚊灯进行捕捉,如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993287.6的一种具有显示屏的灭蚊灯还可通过计数感应器和计数器对蚊媒进行计数。诱蚊灯利用蚊子趋光、随气流而动、对温度敏感、喜群聚等特点,将蚊虫捕捉至设定内腔内再利用粘捕,由于蚊子直接粘于内腔中,导致使用后清理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诱蚊器,用于解决现有诱蚊器在使用后清理较为不便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诱蚊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设有诱蚊灯,所述外壳插接于底座上,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入口,所述外壳顶端固定安装有灯罩,所述诱蚊灯包括灯座和灯管,所述灯管安装于灯座上,所述灯座安装于灯罩上,所述外壳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挡板,所述灯座外壁安装有第二环形挡板,所述底座于外壳内安装有聚光座,所述聚光座位于灯管底部,所述聚光座顶端设有弧形聚光面,所述聚光座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套设有黏蚊筒,所述黏蚊筒外设涂设有黏胶层,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安装有绑带。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进行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外壳内安装有计数感应器,所述计数感应器电连接有计数器,所述灯罩包括底板和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的透明罩体,所述计数器安装于底板顶端,所述灯座安装于底板底端,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第一电源,所述计数器和计数感应器均与第一电源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底座底端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包括风筒、安装架、第二电源、电机和开关,所述风筒固定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于风筒内,所述第二电源和电机均安装于安装架上,所述开关安装于底板底部,第二电源、开关和电机串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叶轮,所述底座与风筒内开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聚光座上于第一通风口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黏蚊筒上开设有通孔。进一步,所述第一支座上滑动穿设有支杆,所述支杆顶端安装有限位板,所述支杆底端安装有第二支座。进一步,所述第一支座上开设有第一弧面,第二支座上开设有第二弧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外壳插接于底座上拆卸安装均较为方便,在将外壳拆除后由于黏蚊筒套设于安装筒上,可直接黏蚊筒拔出更换,清理较为方便;2、通过计数器和计数感应器可对进入外壳内并经过计数感应器的蚊子进行计数,同时通过风机使风机外壳内部产生气流,减少蚊子在计数感应器处往返飞行,导致计数出现较大误差,提高计数精度;3、通过绑带能较为方便的将底座进行固定,同时在支杆和第二支座的支撑作用下,能防止底座向下倾斜,便于野外条件下进行蚊虫密度监测和调查。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诱蚊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诱蚊器的纵截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底座1、第一通风口11、第一支座12、支杆13、限位板131、支杆14、第二支座141、绑带15、外壳2、入口21、第一环形挡板22、计数感应器23、风机3、风筒31、安装架32、电机33、第二电源34、开关35、灯罩4、底板41、计数器42、第一电源43、透明罩体44、灯座51、第二环形挡板511、灯管52、聚光座6、安装座6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诱蚊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外壳2,外壳2内安装有诱蚊灯,外壳2插接于底座1上,外壳2的侧壁上开设有入口21,外壳2顶端固定安装有灯罩4。诱蚊灯包括灯座51和灯管52,灯管52安装于灯座51上,灯座51安装于灯罩4上,外壳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挡板22,灯座51的外壁安装有第二环形挡板511,底座1于外壳2内安装有聚光座6,聚光座6位于灯管52底部,聚光座6的顶端设有弧形聚光面,聚光座6上设有安装座61,安装座61上套设有黏蚊筒54,黏蚊筒54外设涂设有黏胶层55,黏蚊筒54套设在灯管52的外侧。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支座12,第一支座12上安装有绑带15。具体地,外壳2内安装有计数感应器23,计数感应器23电连接有计数器42,灯罩4包括底板41和固定安装于底板41上的透明罩体44,计数器42安装于底板41顶端,灯座51安装于底板41底端,底板41上安装有第一电源43,计数器42和计数感应器23均与第一电源43电连接,通过计数感应器23和计数器42可对蚊子进行计数。底座1的底端安装有风机3,风机3包括风筒31、安装架32、第二电源34、电机33和开关35,风筒31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安装架32固定安装于风筒31内,第二电源34和电机33均安装于安装架32上,开关35安装于底板41底部,第二电源34、开关35和电机33串联,电机3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叶轮,底座1与风筒31内开设有第一通风口11,聚光座6上于第一通风口11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通风口,黏蚊筒54上开设有通孔56,在风机3的作用下在外壳2内形成负压,使蚊子在进入外壳2内后被吸至黏蚊筒54内,避免蚊子在外壳2内随意飞行,导致蚊子在技术感应器23处反复飞行,导致计数出现较大误差,提高计数精度。具体地,第一支座12上滑动穿设有支杆13,支杆13顶端安装有限位板131,支杆13底端安装有第二支座14,在支杆13和第二支座14的支撑作用下可避免被固定的底座向下倾斜,第一支座12上开设有第一弧面121,第二支座14上开设有第二弧面141,在第一弧面121和第二弧面141作用下能更好的与树干接触。在使用时,通过绑带15将底座固定在树干上,同时并将支杆13向下拉出将第二支座14将第二弧面141与树干表面接触,然后打开开关35启动电机33,电机33开始工作通过第一通风口11、第二通风口和通孔56使外壳2内形成负压,当蚊子从入口21进入外壳内后,在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蚊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外壳(2),所述外壳(2)设有诱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插接于底座(1)上,所述外壳(2)的侧壁上开设有入口(21),所述外壳(2)顶端固定安装有灯罩(4),所述诱蚊灯包括灯座(51)和灯管(52),所述灯管(52)安装于灯座(51)上,所述灯座(51)安装于灯罩(4)上,所述外壳(2)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挡板(22),所述灯座(51)外壁安装有第二环形挡板(511),所述底座(1)于外壳(2)内安装有聚光座(6),所述聚光座(6)位于灯管(52)底部,所述聚光座(6)顶端设有弧形聚光面,所述聚光座(6)上设有安装座(61),所述安装座(61)上套设有黏蚊筒(54),所述黏蚊筒(54)外设涂设有黏胶层(55),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支座(12),所述第一支座(12)上安装有绑带(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蚊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外壳(2),所述外壳(2)设有诱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插接于底座(1)上,所述外壳(2)的侧壁上开设有入口(21),所述外壳(2)顶端固定安装有灯罩(4),所述诱蚊灯包括灯座(51)和灯管(52),所述灯管(52)安装于灯座(51)上,所述灯座(51)安装于灯罩(4)上,所述外壳(2)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挡板(22),所述灯座(51)外壁安装有第二环形挡板(511),所述底座(1)于外壳(2)内安装有聚光座(6),所述聚光座(6)位于灯管(52)底部,所述聚光座(6)顶端设有弧形聚光面,所述聚光座(6)上设有安装座(61),所述安装座(61)上套设有黏蚊筒(54),所述黏蚊筒(54)外设涂设有黏胶层(55),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支座(12),所述第一支座(12)上安装有绑带(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诱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安装有计数感应器(23),所述计数感应器(23)电连接有计数器(42),所述灯罩(4)包括底板(41)和固定安装于底板(41)上的透明罩体(44),所述计数器(42)安装于底板(41)顶端,所述灯座(51)安装于底板(41)底端,所述底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政,李宏,李倩,廖爱苗,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