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灌器的储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52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0
一种滴灌器的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瓶,所述储水瓶包括一顶盖、一瓶体;所述顶盖活动连接于瓶体顶端;所述瓶体底端设有一出水通道,所述瓶体内放置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一颗粒过滤层、一柔性过滤层;所述柔性过滤层放置于瓶体内底端;所述颗粒过滤层放置于柔性过滤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储水瓶,解决了传统滴灌系统需要远程输水的弊端,工程耗费大的弊端;储水瓶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成本较低;通过在储水瓶内放置过滤部件,能有效对污浊水体进行过滤,便于缺水环境下污浊水体的回收利用,提高了储液瓶的适用性,并能减少水中泥沙、藻类等颗粒物造成出水通道的堵塞,提高了储液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滴灌器的储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滴灌
,特别涉及一种滴灌器的储水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干旱地区旱季时间长,如有的海岛,秋冬干旱时间经常超过4~5个月,加之冬季的东北季风和空气中盐雾的影响,导致许多植物,特别是第一年种植的乔木全部或部分植株干枯。大部分海岛都存在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居民的生活用水非常紧张,海岛植被修复的灌溉用水更难以保证供应。植被修复中种植乔木需水量大,而第一年种植的乔木根系较短,耐旱能力较差,如果干旱时间超过4个月,大部分当年种植的乔木将出现枯死。鉴于传统灌溉方式需大量的淡水资源和滴灌设施,不适用于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或离水源地较远的地区,本案专利技术人研发一种滴灌器的储水装置,以解决干旱地区植被浇灌储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灌器的储水装置,能有效解决传统滴灌系统需要远程输水的弊端,减少滴灌成本;能有效在缺水环境下对污水回收利用,并能避免水中泥沙、藻类等颗粒物造成出水端的堵塞。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滴灌器的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瓶,所述储水瓶包括一顶盖、一瓶体;所述顶盖活动连接于瓶体顶端;所述瓶体底端设有一出水通道,所述瓶体内放置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一颗粒过滤层、一柔性过滤层;所述柔性过滤层放置于瓶体内底端;所述颗粒过滤层放置于柔性过滤层上。进一步地,所述顶盖至少设有一通气孔。更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瓶还包括一底旋盖,所述底旋盖与瓶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旋盖设有一导流孔,且导流孔与出水通道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颗粒过滤层采用颗粒状的粗砂或小砾石,所述颗粒过滤层的铺设厚度为5~10cm。更进一步地,所述颗粒过滤层的颗粒粒径均大于导流管孔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过滤层为棉花。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储水瓶,能直接将灌溉水注入储水瓶中,通过储水瓶对灌溉水进行过滤和输水,解决了传统滴灌系统需要远程输水的弊端,避免了传统滴灌装置需要大量铺设管网的情况;且储水瓶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成本较低;通过在储水瓶内放置过滤部件,能有效对污浊水体进行过滤,便于缺水环境下污浊水体作为灌溉水回收利用,提高了储液瓶的适用性,并能减少水中泥沙、藻类等颗粒物造成出水通道的堵塞,提高了储液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储水瓶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储水瓶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储水瓶1、顶盖11、通气孔11’、瓶体12、底旋盖13、导流孔13’、过滤部件14、出颗粒过滤层15、柔性过滤层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滴灌器的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瓶1,储水瓶1包括一顶盖11、一瓶体12;所述顶盖11搭扣连接或螺纹连接于瓶体12的顶端,有效密封瓶体12,减少环境灰尘和杂质对水质的影响;所述瓶体12底端设有一出水通道;本实施例中,顶盖11设有一通气孔11’,保证储水瓶1内部气压与环境气压相同,便于储水瓶1内部灌溉水能在重力作用下流箱瓶体12的底端,通过出水通道进行出水;瓶体12内放置有过滤部件14;所述过滤部件14包括一颗粒过滤层15、一柔性过滤层16;柔性过滤层16放置于瓶体12内底端;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过滤层16为棉花,便于通过棉花对灌溉水进行过滤;颗粒过滤层15放置于柔性过滤层16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颗粒过滤层15采用大颗粒状的粗砂,所述颗粒过滤层15的颗粒粒径均大于出水通道的直径,所述颗粒过滤层15的铺设厚度为5cm,便于通过颗粒状粗砂对灌溉水进行过滤,避免水中泥沙、藻类等颗粒物造成出水通道的堵塞。所述顶盖11和瓶体12之间不仅限于搭扣连接或螺纹连接,还可一体成型;所述顶盖11和瓶体12一体成型时,需开设有可供述顶盖11开启的开口槽。使用者在使用储水瓶1时,可开启顶盖11,将灌溉水注入瓶体12内部,保持通气孔11’畅通,储水瓶1内部的灌溉水会在气压作用下经过滤部件14过滤后由出水通道流出,进行滴灌操作。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储水瓶1还包括一底旋盖13,底旋盖13与瓶体12的底部螺旋连接,底旋盖13设有一导流孔13’,且导流孔13’与出水通道相连通,便于底旋盖13与瓶体12连接后,由出水通道流出的灌溉水进入底旋盖13中并通过导流孔13’流出;所述瓶体12内放置有过滤部件14;过滤部件14包括一颗粒过滤层15、一柔性过滤层16;柔性过滤层16放置于瓶体12下方底旋盖13内底端;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过滤层16为棉花,便于通过棉花对灌溉水进行过滤;颗粒过滤层15放置于柔性过滤层16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颗粒过滤层15采用大颗粒状的粗砂,所述颗粒过滤层15的颗粒粒径均大于导流孔13’的直径,所述颗粒过滤层15的铺设厚度为5cm,便于通过颗粒状粗砂对灌溉水进行过滤,避免水中泥沙、藻类等颗粒物造成导流孔13’的堵塞。其他同实施例一。使用者在使用储水瓶1时,可开启顶盖11,将灌溉水注入瓶体12内部,保持通气孔11’畅通,储水瓶1内部的灌溉水会在气压作用下经过滤部件14过滤后由导流孔13’流出,进行滴灌操作。综上,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滴灌器的储水装置,能直接将灌溉水注入储水瓶1中,通过储水瓶1对灌溉水进行过滤和输水,解决了传统滴灌系统需要远程输水的弊端,避免了传统滴灌装置需要大量铺设管网的情况;能有效通过在储水瓶1内放置过滤部件14,对污浊水体进行过滤,便于缺水环境下污浊水体作为灌溉水回收利用,提高了储水瓶1的适用性,并能减少水中泥沙、藻类等颗粒物造成出水通道的堵塞,提高了储水瓶1的使用寿命;且储水瓶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成本较低。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灌器的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瓶(1)包括一顶盖(11)、一瓶体(12);所述顶盖(11)活动连接于瓶体(12)顶端;所述瓶体(12)底端设有一出水通道,所述瓶体(12)内放置有过滤部件(14);所述过滤部件(14)包括一颗粒过滤层(15)、一柔性过滤层(16);所述柔性过滤层(16)放置于瓶体(12)内底端;所述颗粒过滤层(15)放置于柔性过滤层(1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灌器的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瓶(1)包括一顶盖(11)、一瓶体(12);所述顶盖(11)活动连接于瓶体(12)顶端;所述瓶体(12)底端设有一出水通道,所述瓶体(12)内放置有过滤部件(14);所述过滤部件(14)包括一颗粒过滤层(15)、一柔性过滤层(16);所述柔性过滤层(16)放置于瓶体(12)内底端;所述颗粒过滤层(15)放置于柔性过滤层(16)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1)至少设有一通气孔(1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水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坤贤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