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泥沙流过而不堵塞的全弧线迷宫流道滴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滴灌系统中滴头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细泥沙流过而不堵塞的全弧线迷宫流道滴头,它适用于滴灌技术大力发展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使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滴灌是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全国干旱地区已广泛推广,黄河两岸,虽处黄河流域,但仍属缺水区域,所以,节水灌溉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特别在黄河中下游,正在大力发展滴灌技术。滴头是滴灌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滴头的流态指数和抗堵塞性能是滴头最主要的两个性能指标,而滴头的结构可直接影响滴头的流态指数和抗堵塞性能。目前所使用的滴头结构,大多包括滴头基体、进水口、出水口和迷宫流道,迷宫流道为齿形结构,迷宫流道的一端接进水口,另一端接出水口,这种滴头的不足在于:由于滴头内水流是沿齿形流道流动,也就是沿折线流动,仅具有消能作用,不出现涡流,流态变化少,所以,遇有细泥沙容易粘结或沉积流道壁,降低流态指数,最终导致流道堵塞。对于黄河流域推广滴灌而言,由于黄河水含沙量较高,泥沙也较细,为了降低黄河水滴灌区域滴灌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滴头堵塞 ...
【技术保护点】
1.细泥沙流过而不堵塞的全弧线迷宫流道滴头,包括塑料基体(1)、进水口(2)和出水口(3),进水口(2)设在塑料基体(1)的左端内2—10mm处,为正方形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基体(1)的板面上设有一排圆形槽(4),在每个圆形槽(4)内的中心设有椭圆柱体(5),圆形槽(4)的内壁与椭圆柱体(5)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0.5—1.0mm,相邻圆形槽(4)之间的距离为圆形槽(4)半径的2/7—3/7,每个圆形槽(4)的左、右壁均设有开口(6),相邻圆形槽(4)之间的相邻的开口(6)通过弧形壁(7)连接;左端的圆形槽(4)靠近进水口(2)的一侧与进水口(2)的出口相连通;右端的圆 ...
【技术特征摘要】
1.细泥沙流过而不堵塞的全弧线迷宫流道滴头,包括塑料基体(1)、进水口(2)和出水口(3),进水口(2)设在塑料基体(1)的左端内2—10mm处,为正方形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基体(1)的板面上设有一排圆形槽(4),在每个圆形槽(4)内的中心设有椭圆柱体(5),圆形槽(4)的内壁与椭圆柱体(5)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0.5—1.0mm,相邻圆形槽(4)之间的距离为圆形槽(4)半径的2/7—3/7,每个圆形槽(4)的左、右壁均设有开口(6),相邻圆形槽(4)之间的相邻的开口(6)通过弧形壁(7)连接;左端的圆形槽(4)靠近进水口(2)的一侧与进水口(2)的出口相连通;右端的圆形槽(4)靠近出水口(3)的一侧与出水口(3)的进口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牛文全,皮特,李传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春雨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