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型集栽生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49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型集栽生态装置,包括半圆形的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无纺布层;所述的支架为镂空结构,包括顶部的弧形板、设置于弧形板下方直径依次递增的第一环状支架、第二环状支架、第三环状支架和第四环状支架;所述的弧形板、第一环状支架、第二环状支架、第三环状支架和第四环状支架同轴设置且两两通过连接支架连接;所述的无纺布层的边缘固定在第四环状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覆盖无纺布实现各种栽植造型,植物采用营养钵苗,土球空隙填充椰糠,不流失且保水,便于养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型集栽生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造型
,具体涉及一种造型集栽生态装置。
技术介绍
进行园林树木造型主要是为增加树木的观赏性,增加其美学观赏价值。树木造型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造型形式有自然式、造型式、理想式、建筑式及其它形式。现有的集栽造型技术通常采用土壤堆坡造型后栽植,土壤造型限制了体量肯坡度,坡度过大容易造成滑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型集栽生态装置,避免土壤滑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型集栽生态装置,包括半圆形的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无纺布层;所述的支架为镂空结构,包括顶部的弧形板、设置于弧形板下方直径依次递增的第一环状支架、第二环状支架、第三环状支架和第四环状支架;所述的弧形板、第一环状支架、第二环状支架、第三环状支架和第四环状支架同轴设置且两两通过连接支架连接;所述的无纺布层的边缘固定在第四环状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的第四环状支架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固定螺孔;所述的无纺布层边缘设置有若干与固定螺孔匹配的通孔;一带有螺杆的固定片将无纺布层固定在第四环状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与支架的形状适配的外层半圆形罩体;外层半圆形罩体与支架同轴设置;所述的外层半圆形罩体的外壁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土球的苗木种植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的苗木种植凹槽在距离底部三分之一处设置有透水透气孔。进一步地,相邻苗木种植凹槽的间距为0.5-1cm。进一步地,外层半圆形罩体与支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且支架和外层半圆形罩体之间设置有空腔;苗木种植凹槽通过透水透气孔与空腔连通;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架上的第一凸柱、设置于外层半圆形罩体上的第二凸柱;所述的第一凸柱上设置有卡柱;所述的第二凸柱上设置有卡槽。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层的顶部开设小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覆盖无纺布实现各种栽植造型,植物采用营养钵苗,土球空隙填充椰糠,不流失且保水,便于养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造型集栽生态装置,包括半圆形的支架1和设置于支架1上的无纺布层2;所述的支架1为镂空结构,包括顶部的弧形板11、设置于弧形板11下方直径依次递增的第一环状支架12、第二环状支架13、第三环状支架14和第四环状支架15;所述的弧形板11、第一环状支架12、第二环状支架13、第三环状支架14和第四环状支架15同轴设置且两两通过连接支架连接;所述的无纺布层2的边缘固定在第四环状支架15上。第四环状支架15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固定螺孔;所述的无纺布层2边缘设置有若干与固定螺孔匹配的通孔;一带有螺杆的固定片7将无纺布层2通过螺孔和通孔固定在第四环状支架15上。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支架放在地面,然后超支架内添加土壤,使得土壤的造型与支架外形一致,然后覆盖无纺布固定,将土壤锁在无纺布内,避免土壤流失,然后进行栽植营养钵苗,土球空隙填充椰糠。本技术的无纺布层2的顶部开设小口8,线固定无纺布,然后通过小口8向内添加土壤或者混凝土,最后将小口关闭。小口8上设置有覆盖片,覆盖片的三侧通过子母扣固定。添加混凝土进一步避免土壤流失。实施例2如图2-3所示,本技术的支架1上还设置有与支架1的形状适配的外层半圆形罩体3;外层半圆形罩体3与支架1同轴设置;所述的外层半圆形罩体3的外壁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土球的苗木种植凹槽4。本技术的每个苗木种植凹槽4在距离底部三分之一处设置有透水透气孔6(图中示意画了几个,没有完全画出透气孔)。相邻苗木种植凹槽4的间距为0.5-1cm。本技术的外层半圆形罩体3与支架1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且支架1和小口8之间设置有空腔;苗木种植凹槽4通过透水透气孔6与空腔连通。所述的连接组件5包括设置于支架1上的第一凸柱51、设置于外层半圆形罩体3上的第二凸柱52;所述的第一凸柱51上设置有卡柱53;所述的第二凸柱52上设置有卡槽54。无纺布层设置有供第一凸柱51穿过的孔。本技术外设置外层半圆形罩体3,将土壤完全罩在罩体内,土壤对支架进行填充支撑,避免支架变形,本技术的支架和罩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避免人工进行土球造型导致每个造型均不一致的弊端。罩体外布满用于栽植的苗木种植凹槽,凹槽侧壁设置透水透气孔,利于苗木生长,凹槽内过多的水分通过透水透气孔和空腔流出。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型集栽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形的支架(1)和设置于支架(1)上的无纺布层(2);所述的支架(1)为镂空结构,包括顶部的弧形板(11)、设置于弧形板(11)下方直径依次递增的第一环状支架(12)、第二环状支架(13)、第三环状支架(14)和第四环状支架(15);所述的弧形板(11)、第一环状支架(12)、第二环状支架(13)、第三环状支架(14)和第四环状支架(15)同轴设置且两两通过连接支架连接;/n所述的无纺布层(2)的边缘固定在第四环状支架(1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型集栽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形的支架(1)和设置于支架(1)上的无纺布层(2);所述的支架(1)为镂空结构,包括顶部的弧形板(11)、设置于弧形板(11)下方直径依次递增的第一环状支架(12)、第二环状支架(13)、第三环状支架(14)和第四环状支架(15);所述的弧形板(11)、第一环状支架(12)、第二环状支架(13)、第三环状支架(14)和第四环状支架(15)同轴设置且两两通过连接支架连接;
所述的无纺布层(2)的边缘固定在第四环状支架(1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型集栽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环状支架(15)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固定螺孔;所述的无纺布层(2)边缘设置有若干与固定螺孔匹配的通孔;一带有螺杆的固定片(7)将无纺布层(2)固定在第四环状支架(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型集栽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上还设置有与支架(1)的形状适配的外层半圆形罩体(3);外层半圆形罩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淼刘璐刘明东李健鹏石鑫白剑飞董义文张庆博杨丹刘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原野景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