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盆栽放置架,包括底架,底架上设置有侧架,底架与侧架的连接处设置有侧架调节机构,侧架上安装有若干层架,侧架与层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层架调节机构,每个层架上都设置有若干种植盆,侧架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浇灌架,浇灌架上设置有若干喷头,喷头与浇灌机构连接,底架的右侧设置有水箱通过液管与浇灌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侧架调节机构与层架调节机构,通过固定踏板与齿轮的配合,偏心扭转把手与橡胶片的配合,可以轻易的实现侧架与层架的角度调节与固定,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通过浇灌机构能轻易对所有盆栽进行浇灌,无需手持喷水水壶依次对盆栽进行浇灌,省时省力,浇灌范围大,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调节的盆栽放置架
本技术涉及盆栽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盆栽放置架。
技术介绍
盆栽系由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变化而来。至于对观赏植物的栽培,起源于古代园林造景,以摹仿自然山水景色营造园林。发展至今,目前流行的盆栽,一个人用双手便可自由搬动,管理方便,可任意布罝于玄关、客厅、茶几、礼堂,十分受欢迎,极具观赏价值。许多家庭都会在自己的家中布置一些盆栽植物用于美化环境。为了美观与方便整理,一些家庭会在阳台上设置放置架用于放置盆栽,随着植物的成长常常需要对放置架进行调整,传统的放置架在调整时需要自行调整层架角度,操作不易,且容易导致层架间出现角度,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解决传统放置架调整不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盆栽放置架,包括底架,底架上设置有侧架,底架与侧架的连接处设置有侧架调节机构,侧架上安装有若干层架,侧架与层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层架调节机构,每个层架上都设置有若干种植盆,侧架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浇灌架,浇灌架上设置有若干喷头,喷头与浇灌机构连接,底架的右侧设置有水箱通过液管与浇灌机构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侧架调节机构由齿轮与固定踏板组成,底架上设置有突出的耳板结构,侧架的底部焊接有转轴,转轴与耳板铰链连接,转轴上安装有齿轮,底架上耳板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踏板,固定踏板上有突出的卡扣结构与齿轮齿牙结构啮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固定踏板突出底架的上表面3cm,底部设置有第一压力弹簧与底架结构接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层架调节机构由连杆、橡胶片与扭转把手组成,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层架,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另一端通过与扭转把手铰链连接固定在侧架的外侧,扭转把手与连杆偏心连接,连杆上套有第二压力弹簧,第二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侧架侧壁与层架的端面上,侧架侧壁与层架端面与第二压力弹簧接触位置的外围都设置有环形的橡橡胶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除最底部的层架,其他层架的底部两侧都设置有挂钩,种植盆都通过盆体顶部突出的外延部分承托放置于层架上,且层架间间距不一,呈顶部间距小底部间距大的趋势分布。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浇灌机构由胶囊、第三压力弹簧与顶珠组成,胶囊上设置有两个吸液腔,通过液管分别与喷头与水箱连接,两个吸液腔内都设置有第三压力弹簧与顶珠,与水箱连接的吸液腔内顶珠设置在吸液腔与液管连接的一端,与喷头连接的吸液腔内顶珠设置在吸液腔与胶囊内空间连接的一端。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侧架调节机构与层架调节机构,通过固定踏板与侧架底部齿轮的配合,可以轻易的实现侧架的角度调节与固定,调解室只需要脚踏踏板一手对侧架角度进行调节即可,无需弯腰操作,简单省力,层架通过扭转把手的偏心连接使得层架与侧架上设置的橡胶片贴合增大摩擦力固定安装角度,只需要转动扭转把手,压力弹簧将层架顶开,解除角度固定,层架在种植盆重力影响下会自动修正角度,保持水平,操作简单,角度精准。2.本技术设置有浇灌机构,通过胶囊从底部水箱吸液,最后从顶部喷头喷出,对所有盆栽进行浇灌,无需手持喷水水壶依次对盆栽进行浇灌,省时省力,浇灌范围大,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架调节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齿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浇灌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胶囊结构示意图。图1-6中:1-底架,2-侧架,3-侧架调节机构,301-耳板,302-转轴,303-齿轮,304-固定踏板,305-第一压力弹簧,4-层架,5-层架调节机构,501-连杆,502-橡胶片,503-第二压力弹簧,504-扭转把手,6-种植盆,7-挂钩,8-浇灌架,9-喷头,10-浇灌机构,1001-胶囊,1002-吸液腔,1003-第三压力弹簧,1004-顶珠,11-液管,12-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盆栽放置架,包括底架1,侧架2,侧架调节机构3,耳板301,转轴302,齿轮303,固定踏板304,第一压力弹簧305,层架4,层架调节机构5,连杆501,橡胶片502,第二压力弹簧503,扭转把手504,种植盆6,挂钩7,浇灌架8,喷头9,浇灌机构10,胶囊1001,吸液腔1002,第三压力弹簧1003,顶珠1004,液管11,水箱12,底架1上设置有侧架2,底架1与侧架2的连接处设置有侧架调节机构3,侧架2上安装有若干层架4,侧架2与层架4的连接处设置有层架调节机构5,每个层架4上都设置有若干种植盆6,侧架2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浇灌架8,浇灌架8上设置有若干喷头9,喷头9与浇灌机构10连接,底架1的右侧设置有水箱12通过液管11与浇灌机构10连接。其中:侧架调节机构3由齿轮303与固定踏板304组成,底架1上设置有突出的耳板301结构,侧架2的底部焊接有转轴302,转轴302与耳板301铰链连接,转轴302上安装有齿轮303,底架1上耳板30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踏板304,固定踏板304上有突出的卡扣结构与齿轮303齿牙结构啮合,通过固定踏板304与齿轮303结构的配合实现对侧架2角度的固定。其中:固定踏板304突出底架1的上表面3cm,底部设置有第一压力弹簧305与底架1结构接触,当固定踏板304被踩下时,限位结构会被带离齿轮303齿牙,实现侧架2角度的调节,同时第一压力弹簧305受力压缩,当松开固定踏板304后,第一压力弹簧305反弹会带动固定踏板304复位,再次对齿轮303进行锁定,固定侧架2角度。其中:层架调节机构5由连杆501、橡胶片502与扭转把手504组成,连杆501的一端活动连接层架4,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另一端通过与扭转把手504铰链连接固定在侧架2的外侧,扭转把手504与连杆501偏心连接,连杆501上套有第二压力弹簧503,第二压力弹簧503的两端分别抵在侧架2侧壁与层架4的端面上,侧架2侧壁与层架4端面与第二压力弹簧503接触位置的外围都设置有环形的橡橡胶片502,当扭转把手504压下时,连杆501会带动层架4移动,第二压力弹簧503受压收缩,层架4端面的橡胶片503与侧架2侧壁的橡胶片503接触,通过橡胶片503之间的摩擦力对层架4角度进行固定,当扭转把手504松开时,层架4被第二压力弹簧503顶开,层架4在层架4上放置的种植盆6的重量影响下,重心偏下,在重力影响下会自动调整到水平角度,完成角度的调整。其中:除最底部的层架4,其他层架4的底部两侧都设置有挂钩7,种植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盆栽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底架(1)上设置有侧架(2),底架(1)与侧架(2)的连接处设置有侧架调节机构(3),侧架(2)上安装有若干层架(4),侧架(2)与层架(4)的连接处设置有层架调节机构(5),每个层架(4)上都设置有若干种植盆(6),侧架(2)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浇灌架(8),浇灌架(8)上设置有若干喷头(9),喷头(9)与浇灌机构(10)连接,底架(1)的右侧设置有水箱(12)通过液管(11)与浇灌机构(1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栽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底架(1)上设置有侧架(2),底架(1)与侧架(2)的连接处设置有侧架调节机构(3),侧架(2)上安装有若干层架(4),侧架(2)与层架(4)的连接处设置有层架调节机构(5),每个层架(4)上都设置有若干种植盆(6),侧架(2)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浇灌架(8),浇灌架(8)上设置有若干喷头(9),喷头(9)与浇灌机构(10)连接,底架(1)的右侧设置有水箱(12)通过液管(11)与浇灌机构(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栽放置架,其特征在于:侧架调节机构(3)由齿轮(303)与固定踏板(304)组成,底架(1)上设置有突出的耳板(301)结构,侧架(2)的底部焊接有转轴(302),转轴(302)与耳板(301)铰链连接,转轴(302)上安装有齿轮(303),底架(1)上耳板(30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踏板(304),固定踏板(304)上有突出的卡扣结构与齿轮(303)齿牙结构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栽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固定踏板(304)突出底架(1)的上表面3cm,底部设置有第一压力弹簧(305)与底架(1)结构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栽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层架调节机构(5)由连杆(501)、橡胶片(502)与扭转把手(504)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慧娥,
申请(专利权)人:方慧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