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白芨用栽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494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白芨用栽培箱,涉及白芨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栽培箱本体,栽培箱本体的前侧壁铰接有翻盖,翻盖的前侧壁上方设有把手,栽培箱本体的内壁左右对称设有圆柱,圆筒与弹簧均套设在圆柱上,圆筒与栽培箱本体的内壁后侧通过弹簧连接,圆筒之间通过培养网格连接,培养网格的左右侧为长板,长板外侧设有齿条,齿条外侧均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半覆盖齿轮固定连接,半覆盖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培养网格的下方设有抽板,栽培箱本体的内壁对应设有导轨,抽板的左右两端设置在导轨内,抽板与栽培箱本体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养殖人员在白芨茎叶枯萎后对其进行收割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白芨用栽培箱
本技术涉及白芨栽培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白芨用栽培箱。
技术介绍
白芨为兰科植物白的干燥块茎,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白及》:“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及。”每年9~10月当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处理后晒干得到可入药的白芨,中医认为,白芨性味苦、涩、寒,质粘而涩,入肺、胃、肝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能。公开号为CN206274855U的一种白芨栽培箱,其包括上盖、壳体、槽盒和接水槽,该白芨栽培箱,设有单个的盒槽,移出种植比较方便,直接将幼苗和泥土一起移出种植,避免弄断白芨幼苗根茎,设有温度计,能够观察栽培箱中的温度,有效的避免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白芨幼苗死亡,设有海绵垫蓄水,避免需要多次浇水的麻烦,使之更好的服务于白芨种植培养行业,提高白芨种植的产量,促进栽培箱行业的不断发展。现有技术中主要针对的是白芨在养殖过程中的健康发育,没有针对白芨作为中药时,它的药用部分只有根部,根部块茎的大小决定着价值的多少,因此需要一款中药白芨用栽培箱,方便对白芨根部块茎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白芨用栽培箱,针对养殖养殖需要,便于养殖人员在白芨茎叶枯萎后对其进行收割处理。(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药白芨用栽培箱,包括栽培箱本体,所述栽培箱本体的前侧壁铰接有翻盖,所述翻盖的前侧壁上方设有把手,所述栽培箱本体的内壁左右对称设有圆柱,圆筒与弹簧均套设在所述圆柱上,所述圆筒与所述栽培箱本体的内壁后侧通过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圆筒之间通过培养网格连接,所述培养网格的左右侧为长板,所述长板外侧设有齿条,所述齿条外侧均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半覆盖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半覆盖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培养网格的下方设有抽板,所述栽培箱本体的内壁对应设有导轨,所述抽板的左右两端设置在所述导轨内,所述抽板与所述栽培箱本体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培养网格的格数大于等于12。优选地,所述栽培箱本体的内侧壁前后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之间通过刀座连接,所述刀座上设有刀片。优选地,所述刀座上设有所述把手。优选地,栽培箱本体的底部为斜坡,所述斜坡为前低后高。(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白芨用栽培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设有培养网格,通过形成网格将栽培区域进行划分,给予每株白芨一定的生长空间,有益于其根茎的生长。其次,同时将培养网格与培箱本体滑动连接,使得在养殖完成后,可在培养箱内直接进行冲洗去除培养土,而在网格内留下根茎,方便养殖人员实现养殖取根一体化。最后,设有弹簧和伺服电机,有益于在冲洗的过程中,培养网格能够持续晃动,提高清洗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附图中,各标号分别代表:1-培箱本体;2-翻盖;3-把手;4-刀座;5-圆筒;6-滑槽;7-圆柱;8-培养网格;9-齿条;10-半覆盖齿轮;11-伺服电机;12-抽板;1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中药白芨用栽培箱,包括栽培箱本体1,栽培箱本体1的前侧壁铰接有翻盖2,翻盖2的前侧壁上方设有把手3。使用时,可手握把手3将翻盖2向外打开,也可将翻盖2向内运动,靠在栽培箱本体1内的培养网格8上。如图1所示,栽培箱本体1的内壁左右对称设有圆柱7。如图3所示,圆筒5与弹簧13均套设在圆柱7上,圆筒5与栽培箱本体1的内壁后侧通过弹簧13连接。如图2所示,圆筒5之间通过培养网格8连接,培养网格8的格数大于等于12,培养网格8的左右侧为长板,长板外侧设有齿条9,齿条9外侧均设有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与半覆盖齿轮10固定连接,半覆盖齿轮10与齿条9相啮合。使用时,可将培养网格8两侧的伺服电机11打开,由于半覆盖齿轮10与齿条9相啮合,伺服电机11的转动将带动半覆盖齿轮10的相应转动,从而通过齿条9将培养网格8沿着圆柱7向后运动,此时弹簧13被压缩,当半覆盖齿轮10运动到未覆盖齿轮的部分时,弹簧13给予培养网格8向前的力,由此实现培养网格8的前后运动。如图2所示,培养网格8的下方设有抽板12,栽培箱本体1的内壁对应设有导轨,抽板12的左右两端设置在导轨内,抽板12与栽培箱本体1转动连接。使用时,可将抽板12完全设置在导轨内,可做为培养网格8的底座,支撑培养网格8内的培养土,给白芨提供生长环境。如图1所示,栽培箱本体1的内侧壁前后对称设有滑槽6,滑槽6之间通过刀座4连接,刀座4上设有刀片,刀座4上设有把手3。使用时,当白芨成长完后,根茎完全成熟后,可手握把手3,将刀座4由栽培箱本体1的上方划过,同时实现对白芨培养土上方茎叶的切割。栽培箱本体1的底部为斜坡,斜坡为前低后高。使用时,可先将翻盖2打开,再将抽板12抽出,使用蓬头对培养网格8内的培养土进行持续冲刷,直至培养土完全被冲散,沿着栽培箱本体1的底部斜坡流出,此时根茎将无法穿过培养网格8而留在培养网格8内,实现根茎的收集。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首先,将培养土与白芨苗放置在培养网格8内,待白芨生长成熟后,可手握把手3,将刀座4沿着滑槽6移动,对白芨的上方茎叶进行切割。随后,将翻盖2打开,抽板12抽去,使用水枪对培养网格8内的培养土进行冲洗,使其冲散后由培养网格8流出,待培养土完全冲洗干净后,白芨根茎由于体积较大无法穿过培养网格8而留在培养网格8内,实现对白芨根茎的收集。将培养网格8内的白芨根茎收集完毕后,放回抽板12,盖上翻盖2,进行下一轮白芨的栽培。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白芨用栽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箱本体(1),所述栽培箱本体(1)的前侧壁铰接有翻盖(2),所述翻盖(2)的前侧壁上方设有把手(3),所述栽培箱本体(1)的内壁左右对称设有圆柱(7),圆筒(5)与弹簧(13)均套设在所述圆柱(7)上,所述圆筒(5)与所述栽培箱本体(1)的内壁后侧通过所述弹簧(13)连接,所述圆筒(5)之间通过培养网格(8)连接,所述培养网格(8)的左右侧为长板,所述长板外侧设有齿条(9),所述齿条(9)外侧均设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与半覆盖齿轮(10)固定连接,所述半覆盖齿轮(10)与所述齿条(9)相啮合,所述培养网格(8)的下方设有抽板(12),所述栽培箱本体(1)的内壁对应设有导轨,所述抽板(12)的左右两端设置在所述导轨内,所述抽板(12)与所述栽培箱本体(1)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白芨用栽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箱本体(1),所述栽培箱本体(1)的前侧壁铰接有翻盖(2),所述翻盖(2)的前侧壁上方设有把手(3),所述栽培箱本体(1)的内壁左右对称设有圆柱(7),圆筒(5)与弹簧(13)均套设在所述圆柱(7)上,所述圆筒(5)与所述栽培箱本体(1)的内壁后侧通过所述弹簧(13)连接,所述圆筒(5)之间通过培养网格(8)连接,所述培养网格(8)的左右侧为长板,所述长板外侧设有齿条(9),所述齿条(9)外侧均设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与半覆盖齿轮(10)固定连接,所述半覆盖齿轮(10)与所述齿条(9)相啮合,所述培养网格(8)的下方设有抽板(12),所述栽培箱本体(1)的内壁对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辉张鼎丁杨巍嵘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扬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