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铁线莲试管苗的移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47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铁线莲试管苗的移栽装置,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一种用于铁线莲试管苗的移栽装置,包括匚型板,所述匚型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管,且匚型板的内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皆与通管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底部之间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通管的外侧皆套设有套环,且套环之间皆安装有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匚型板内部多组滑动安装的通管的设置,能够对铁线莲苗圃之间的移栽的距离进行调节,确保了苗圃之间距离的均衡,便于苗圃的生长,通管底部锥形翘片的设置,利用两组锥形翘片的闭合,方便装置深入到土壤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铁线莲试管苗的移栽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栽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铁线莲试管苗的移栽装置,属于农业种植

技术介绍
铁线莲作为一种中草药,因其极具药用价值被广泛的种植,而在铁线莲的培育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移栽,传统的移栽方式过程中,需要先对土壤进行打孔,然后丢苗,在进行填埋,打孔过程中不仅费时费力,且孔洞之间的间隙容易控制不均匀,影响生产,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铁线莲试管苗的移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铁线莲试管苗的移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土壤开槽不便,且移栽距离调节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技术方案达到:一种用于铁线莲试管苗的移栽装置,包括匚型板,所述匚型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管,且匚型板的内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皆与通管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底部之间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通管的外侧皆套设有套环,且套环之间皆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套环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顶部皆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通管的底部皆对称铰接有锥型翘片,且锥型翘片的外侧皆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部皆与套环固定连接,所述匚型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把,且握把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握把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底部皆与传动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滑块的底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安装有卡块,所述滑槽的内底部均匀开设有与复位弹簧相配合的卡槽。优选的:所述通管设置有四组,且相邻通管之间的距离相同。优选的:所述握把的外侧固定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侧开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匚型板的顶部设置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锥型翘片的外侧皆涂覆有防锈涂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铁线莲试管苗的移栽装置,通过匚型板内部多组滑动安装的通管的设置,能够对铁线莲苗圃之间的移栽的距离进行调节,确保了苗圃之间距离的均衡,便于苗圃的生长,通管底部锥形翘片的设置,利用两组锥形翘片的闭合,方便装置深入到土壤的内部,且通过锥形翘片上的连杆,配合套环、第一弹簧、传动杆、第二弹簧进行使用,能够方便对土壤进行撑开,方便将试管苗移栽至土壤的内部,节省了人工劳动力,无需人工进行开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匚型板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匚型板,2-通管,3-滑槽,4-滑块,5-套环,6-伸缩杆,7-第一弹簧,8-锥型翘片,9-连杆,10-握把,11-传动杆,12-第二弹簧,13-安装槽,14-复位弹簧,15-卡块,16-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
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铁线莲试管苗的移栽装置,包括匚型板1,匚型板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管2,且匚型板1的内侧对称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滑块4,滑块4皆与通管2固定连接,滑块4与滑槽3的底部之间安装有限位机构,通管2的外侧皆套设有套环5,且套环5之间皆安装有伸缩杆6,套环5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弹簧7,且第一弹簧7的顶部皆与滑块4固定连接,通管2的底部皆对称铰接有锥型翘片8,且锥型翘片8的外侧皆铰接有连杆9,连杆9的顶部皆与套环5固定连接,匚型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把10,且握把10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杆11,传动杆11的一端与伸缩杆6固定连接,握把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2,且第二弹簧12的底部皆与传动杆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限位机构包括安装槽13,安装槽13位于滑块4的底部,安装槽13的内部安装有弹簧14,弹簧14的底部安装有卡块15,滑槽3的内底部均匀开设有与弹簧14相配合的卡槽16,利用通管2的移动,带动滑块4在滑槽3的内部进行滑动,并通过复位弹簧14推动卡块15伸入到卡槽16的内部进行限位,继而控制通管2的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管2设置有四组,且相邻通管2之间的距离相同,便于对多组试管苗同时进行移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握把10的外侧固定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侧开设有防滑纹,提高了手握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匚型板1的顶部设置有刻度线,便于精确地控制通管2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锥型翘片8的外侧皆涂覆有防锈涂层,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避免生锈。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铁线莲试管苗的移栽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步骤1:拖动通管2在匚型板1的内部进行移动,通管2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滑块4在滑槽3的内部滑动,并利用滑块4与滑槽3底部的限位机构对通管2进行限位,继而控制通管2之间的距离,对幼苗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控;步骤2:滑块4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复位弹簧14始终对卡块15进行推动,因此滑块4在不移动的过程中复位弹簧14推动卡块15伸入到卡槽16的内部对滑块4进行限位,继而对通管2的位置进行移动;步骤3:通管2的位置调节完成之后,手持握把10将锥形翘片8压入到土壤的内部,然后将试管苗放入到通管2内,按压传动杆11,将套环5抬起,锥形翘片8张开,试管苗底部与土壤接触,然后将装置提起拿出;步骤4:松开对传动杆11的按压作用,第二弹簧12对传动杆11进行复位,装置整体复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铁线莲试管苗的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匚型板(1),所述匚型板(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管(2),且匚型板(1)的内侧对称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皆与通管(2)固定连接,所述滑块(4)与滑槽(3)的底部之间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通管(2)的外侧皆套设有套环(5),且套环(5)之间皆安装有伸缩杆(6),所述套环(5)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弹簧(7),且第一弹簧(7)的顶部皆与滑块(4)固定连接,所述通管(2)的底部皆对称铰接有锥型翘片(8),且锥型翘片(8)的外侧皆铰接有连杆(9),所述连杆(9)的顶部皆与套环(5)固定连接,所述匚型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把(10),且握把(10)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杆(11),所述传动杆(11)的一端与伸缩杆(6)固定连接,所述握把(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2),且第二弹簧(12)的底部皆与传动杆(1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铁线莲试管苗的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匚型板(1),所述匚型板(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管(2),且匚型板(1)的内侧对称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皆与通管(2)固定连接,所述滑块(4)与滑槽(3)的底部之间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通管(2)的外侧皆套设有套环(5),且套环(5)之间皆安装有伸缩杆(6),所述套环(5)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弹簧(7),且第一弹簧(7)的顶部皆与滑块(4)固定连接,所述通管(2)的底部皆对称铰接有锥型翘片(8),且锥型翘片(8)的外侧皆铰接有连杆(9),所述连杆(9)的顶部皆与套环(5)固定连接,所述匚型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把(10),且握把(10)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杆(11),所述传动杆(11)的一端与伸缩杆(6)固定连接,所述握把(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2),且第二弹簧(12)的底部皆与传动杆(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相涛胡重九陈芳芳王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木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