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元件、电化学模块、电化学装置和能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440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6
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发电效率的电化学元件。电化学元件具有在内部具有内部流路的导电性的板状支撑体,板状支撑体具有:气体通流容许部P2,其能够在构成该板状支撑体的金属支撑体32的至少一部分横跨作为该板状支撑体的内侧的内部流路与外侧而透过气体,以及电化学反应部43,其在被覆气体通流容许部P2的全部或一部分的状态下以记载顺序至少具有膜状的电极层44、膜状的电解质层46和膜状的对电极层48;板状支撑体在内部流路内形成多个流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化学元件、电化学模块、电化学装置和能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元件、电化学模块、电化学装置和能源系统。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元件,其具有:具有内部空间的长条的筒状支撑体、以及在筒状支撑体的一表面侧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进行发电的电化学反应部。筒状支撑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与流通包含氢的重整气体的气体歧管连接,向筒状支撑体的内部空间流通重整气体。重整气体在筒状支撑体的内部空间中从长度方向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流动。另外,筒状支撑体中设置有从内部空间通至电化学反应部的贯穿孔。所以,重整气体经由贯穿孔而从筒状支撑体的内部空间流通至电化学反应部。电化学反应部从面向筒状支撑体一侧起依次层叠有电极层、电解质层和对电极层,重整气体流通至电极层。另一方面,空气从鼓风机流通至对电极层。由此,电化学反应部使重整气体和空气发生电化学反应而进行发电。这样的专利文献1的电化学元件由于电化学反应部被筒状支撑体所支撑,因而能够提高电化学元件整体的机械强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5029号公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化学元件,其具有导电性的板状支撑体,该板状支撑体在内部具有内部流路;/n所述板状支撑体具有:气体通流容许部,其能够在该板状支撑体的至少一部分横跨作为该板状支撑体的内侧的所述内部流路与外侧而透过气体;以及电化学反应部,其在被覆所述气体通流容许部的全部或一部分的状态下以记载顺序至少具有膜状的电极层、膜状的电解质层和膜状的对电极层;/n所述板状支撑体在所述内部流路内形成多个流路。/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703451.电化学元件,其具有导电性的板状支撑体,该板状支撑体在内部具有内部流路;
所述板状支撑体具有:气体通流容许部,其能够在该板状支撑体的至少一部分横跨作为该板状支撑体的内侧的所述内部流路与外侧而透过气体;以及电化学反应部,其在被覆所述气体通流容许部的全部或一部分的状态下以记载顺序至少具有膜状的电极层、膜状的电解质层和膜状的对电极层;
所述板状支撑体在所述内部流路内形成多个流路。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元件,其中,所述板状支撑体包含第一板状体与第二板状体,该第二板状体至少在所述内部流路中形成多个流路。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化学元件,所述板状支撑体具有:
形成所述内部流路的内部流路形成体,和
容纳于所述内部流路、形成所述多个流路的多流路形成体;。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元件,其中,所述板状支撑体的至少一部分以形成波状的方式构成。


5.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元件,其中,所述多流路形成体的至少一部分以形成波状的方式构成。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元件,其中,所述板状支撑体至少由第一板状体和第二板状体形成,
通过所述第一板状体与所述第二板状体接触的接触部、以及所述第一板状体不与所述第二板状体接触的非接触部,在所述内部流路内形成有所述多个流路。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元件,其中,所述板状支撑体形成为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板状,
所述多个流路沿所述长度方向而延伸。


8.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元件,其中,所述气体通流容许部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久男越后满秋
申请(专利权)人: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