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结构、燃料电池堆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结构、燃料电池堆和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在电化学电池、特别是燃料电池等部件中,堆叠有多个燃料电池单体(例如电池单体),现有的多个燃料电池单体的堆叠厚度较大,影响了多个燃料电池单体的整体堆叠厚度,增大了整体体积和安装空间。以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种燃料电池结构100a为例,如图4所示,燃料电池结构100a的每个电池单体10a包括氢气侧极板(即阳极极板2a)、膜电极扩散层组件3a、空气侧极板(即阴极极板1a),氢气侧极板2a与膜电极扩散层组件3a之间形成氢气流动区(即阳极介质流动区211a),空气侧极板1a与膜电极扩散层组件3a之间形成空气流动区(即阴极介质流动区111a)。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10a中,一个电池单体10a的氢气流动区211a的底壁与另一个电池单体10a的空气流动区111a的底壁一一对应且邻接贴合,相邻的两个氢气流动区211a之间的内凹区域与相邻的两个空气流动区111a之间的内凹区域共同形成冷却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燃料电池结构具有反应流道区,每个所述电池单体在所述反应流道区内均包括:阴极极板、阳极极板和膜电极扩散层组件,每个所述电池单体中,所述膜电极扩散层组件夹设在所述阴极极板和所述阳极极板之间,所述阴极极板与所述膜电极扩散层组件之间形成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形成阴极介质流动区,所述阴极极板在每个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二凹槽,所述阳极极板与所述膜电极扩散层组件之间形成多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形成阳极介质流动区;/n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与相邻的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阳极极板贴合,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与相邻的所述电池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燃料电池结构具有反应流道区,每个所述电池单体在所述反应流道区内均包括:阴极极板、阳极极板和膜电极扩散层组件,每个所述电池单体中,所述膜电极扩散层组件夹设在所述阴极极板和所述阳极极板之间,所述阴极极板与所述膜电极扩散层组件之间形成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形成阴极介质流动区,所述阴极极板在每个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二凹槽,所述阳极极板与所述膜电极扩散层组件之间形成多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形成阳极介质流动区;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与相邻的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阳极极板贴合,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与相邻的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三凹槽的底壁贴合,且所述阴极极板与相邻的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阳极极板之间形成冷却液流动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极板在每个所述第三凹槽的两侧分别形成第四凹槽,每个所述第一凹槽分别位于一个所述第四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与所述第四凹槽的底壁贴合,每个所述第三凹槽分别位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第三凹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对应的所述第四凹槽之间、以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珂,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