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优泊公司专利>正文

驻极体化片材和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36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清洗后的带电性降低以及片材彼此的剥离少,且耐水性优异的驻极体化片材和过滤器。驻极体化片材具有:芯层(A),其为至少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多孔膜;表面层(X),其设置于上述芯层(A)的一侧;以及背面层(Y),其设置于上述芯层(A)的另一侧,上述表面层(X)和背面层(Y)的最外表面带电,上述驻极体化片材的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1~2.5g·m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驻极体化片材和过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驻极体化片材和过滤器。
技术介绍
以往,在捕集空气中的灰尘、尘埃等异物的过滤器中,已知使用驻极体化片材的过滤器。例如,公开了一种将反复弯折的驻极体化片材和平板状的驻极体化片材交替层叠而成的过滤器,其流路截面率处于特定范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上述驻极体化片材,提出了由通过带电处理蓄积电荷的聚丙烯等树脂构成的无纺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另外,由于内部具有空孔的静电吸附膜也具有容易保持电荷的结构,因此可作为利用静电力吸附灰尘等的驻极体化片材使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9802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1835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0235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驻极体化片材通常通过驻极体化而在片材内部产生极化,电子和空孔移动到表面,从而产生静电力。因此,当清洗因使用而变脏的过滤器时,有时因水等清洗液而使表面的电荷消失,集尘效果降低。与此相对,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驻极体化片材通过在表面固定具有耐水性的膜,实现耐水性的提高。但是,由于必须进一步设置表面保护用膜,因此导致过滤器的成本增加。另外,过滤器利用糊等粘接剂将层叠的各驻极体化片材之间粘接。因此,在清洗时,也存在因清洗液而使粘接剂剥离,过滤器结构破坏的情况。另外,因大量的粘接剂具有的极性基团的影响,也存在带电性降低的趋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清洗后的带电性降低以及片材彼此的剥离少,且耐水性优异的驻极体化片材和过滤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多孔膜的两面设置比较厚的树脂层,且在上述树脂层的至少一侧的最外表面设置熔点处于特定范围的热封层(B),可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如以下所示。(1)一种驻极体化片材,其特征在于,具有:芯层(A),其为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多孔膜;表面层(X),其设置在上述芯层(A)的一侧;以及背面层(Y),其设置在上述芯层(A)的另一侧,上述表面层(X)和背面层(Y)的最外表面带电,上述驻极体化片材的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1~2.5g·mm/m2·24hr,上述芯层(A)的空孔的纵横比为5~50,且空孔的平均高度为2.5~15μm,上述表面层(X)和背面层(Y)的厚度分别为5~200μm,上述表面层(X)含有包含上述最外表面的热封层(B),上述热封层(B)的熔点为50~140℃。(2)根据(1)记载的驻极体化片材,其特征在于,上述芯层(A)的空孔界面数为50~1000个/mm。(3)根据(1)或(2)记载的驻极体化片材,其特征在于,上述芯层(A)含有的热塑性树脂为聚烯烃系树脂。(4)根据(1)~(3)中任一项记载的驻极体化片材,其特征在于,上述热封层(B)为含有低密度聚乙烯的树脂膜。(5)根据(1)~(4)中任一项记载的驻极体化片材,其特征在于,上述芯层(A)含有0.07~10质量%的金属皂。(6)根据(1)~(5)中任一项记载的驻极体化片材,其特征在于,上述驻极体化片材为至少在单轴方向拉伸的膜。(7)根据(1)~(6)中任一项记载的驻极体化片材,其特征在于,上述芯层(A)含有选自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1~30μm。(8)一种设置有空气流路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器具有接合部,上述接合部是将波板状驻极体化片材与平板状驻极体化片材交替层叠,并将上述层叠的各驻极体化片材互相热熔接而成的,上述波板状驻极体化片材与平板状驻极体化片材分别为(1)~(7)中任一项记载的驻极体化片材。(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清洗后的带电性降低以及片材彼此的剥离少,且耐水性优异的驻极体化片材和过滤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驻极体化片材的构成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驻极体化片材的构成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驻极体化装置的示例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立体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波纹加工装置的示例的图。图6是表示加工前的沟纹用层叠片材的图。图7是表示加工成波板状的沟纹用层叠片材的图。图8是表示层叠在加工成波板状的沟纹用层叠片材上的平板状衬垫用层叠片材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驻极体化片材和过滤器进行详细说明,以下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例(代表例),并不限定于这些内容。在以下说明中,“(甲基)丙烯酸”的记载表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这两者。另外,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范围。(驻极体化片材)本专利技术的驻极体化片材具有:芯层(A),其是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多孔膜;表面层(X),其设置于芯层(A)的一侧;以及背面层(Y),其设置在芯层(A)的另一侧。表面层(X)和背面层(Y)的最外表面带电,表面层(X)具有包含该最外表层的热封层(B)。应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驻极体化片材的背面层(Y)也可具有包含该最外表层的热封层(B)。本专利技术的驻极体化片材的表面层(X)和背面层(Y)覆盖芯层(A)的表面,因此即使在表面附着有清洗液,也不易发生电荷从芯层(A)的表面向驻极体化片材的外部的移动。因此,可抑制清洗后的带电性的降低。另外,可利用构成表面层(X)的最外表层的热封层(B)将驻极体化片材彼此热熔接而接合。由于可将片材彼此牢固地接合,并且对清洗液的耐久性也优异,因此清洗后的片材彼此的剥离少。如此,使用耐水性优异的本专利技术的驻极体化片材的过滤器在被污染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清洗而再利用。本专利技术的驻极体化片材的表面层(X)可以是由热封层(B)构成的单层,也可以是在最外表层具有热封层(B),在芯层(A)与热封层(B)之间具有中间层(C)的多层,即包含中间层(C)和热封层(B)的表面层(X)。在后者的情况下,通过中间层(C)增加表面层(X)的厚度,可减少来自芯层(A)的电荷的移动。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驻极体化片材11的构成。如图1所示,驻极体化片材11具有芯层2、热封层3和背面层4。热封层3层叠于芯层2的一侧的面,背面层4层叠于芯层2的另一侧的面。在驻极体化片材11的例子中,表面层(X)由热封层(B)构成。图2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驻极体化片材12的构成。如图2所示,驻极体化片材12具有芯层2和分别层叠于芯层2的两面的表面层4a和背面层4。表面层4a具有热封层3作为芯层2的一侧的面上的最外表层,芯层2与热封层3之间具有中间层5。在驻极体化片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驻极体化片材,其特征在于,具有:/n芯层(A),其为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多孔膜;/n表面层(X),其设置在所述芯层(A)的一侧;以及/n背面层(Y),其设置在所述芯层(A)的另一侧,/n所述表面层(X)和背面层(Y)的最外表面带电,/n所述驻极体化片材的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1~2.5g·m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68731;20180731 JP 2018-1435121.一种驻极体化片材,其特征在于,具有:
芯层(A),其为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多孔膜;
表面层(X),其设置在所述芯层(A)的一侧;以及
背面层(Y),其设置在所述芯层(A)的另一侧,
所述表面层(X)和背面层(Y)的最外表面带电,
所述驻极体化片材的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1~2.5g·mm/m2·24hr,
所述芯层(A)的空孔的纵横比为5~50,且空孔的平均高度为2.5~15μm,
所述表面层(X)和背面层(Y)的厚度分别为5~200μm,
所述表面层(X)包含热封层(B),所述热封层(B)包含所述最外表面,
所述热封层(B)的熔点为50~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极体化片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层(A)的空孔界面数为50~1000个/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驻极体化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俣祐太郎小池弘饭田诚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优泊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