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293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摄像头模块,包括:线筒;位于所述线筒的外部的壳体;耦合到所述线筒和所述壳体的弹性件;在所述壳体上表面处内凹地形成的异物排出通道;以及在所述壳体处形成的开口,用于将所述异物排出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壳体内部敞开,其中,所述异物排出通道在垂直方向上与和所述壳体耦合的所述弹性件的至少一部分交叠,从而可以容易地清洗在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异物以减少在组装后的自动聚焦倾斜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头模块本案是分案申请,其母案为于2015年12月24日提交的专利技术名称为“摄像头模块”、申请号为201510990183.0的申请。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和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教示,本专利技术大体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是现有技术。一般地,配备有AF(自动聚焦)功能的摄像头模块在其中包括用于提供自动聚焦功能的磁体和线圈。当有电力供应给线圈时,配有该线圈的线筒(bobbin)会响应于与磁体的磁力的相互作用而相对于配有磁体的壳体沿光轴方向移动,从而提供自动聚焦功能。因此,需要线筒以可移动的方式固定到壳体。为此,该线筒和该壳体可以通过弹性件耦合。同时,当线筒和壳体通过弹性件耦合时,如果在完成组装时有异物诸如线头、尘土和金属屑等插入在壳体与弹性件之间,这些异物然后会接触该弹性件,从而导致由被归类为自动聚焦倾斜缺陷引起的工艺缺陷率的增加。此外,即使在组装完成之前进行对异物的清洗工艺,混有异物的清洁剂仍有可能由于陷在弹性件与壳体之间而残留下来,从而可能因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n第一动子,所述第一动子包括线筒以及设置在所述线筒上的第一线圈;/n第二动子,所述第二动子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且面对所述第一线圈的磁体;以及/n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线筒,/n其中,所述线筒包括形成在所述线筒的侧表面上的止挡器,/n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比所述第一线圈更向外突出,/n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子的上方,并且在光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动子重叠,/n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包括形成在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的下表面上的凹槽,并且/n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的所述凹槽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光轴的方向上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24 KR 10-2014-0188422;20150106 KR 10-2015-00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动子,所述第一动子包括线筒以及设置在所述线筒上的第一线圈;
第二动子,所述第二动子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且面对所述第一线圈的磁体;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线筒,
其中,所述线筒包括形成在所述线筒的侧表面上的止挡器,
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比所述第一线圈更向外突出,
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子的上方,并且在光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动子重叠,
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包括形成在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的下表面上的凹槽,并且
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的所述凹槽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光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动子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的所述凹槽被配置成减小所述止挡器与所述第二动子之间的接触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线筒包括形成在所述线筒的所述侧表面上的线圈容纳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的所述线圈容纳凹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止挡器从所述线筒的所述侧表面突出,并且
其中,所述线圈容纳凹槽从所述线筒的所述侧表面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被设置在比所述线筒的所述线圈容纳凹槽的位置更上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的所述凹槽向外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当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的所述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动子接触时,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的所述凹槽的底表面与所述第二动子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方,
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被配置成限制所述线筒在朝向所述基座的方向上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面对所述磁体并且设置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
OIS弹簧,所述OIS弹簧可移动地支承所述第二动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止挡器的末端与所述壳体的凹槽的内壁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被配置成与所述壳体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包括四个止挡器,并且
其中,所述四个止挡器相对于所述光轴彼此对称。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线筒的所述止挡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线筒的第一侧表面上的第一止挡器,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内部侧表面,所述第一内部侧表面面对所述线筒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并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角部与所述壳体的第二角部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止挡器相比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角部更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角部。


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在弘李熙世韩珍石吕寅在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