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接超柔螺纹电缆多重防水互调稳定的射频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199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9
配接超柔螺纹电缆多重防水互调稳定的射频连接器,包括所述连接器后端部件包括轴套、密封衬套、后线夹以及后螺套;所述后螺套的前端外壁套装有连接器前端部件,所述后螺套的内部沿轴向依次设有轴套、密封衬套以及后线夹;所述后线夹的后端部分延伸嵌入于所述电缆外护套、所述后螺套之间,所述后螺套用以挤压所述后线夹,所述后线夹与所述后螺套之间、所述后螺套与所述电缆外护套之间均嵌入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所述后线夹用以实现多重防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部件简单,可以快速地安装与拆卸;前端整体,壳体之间以及连接电缆端均可以现实防水,具备多重防水密封优点;对螺纹电缆内导体,外导体和外护套具有多个支撑点从而满足互调稳定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接超柔螺纹电缆多重防水互调稳定的射频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射频连接器
,特别涉及配接超柔螺纹电缆多重防水互调稳定的射频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事业有快速发展,使用场景不同,特别是在野外,天气状况复杂,电缆组件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的防水非常重要;为此对低交调、高功率,低损耗及高可靠性的天馈电缆的需求量很大,特别在人群相对密度小的地方,覆盖范围广的大功率基站,天馈组件的使用很大。目前,天馈系统的连接在野外进行操作,环境恶略,操作难度大;现有配接超柔电缆的连接器,其结构设计通常两点支撑结构,装接电缆后,互调相对稳定性比较差;而且,现有此类产品分为三部分:前壳体部分、后壳体、密封圈;在装接电缆过程中,需要先将密封圈套在剥好线的电缆上,然后再将后壳体拧在电缆上、最后将前壳体部分拧在后壳体上。上述装接过程容易出现了装接风险,密封圈拧不到位容易出现漏水,对电缆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目前还有连接器采用对电缆内导体,外导体和电缆外护套三点支撑的结构来提高互调的稳定性,支撑件内螺纹与电缆外导体的螺旋相配合形成对电缆外导体固定支撑,该结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电缆实际加工完成后螺纹形状,实际电缆加工完成后有时候会存在波峰处被挤扁形成一个或多个过渡平台,由于支撑件内螺纹与电缆外导体的螺旋采用是刚性的挤压配合,这种情况下对电缆外导体支撑并不稳定,会存在一定的晃动。其次对电缆外护套的支撑采用C型卡圈内孔表面设计成凸起和凹槽来进行支撑固定,一旦用扭矩打紧,该C型卡圈内孔表面设计成凸起和凹槽会与电缆形成刚性挤压,凸起和凹槽会陷进电缆内,电缆的拆卸会相对困难。同时这样的结构对电缆端的防水仅仅是对电缆外护套进行密封,密封单一,不能做到完全的防水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配接超柔螺纹电缆多重防水互调稳定的射频连接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配接超柔螺纹电缆多重防水互调稳定的射频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前端部件;所述连接器前端部件的后端密封套接有连接器后端部件,所述连接器后端部件包括轴套、密封衬套、后线夹以及后螺套;所述后螺套的前端外壁套装有连接器前端部件,所述后螺套的内部沿轴向依次设有轴套、密封衬套以及后线夹;所述轴套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用以装配装配连接波纹电缆的电缆外导体;所述密封衬套嵌入于所述轴套的内部后端,所述密封衬套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电缆外导体匹配的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的截面均为U型的,所述第二螺旋槽与所述第一螺旋槽沿轴向方向连续分布,所述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用以实现波纹电缆与所述连接器后端部件刚性接触和柔性挤压;所述密封衬套用以提高所述电缆外导体与所述轴套的连接密封性和强度;所述电缆外导体置于电缆外护套的内部,所述后螺套的后端内壁贴合于电缆外护套的外壁,所述后线夹安装于所述后螺套与所述密封衬套之间,所述后线夹的前端部分延伸嵌入于所述密封衬套、所述轴套之间,所述后线夹的后端部分延伸嵌入于所述电缆外护套、所述后螺套之间,所述后螺套用以挤压所述后线夹,所述后线夹与所述后螺套之间、所述后螺套与所述电缆外护套之间均嵌入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所述后线夹用以实现多重防水。进一步的,所述后线夹的后端部分为夹持套,所述夹持套为劈槽结构,所述夹持套的内壁沿轴向分布有多个连续的圆弧凸点,所述圆弧凸点用以使得所述后线夹与所述电缆外护套之间可靠的刚性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后线夹的外壁设有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的外壁套装有环状的第五密封圈,所述第五密封圈嵌入于所述后线夹与所述后螺套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后螺套的内壁沿轴向依次为密封面、挤压座;所述挤压座整体向内凸起,所述挤压座由前向后倾斜向内分布,所述挤压座贴合置于所述夹持套的外壁,所述挤压座用以向内挤压所述夹持套,所述支撑凸台抵触于所述密封面上,所述第五密封圈贴合于所述密封面上,所述支撑凸台的前侧面抵触于所述轴套的后端面,所述支撑凸台的后端面抵触于所述挤压座的台阶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后线夹的内壁设有的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伸入于所述密封衬套的后端面、所述电缆外护套的前端面之间,所述定位台阶用以止挡所述电缆外护套。进一步的,所述后螺套的前端外壁开设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的内部嵌入有第四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嵌入于所述连接器前端部件、所述后螺套交接面处;所述后螺套的后端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嵌入有第六密封圈,所述第六密封圈嵌入于所述后螺套与所述电缆外护套交接面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前端部件包括六角螺套,所述六角螺套的内部固定有连接器外导体,所述六角螺套与所述连接器外导体的交接面嵌入有卡圈,所述连接器外导体的后端套装于所述后螺套的前端外壁,所述连接器外导体的内部中线处安装有连接器内导体,所述连接器内导体的后端内部用以插装波纹电缆的电缆内导体,所述连接器内导体与所述连接器外导体之间安装有多个绝缘套环,所述绝缘套环与所述连接器内导体的交接面处嵌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绝缘套环与所述连接器外导体的交界面处嵌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连接器外导体的前端外壁套设有第三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连接器具备前端整体防水密封,防水密封处包括:连接器内导体与绝缘套环之间,绝缘套环与连接器外导体之间以及界面端的防水密封,同时还具备壳体之间的防水密封,连接器后端部件对电缆外导体和电缆外护套的多重防水密封。同时对电缆外护套支撑部分采用多个圆弧凸点实现支撑,这种结构不仅实现对电缆的多点支撑,也避免了电缆难以拆卸的情况,满足拆卸方便的同时大大地提高产品的互调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射频连接器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射频连接器与波纹电缆连接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前端部件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后端部件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轴套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后线夹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后螺套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连接器前端部件;11、六角螺套;12、第一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14、第三密封圈;15、绝缘套环;16、卡圈;17、连接器内导体;18、连接器外导体;2、连接器后端部件;21、轴套;211、第一螺旋槽;22、密封衬套;221、第二螺旋槽;23、第四密封圈;24、第五密封圈;25、后线夹;251、支撑凸台;2511、第一环形槽;252、定位台阶;253、夹持套;2531、圆弧凸点;26、后螺套;261、圆弧槽;262、密封面;263、挤压座;264、第二环形槽;27、第六密封圈;3、波纹电缆;31、电缆内导体;32、电缆绝缘体;33、电缆外导体;34、电缆外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配接超柔螺纹电缆多重防水互调稳定的射频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前端部件1;所述连接器前端部件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配接超柔螺纹电缆多重防水互调稳定的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前端部件(1);所述连接器前端部件(1)的后端密封套接有连接器后端部件(2),所述连接器后端部件(2)包括轴套(21)、密封衬套(22)、后线夹(25)以及后螺套(26);/n所述后螺套(26)的前端外壁套装有连接器前端部件(1),所述后螺套(26)的内部沿轴向依次设有轴套(21)、密封衬套(22)以及后线夹(25);所述轴套(21)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螺旋槽(211),所述第一螺旋槽(211)用以装配装配连接波纹电缆(3)的电缆外导体(33);所述密封衬套(22)嵌入于所述轴套(21)的内部后端,所述密封衬套(22)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电缆外导体(33)匹配的第二螺旋槽(221),所述第一螺旋槽(211)、第二螺旋槽(221)的截面均为U型的,所述第二螺旋槽(221)与所述第一螺旋槽(211)沿轴向方向连续分布,所述第一螺旋槽(211)、第二螺旋槽(221)用以实现波纹电缆(3)与所述连接器后端部件(2)刚性接触和柔性挤压;所述密封衬套(22)用以提高所述电缆外导体(33)与所述轴套(21)的连接密封性和强度;/n所述电缆外导体(33)置于电缆外护套(34)的内部,所述后螺套(26)的后端内壁贴合于电缆外护套(34)的外壁,所述后线夹(25)安装于所述后螺套(26)与所述密封衬套(22)之间,所述后线夹(25)的前端部分延伸嵌入于所述密封衬套(22)、所述轴套(21)之间,所述后线夹(25)的后端部分延伸嵌入于所述电缆外护套(34)、所述后螺套(26)之间,所述后螺套(26)用以挤压所述后线夹(25),所述后线夹(25)与所述后螺套(26)之间、所述后螺套(26)与所述电缆外护套(34)之间均嵌入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所述后线夹(25)用以实现多重防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配接超柔螺纹电缆多重防水互调稳定的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前端部件(1);所述连接器前端部件(1)的后端密封套接有连接器后端部件(2),所述连接器后端部件(2)包括轴套(21)、密封衬套(22)、后线夹(25)以及后螺套(26);
所述后螺套(26)的前端外壁套装有连接器前端部件(1),所述后螺套(26)的内部沿轴向依次设有轴套(21)、密封衬套(22)以及后线夹(25);所述轴套(21)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螺旋槽(211),所述第一螺旋槽(211)用以装配装配连接波纹电缆(3)的电缆外导体(33);所述密封衬套(22)嵌入于所述轴套(21)的内部后端,所述密封衬套(22)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电缆外导体(33)匹配的第二螺旋槽(221),所述第一螺旋槽(211)、第二螺旋槽(221)的截面均为U型的,所述第二螺旋槽(221)与所述第一螺旋槽(211)沿轴向方向连续分布,所述第一螺旋槽(211)、第二螺旋槽(221)用以实现波纹电缆(3)与所述连接器后端部件(2)刚性接触和柔性挤压;所述密封衬套(22)用以提高所述电缆外导体(33)与所述轴套(21)的连接密封性和强度;
所述电缆外导体(33)置于电缆外护套(34)的内部,所述后螺套(26)的后端内壁贴合于电缆外护套(34)的外壁,所述后线夹(25)安装于所述后螺套(26)与所述密封衬套(22)之间,所述后线夹(25)的前端部分延伸嵌入于所述密封衬套(22)、所述轴套(21)之间,所述后线夹(25)的后端部分延伸嵌入于所述电缆外护套(34)、所述后螺套(26)之间,所述后螺套(26)用以挤压所述后线夹(25),所述后线夹(25)与所述后螺套(26)之间、所述后螺套(26)与所述电缆外护套(34)之间均嵌入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所述后线夹(25)用以实现多重防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接超柔螺纹电缆多重防水互调稳定的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线夹(25)的后端部分为夹持套(253),所述夹持套(253)为劈槽结构,所述夹持套(253)的内壁沿轴向分布有多个连续的圆弧凸点(2531),所述圆弧凸点(2531)用以使得所述后线夹(25)与所述电缆外护套(34)之间可靠的刚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接超柔螺纹电缆多重防水互调稳定的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线夹(25)的外壁设有支撑凸台(251),所述支撑凸台(251)的外壁套装有环状的第五密封圈(24),所述第五密封圈(24)嵌入于所述后线夹(25)与所述后螺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泉杜如民钟海军戴煜军刘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