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光伏行业技术不断发展,高转化率电池、高功率组件和低成本成为行业发展的导向。异质结太阳电池高转化率电池技术,近些年国内光伏企业不断地投入研发和扩展产能,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异质结太阳电池太阳电池由于整个制备过程中制程温度低,微/非晶硅和透明导电膜层不耐高温,只能采用低温导电银浆,但是低温银浆在国内存在技术瓶颈,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目前,银电极成本已经成为限制异质结太阳电池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对于其他结构太阳电池,通过减少或者去除银用量,也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在制备太阳电池过程中的低温环境下,微/非晶硅和透明导电膜层不耐高温,只能采用低温导电银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自太阳电池板表面向外,依次设置导电薄膜层、横向导电层和电流引出层,其中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自太阳电池板表面向外,依次设置导电薄膜层、横向导电层和电流引出层,其中横向导电层覆盖在导电薄膜层上表面,二者的覆盖区域相互重合形成栅线层;电流引出层设置在横向导电层上表面;所述导电薄膜层与横向导电层之间以及横向导电层与电流引出层之间分别形成欧姆接触;所述横向导电层包括至少一层锡合金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自太阳电池板表面向外,依次设置导电薄膜层、横向导电层和电流引出层,其中横向导电层覆盖在导电薄膜层上表面,二者的覆盖区域相互重合形成栅线层;电流引出层设置在横向导电层上表面;所述导电薄膜层与横向导电层之间以及横向导电层与电流引出层之间分别形成欧姆接触;所述横向导电层包括至少一层锡合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电层为多层锡合金层,多层锡合金层依次覆盖在导电薄膜层表面,自导电薄膜层表面向外锡合金层的熔点依次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锡合金层的熔点为80-300摄氏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锡合金层的锡合金为鉍或银或铅或铜中至少一种与锡组合而成的金属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引出层与横向导线层在太阳电池表面的投影相重合或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层至少为一层,若太阳电池板的导电表面为透明导电层,与太阳电池的导电表面相接触的导电薄膜层为铜或银或金中任一种导电薄膜层;若太阳电池板的导电表面为PN结表面,与太阳电池板的PN结表面相接触的导电薄膜层为钛或钯或镍或烧结银浆中任一种导电薄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层的单层厚度为50-1000nm。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层为多层结构,其与横向导电层相接触的一层为铜或银或锡中任一种材料的导电薄膜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接触太阳电池导电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线层包括若干根等间距排列的栅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涵,陈维强,张鹤仙,王存辉,范卫芳,管伟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