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生物医药商品溯源系统数据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604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生物医药商品溯源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药品的包装上粘贴二维溯源码,通过扫描二维溯源码能够进入云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存储该药物的信息;S2、云数据库按照药物的种类进行分类,对涉及到技术信息、人员隐私等不便于公开的信息进行密匙加密;S3、药品的所有经销商均在台账服务器上建立对应的台账;S4、经销商将台账服务器上的药品售出信息发送到云数据库,云数据库变更数据库中药品数量信息;S5、可用手机扫描二维溯源码,查看商品的基本信息。本方案提供一个完整的生产销售信息链,出现事故时,可通过扫描二维溯源码来追踪药品的生产加工信息,以便找出事故原因、追责责任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生物医药商品溯源系统数据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溯源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生物医药商品溯源系统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互联网领域,电子溯源系统可以实现所有批次产品从原料到成品、从成品到原料100%的双向追溯功能。这个系统最大的特色功能就是数据的安全性,每个人工输入的环节均被软件实时备份。该系统建立后,一旦发生相关事故,监管人员就能够通过该系统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过失行为,企业内部也可借助该系统查找是哪个环节、哪个步骤出现了问题、责任人是谁,避免了由于资料不全、责任不明等给事故处理带来的困难,使问题得到更快解决。目前对医药商品缺少这样的平台,出现事故,由于距离生产时间较长,所以难以追踪到个人或各个工艺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生物医药商品溯源系统数据处理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生物医药商品溯源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药品的包装上粘贴二维溯源码,通过扫描二维溯源码能够进入云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存储该药物的物料批次、进货检验报告、生产检验、厂家、出厂日期、数量等信息,对二维溯源码的表面进行镀层覆盖;S2、数据库按照药物的种类分成各个大类,每一种药物按照批次分成小类,同一种类同一批次的药物,数据库根据信息的类别进行分类存储,并对涉及到技术信息、人员隐私等不便于公开的信息进行密匙加密;S3、药品的所有经销商均在台账服务器上建立对应的台账、药品被买走时,通过扫描序列码从台账服务器上减销药品的数量,并且将该药品标记为已售出,台账服务器将序列码和消费者的信息对应;S4、经销商将台账服务器上的药品售出信息发送到云数据库,云数据库变更数据库中药品数量信息,如果药品已经超过有效期一定的时间,那么该批次药品的信息将从云数据库中自动删除,以节省存储的空间;S5、如果药品的质量出现问题,病人或消费者可用手机扫描二维溯源码,查看商品的基本信息,药品监管部分具有查看加密信息许可权限,于是能够溯源到药品生产的各个工序环节;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为防止有人恶意的修改云数据库中的药品信息,云数据库设置密码,具有密码的人才具有上传、修改信息的权限。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序列码作为每件药品的独立身份信息,一个二维溯源码对应是一种药物中若干个同一生产批次的药品,于是一个二维溯源码与若干个序列码对应。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同一种类同一批次的药物信息在云数据库中具有唯一的密匙识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生物医药商品溯源系统数据处理方法,本方案将每批次药物生产信息上传至云数据库保存,并且在药品的包装上粘贴二维溯源码,经销商的台账服务器与云数据库连接,因此卖出药品后,可实时的更新数据库中信息,台账服务器将药品的序列号与病人的身份信息对应,因此整个信息链是完整的,出现事故时,可通过扫描二维溯源码来追踪药品的生产加工信息,以便找出事故原因、追责责任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生物医药商品溯源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药品的包装上粘贴二维溯源码,通过扫描二维溯源码能够进入云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存储该药物的物料批次、进货检验报告、生产检验、厂家、出厂日期、数量等信息,对二维溯源码的表面进行镀层覆盖;所述步骤S1中为防止有人恶意的修改云数据库中的药品信息,云数据库设置密码,具有密码的人才具有上传、修改信息的权限;S2、数据库按照药物的种类分成各个大类,每一种药物按照批次分成小类,同一种类同一批次的药物,数据库根据信息的类别进行分类存储,并对涉及到技术信息、人员隐私等不便于公开的信息进行密匙加密;所述S2步骤中同一种类同一批次的药物信息在云数据库中具有唯一的密匙识别;S3、药品的所有经销商均在台账服务器上建立对应的台账、药品被买走时,通过扫描序列码从台账服务器上减销药品的数量,并且将该药品标记为已售出,台账服务器将序列码和消费者的信息对应;所述S3步骤中序列码作为每件药品的独立身份信息,一个二维溯源码对应是一种药物中若干个同一生产批次的药品,于是一个二维溯源码与若干个序列码对应;S4、经销商将台账服务器上的药品售出信息发送到云数据库,云数据库变更数据库中药品数量信息,如果药品已经超过有效期一定的时间,那么该批次药品的信息将从云数据库中自动删除,以节省存储的空间;S5、如果药品的质量出现问题,病人或消费者可用手机扫描二维溯源码,查看商品的基本信息,药品监管部分具有查看加密信息许可权限,于是能够溯源到药品生产的各个工序环节;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生物医药商品溯源系统数据处理方法,本方案将每批次药物生产信息上传至云数据库保存,并且在药品的包装上粘贴二维溯源码,经销商的台账服务器与云数据库连接,因此卖出药品后,可实时的更新数据库中信息,台账服务器将药品的序列号与病人的身份信息对应,因此整个信息链是完整的,出现事故时,可通过扫描二维溯源码来追踪药品的生产加工信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生物医药商品溯源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在药品的包装上粘贴二维溯源码,通过扫描二维溯源码能够进入云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存储该药物的物料批次、进货检验报告、加工检验、厂家、出厂日期、数量等信息,对二维溯源码的表面进行镀层覆盖;/nS2、云数据库按照药物的种类分成各个大类,每一种药物按照批次分成小类,同一种类同一批次的药物,云数据库根据信息的类别进行分类存储,并对涉及到技术信息、人员隐私等不便于公开的信息进行密匙加密;/nS3、药品的所有经销商均在台账服务器上建立对应的台账、药品被买走时,通过扫描序列码从台账服务器上减销药品的数量,并且将该药品标记为已售出,台账服务器将序列码和消费者的信息对应;/nS4、经销商将台账服务器上的药品售出信息发送到云数据库,云数据库变更数据库中药品数量信息,如果药品已经超过有效期一定的时间,那么该批次药品的信息将从云数据库中自动删除,以节省存储的空间;/nS5、如果药品的质量出现问题,病人或消费者可用手机扫描二维溯源码,查看商品的基本信息,药品监管部分具有查看加密信息许可权限,于是能够溯源到药品生产的各个工序环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生物医药商品溯源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药品的包装上粘贴二维溯源码,通过扫描二维溯源码能够进入云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存储该药物的物料批次、进货检验报告、加工检验、厂家、出厂日期、数量等信息,对二维溯源码的表面进行镀层覆盖;
S2、云数据库按照药物的种类分成各个大类,每一种药物按照批次分成小类,同一种类同一批次的药物,云数据库根据信息的类别进行分类存储,并对涉及到技术信息、人员隐私等不便于公开的信息进行密匙加密;
S3、药品的所有经销商均在台账服务器上建立对应的台账、药品被买走时,通过扫描序列码从台账服务器上减销药品的数量,并且将该药品标记为已售出,台账服务器将序列码和消费者的信息对应;
S4、经销商将台账服务器上的药品售出信息发送到云数据库,云数据库变更数据库中药品数量信息,如果药品已经超过有效期一定的时间,那么该批次药品的信息将从云数据库中自动删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喆沈盈张毅达孟凡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锡产智谷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