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土壤采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采集装置,具体是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土壤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从而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危害到人体的健康。在治理土壤污染的过程中需要采集受污染的土壤,并对土壤中的污染物做分析,确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成分和污染程度,一般的土壤采集方法是通过工作人员使用铁锹或者手动钻土来采集土壤样本,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当采集的土质较硬时,更加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土壤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土壤采集装置,包括外壳体和钻头,所述外壳体具有内腔,内腔中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土壤采集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钻头(2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具有内腔(2),内腔(2)中设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设有压杆(14),压杆(14)与外壳体(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套在第一支撑杆(3)外,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穿过外壳体(1)的上壁与外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5)之间设有电机(4),电机(4)的安装在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电机(4)的输出端与第二支撑杆(5)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上设有固定套环(25),固定套环(25)套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土壤采集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钻头(2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具有内腔(2),内腔(2)中设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设有压杆(14),压杆(14)与外壳体(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套在第一支撑杆(3)外,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穿过外壳体(1)的上壁与外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5)之间设有电机(4),电机(4)的安装在第一支撑杆(3)的下端,电机(4)的输出端与第二支撑杆(5)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上设有固定套环(25),固定套环(25)套在第二支撑杆(5)外与第二支撑杆(5)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环(25)两侧对称布设有一个支架机构,支架机构包括活动杆(41)、滑杆(20)和支撑腿(23),所述活动杆(41)的一端与固定套环(25)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滑杆(20)的一端连接,滑杆(20)的另一端穿过设置在支撑腿(23)上端的固定块(19)且滑杆(20)与固定块(19)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腿(23)的下端穿过外壳体(1)的底部与外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41)的中间部位与内腔(2)的侧壁设有转动轴,活动杆(41)通过转动轴与外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钻头(26)的上端穿过外壳体(1)的底部与外壳体(1)滑动连接,钻头(26)的下端设有锥形钻面,钻头(26)的外周设有外螺纹(29),所述钻头(26)具有开口向上的腔室(42),腔室(42)的底部设有多边形凹槽(43),多边形凹槽(43)上方设有隔板(28),隔板(28)与腔室(42)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下端穿过隔板(28)且此端设有与多边形凹槽(43)适配的凸块(30),所述隔板(28)上设有压块(27),压块(27)具有通孔,通孔的两侧设有外齿,第二支撑杆(5)穿过压块(27)的通孔且第二支撑杆(5)上设有与外齿啮合的半齿(40),半齿(40)外周具有一段齿牙,所述压块(27)的一侧设有卡槽,卡槽中设有适配的取土杆(11),所述取土杆(11)包括外杆(37)和设置在外杆(37)中的内杆(36),所述外杆(37)的的下侧均匀布设有三个进土槽(39),进土槽(39)中设有推块(38),推块(38)与进土槽(39)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贝贝,靳晓学,刘珠琳,胡君立,闫明一,孙志洪,
申请(专利权)人:靳晓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