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控制液氮输出实现制冷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控制液氮输出实现液氮制冷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人类利用氟利昂空调设备通过调整室内温度来追求舒适的温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越来越多的人和一些特殊的场所都离不开空调,空调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但随着大量的氟利昂空调投入市场,走进千家万户给人民带来舒适性的同时,也带来的负面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首先,全球大量空调的使用,空调中含有会大量产生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化学制品。它们的排放对臭氧层造成严重损耗,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这些东西到了高空以后,会和臭氧的氧原子产生反应,不断破坏臭氧的构成,对臭氧层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同时因破坏了空气的平流层和对流层,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因此,人类迫切需要解决氟利昂带来的污染和替代品开发利用。其次,传统空调安装需要固定位置,所以吹风口(室内机)无法移动,给使用者带来使用上的不便。同时,传统空调需要对整体空间降温,易造成能源的浪费。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控制液氮输出实现制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液氮罐(1)、至少一根有一定长度的液氮输送管(20),液氮输送管(20)的前端插入至液氮罐(1)内底部,液氮罐(1)内注有液氮备用,液氮输送管(20)在液氮罐(1)的罐盖位置设置一连接液氮输送管的单向阀(2)和一分叉管,分叉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分叉管的前端为进气口(10),进气口用于进入空气;/n在液氮输送管(20)的末端连接一压力罐(16),该压力罐(16)通过气管连接有微型气泵,微型气泵连接压力罐(16)的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微型气泵用于将压力罐(16)抽成一定负压值时,液氮罐(1)内的液氮被抽出至液氮输送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控制液氮输出实现制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液氮罐(1)、至少一根有一定长度的液氮输送管(20),液氮输送管(20)的前端插入至液氮罐(1)内底部,液氮罐(1)内注有液氮备用,液氮输送管(20)在液氮罐(1)的罐盖位置设置一连接液氮输送管的单向阀(2)和一分叉管,分叉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分叉管的前端为进气口(10),进气口用于进入空气;
在液氮输送管(20)的末端连接一压力罐(16),该压力罐(16)通过气管连接有微型气泵,微型气泵连接压力罐(16)的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微型气泵用于将压力罐(16)抽成一定负压值时,液氮罐(1)内的液氮被抽出至液氮输送管(20),当进入一定量的液氮时,开启分叉管上的电磁阀,让空气进入液氮输送管(20),空气推动液氮向前流动,空气进入一定量时,关闭分叉管上的电磁阀,从而又从液氮罐(1)抽出一定量的液氮,然后再次启动分叉管上的电磁阀让空气进入,由此反复输送液氮、空气间隔流动在液氮输送管(20)制冷;
将液氮输送管(20)盘绕成至少两组导冷管组作为导冷管组制冷,其中前端的一组设置一水箱(5)将其置于水中,末端一组固定于水箱(5)上端且设置若干导冷鳍片(2021),且在上方的导冷管组后侧设置风机,顶部设置盛水板(30),设置微型抽水泵将水箱(5)内水抽至盛水板(30)上,水从盛水板(30)边沿漏回水箱(5)形成水循环制冷;
压力罐(1)至少还连接一根气体输出管(14),气体输出管(14)上设置有泄压阀(9),液氮在液氮输送管(14)输送到末端由于吸收热量形成雾化冷气,雾化冷气从气体输出管(14)喷出,气体输出管(14)末端安置在水箱(5)上方的导冷管组前方,形成雾化冷气制冷;
设置至少一控制器,控制器连接电磁阀和微型气泵、微型抽水泵,且还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时钟单元和报警单元。
2.一种通过控制液氮输出实现制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主要由液氮输出系统、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液氮输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液氮罐(1),至少一根液氮输送管(20),液氮输送管(20)的前端插入至液氮罐(1)内底部,液氮输送管(20)引出液氮罐(1)内液氮的前端位置设置一单向阀(2),和一分叉管,分叉管上设置第一电磁阀(6),分叉管的前端为进气口(10);
制冷系统包括水循环制冷、导冷管组制冷和雾化冷气制冷;
液氮输送管(20)盘绕出导冷管道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