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69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设备,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左侧端壁向左开口的室外出气口,所述机体左侧端壁设置有向左开口且位于所述室外出气口下侧的室外进气口,所述机体右侧端壁设置有向右开口且位于所述室外出气口右侧的室内出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设备,能够实现随着室内外温差变化而改变交换的速率,并且能够在夏季的夜晚将多余的冷量收紧用于白天高温时加快降温空气,以及在冬季的白天将多余的热量收集用于夜晚低温时加快加热空气,高效的利用率能源,节约电力,该设备还能够边界便捷的换取过滤室外空气的滤芯,避免拆机,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设备。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在日程生活中应用广泛,不仅运用于许多的居家场所,还可运用于各种需要恒温的厂房等场所,热交换器不仅可以起到提前预热或冷却,干燥或加湿空气,减小空调的工作负荷,节约能源,还可以实现不断的为室内通入新鲜的空气,保证室内外流通,但是以往的热交换器不能够随着内外的温湿度变化而改变交换的速率,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动态变化能够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设备,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设备,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设备,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左侧端壁向左开口的室外出气口,所述机体左侧端壁设置有向左开口且位于所述室外出气口下侧的室外进气口,所述机体右侧端壁设置有向右开口且位于所述室外出气口右侧的室内出气口,所述室外进气口与所述室内出气口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且位于所述机体内部的进气管道,所述机体右侧端壁设置有向右开口且位于所述室内出气口下侧的室内进气口,所述室内进气口与所述室外出气口之间设置相互连通且位于所述机体内部的排气管道,所述机体底壁设置有向上延伸贯穿所述进气管道的滤块槽,所述滤块槽左右侧壁对称设置有向所述机体内延伸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部滑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滤块槽内的弹簧块,所述弹簧块能够卡住设置在所述滤块槽内部可向下抽出的过滤块,使用者可通过向下抽出所述过滤块替换滤芯;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滤块槽右侧的温湿度交换装置,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滤块槽右侧的温湿度交换腔,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右侧的扇轮腔,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右端面固定设置有温湿度交换块,所述排气管道通入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内被所述温湿度交换块包覆住并向右延伸连通所述扇轮腔,所述温湿度交换块外表面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右端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温湿度交换块接触且与所述进气管道连通的通道,所述滑动块左右滑动时可使得所述通道与所述温湿度交换块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所述排气管道内的气体与所述通道内的气体温湿度交换速率发生变化,即所述排气管道内的气体和所述进气管道内的气体热交换速率发生变化;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上侧的储存装置,所述储存装置可在夏季的夜晚将多余的冷量收紧用于白天高温时加快降温空气,以及在冬季的白天将多余的热量收集用于夜晚低温时加快加热空气,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节约能源;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左侧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为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和所述储存装置传递动力。进一步地,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腔上侧的传递腔,所述传递腔顶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内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底端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内部的离心轮,所述离心轮圆周面圆周阵列设置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滑动设置有离心杆,所述离心杆端面固定设置有离心板,所述离心板始终与所述滑动块接触,所述离心轮转动时所述离心板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将所述滑动块向右推动,从而使得所述通道与所述温湿度交换块的接触面积变大,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递腔右端壁上延伸至所述扇轮腔内的扇轮轴,所述扇轮轴左端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传递腔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扇轮轴右端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扇轮腔内的扇轮,所述扇轮转动时会将室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室内进气口抽进所述排气管道内从所述室外出气口排出,同时由于室内气压减小会使得室外的空气从所述室外进气口通过所述进气管道从所述室内出气口抽进室内,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还包括固定设在所述机体顶壁上的室外温湿度探头,所述机体顶壁设置有位于所述室外温湿度探头右侧的室内温湿度探头,所述室外温湿度探头与所述室内温湿度探头共同连接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位于所述室外出气口和所述室内出气口之间的第一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储存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且位于所述传递腔上侧的传动腔,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右侧的液体腔,所述液体腔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左端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的进给轴,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排气管道交叉缠绕在所述液体腔外表面,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液体腔下侧通过液体管道与所述液体腔连通的保温腔,所述保温腔内部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保温腔底壁连接的第二推板。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所述机体内部且位于所述传递腔下侧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传递腔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所述输出轴顶端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输出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传递腔内的带轮,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花键配合设置有位于所述传递腔内的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花键轴顶部与所述传递腔顶壁弹簧连接,所述第一花键轴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变速带轮,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花键轴下侧的第二变速带轮,所述第二变速带轮和所述第一变速带轮通过弹性皮带与所述带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变速带轮下侧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和所述传递腔之间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内部滑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传递腔内与所述第一花键轴接触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控制器可根据室内外温湿度变化控制所述第一气缸内的所述第一活塞杆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变速带轮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转轴的转速发生变化;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左端壁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花键配合设置有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二花键轴左端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花键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四锥齿轮右侧且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花键轴右侧且与所述第二花键轴弹簧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左侧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内部滑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可与所述第四锥齿轮接触的第二活塞杆,所述传动腔左端面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上侧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进给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进给轴左右移动,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气缸左侧的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可控制所述第二气缸内的所述第二活塞杆左右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四锥齿轮或者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设备,能够实现随着室内外温差变化而改变交换的速率,并且能够在夏季的夜晚将多余的冷量收紧用于白天高温时加快降温空气,以及在冬季的白天将多余的热量收集用于夜晚低温时加快加热空气,高效的利用率能源,节约电力,该设备还能够边界便捷的换取过滤室外空气的滤芯,避免拆机,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设备,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左侧端壁向左开口的室外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左侧端壁设置有向左开口且位于所述室外出气口下侧的室外进气口,所述机体右侧端壁设置有向右开口且位于所述室外出气口右侧的室内出气口,所述室外进气口与所述室内出气口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且位于所述机体内部的进气管道,所述机体右侧端壁设置有向右开口且位于所述室内出气口下侧的室内进气口,所述室内进气口与所述室外出气口之间设置相互连通且位于所述机体内部的排气管道,所述机体底壁设置有向上延伸贯穿所述进气管道的滤块槽,所述滤块槽左右侧壁对称设置有向所述机体内延伸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部滑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滤块槽内的弹簧块,所述弹簧块能够卡住设置在所述滤块槽内部可向下抽出的过滤块,使用者可通过向下抽出所述过滤块替换滤芯;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滤块槽右侧的温湿度交换装置,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滤块槽右侧的温湿度交换腔,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右侧的扇轮腔,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右端面固定设置有温湿度交换块,所述排气管道通入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内被所述温湿度交换块包覆住并向右延伸连通所述扇轮腔,所述温湿度交换块外表面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右端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温湿度交换块接触且与所述进气管道连通的通道,所述滑动块左右滑动时可使得所述通道与所述温湿度交换块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所述排气管道内的气体与所述通道内的气体温湿度交换速率发生变化,即所述排气管道内的气体和所述进气管道内的气体热交换速率发生变化;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上侧的储存装置,所述储存装置可在夏季的夜晚将多余的冷量收紧用于白天高温时加快降温空气,以及在冬季的白天将多余的热量收集用于夜晚低温时加快加热空气,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节约能源;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左侧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为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和所述储存装置传递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设备,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左侧端壁向左开口的室外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左侧端壁设置有向左开口且位于所述室外出气口下侧的室外进气口,所述机体右侧端壁设置有向右开口且位于所述室外出气口右侧的室内出气口,所述室外进气口与所述室内出气口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且位于所述机体内部的进气管道,所述机体右侧端壁设置有向右开口且位于所述室内出气口下侧的室内进气口,所述室内进气口与所述室外出气口之间设置相互连通且位于所述机体内部的排气管道,所述机体底壁设置有向上延伸贯穿所述进气管道的滤块槽,所述滤块槽左右侧壁对称设置有向所述机体内延伸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部滑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滤块槽内的弹簧块,所述弹簧块能够卡住设置在所述滤块槽内部可向下抽出的过滤块,使用者可通过向下抽出所述过滤块替换滤芯;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滤块槽右侧的温湿度交换装置,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滤块槽右侧的温湿度交换腔,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右侧的扇轮腔,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右端面固定设置有温湿度交换块,所述排气管道通入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内被所述温湿度交换块包覆住并向右延伸连通所述扇轮腔,所述温湿度交换块外表面滑动设置有通过弹簧与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右端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温湿度交换块接触且与所述进气管道连通的通道,所述滑动块左右滑动时可使得所述通道与所述温湿度交换块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所述排气管道内的气体与所述通道内的气体温湿度交换速率发生变化,即所述排气管道内的气体和所述进气管道内的气体热交换速率发生变化;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上侧的储存装置,所述储存装置可在夏季的夜晚将多余的冷量收紧用于白天高温时加快降温空气,以及在冬季的白天将多余的热量收集用于夜晚低温时加快加热空气,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节约能源;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左侧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为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和所述储存装置传递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腔上侧的传递腔,所述传递腔顶壁转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内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底端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温湿度交换腔内部的离心轮,所述离心轮圆周面圆周阵列设置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滑动设置有离心杆,所述离心杆端面固定设置有离心板,所述离心板始终与所述滑动块接触,所述离心轮转动时所述离心板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将所述滑动块向右推动,从而使得所述通道与所述温湿度交换块的接触面积变大,所述温湿度交换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递腔右端壁上延伸至所述扇轮腔内的扇轮轴,所述扇轮轴左端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传递腔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扇轮轴右端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扇轮腔内的扇轮,所述扇轮转动时会将室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室内进气口抽进所述排气管道内从所述室外出气口排出,同时由于室内气压减小会使得室外的空气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才发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零今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