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包括吸风机,所述吸风机通过支撑桁架固定安装在建筑本体的外壁上,所述吸风机的吸风口设有吸风管与所述建筑本体的底部相连,所述吸风机的出风口设有出风管与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相连;所述吸风管上安装有净化机构,所述出风管上安装有降温组件;所述出风管的底端连通有吸风机箱,所述吸风机箱通过自动安装机构安装在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吸风机作为动力设备,将建筑本体内的热空气吸出经过冷却后再吹入建筑本体的内部,实现通风冷却循环,改善建筑本体内部的温度,保证了建筑本体内部的环境,同时利用净化机构能够逐渐去除建筑本体内部的灰尘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是一种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在炎热的夏季,特别是在工厂、机房或鸡舍、鸭舍家畜养殖场等较为封闭的场所,更需要空调等设备进行通风降温的操作,从而达到更清洁卫生和更舒适的环境,防止高温闷热造成的疾病或是高热带来的安全隐患。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通风降温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空气中的灰尘会堆积在装置内部上,阻碍正常的通风功能,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而且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包括吸风机,所述吸风机通过支撑桁架固定安装在建筑本体的外壁上,所述吸风机的吸风口设有吸风管与所述建筑本体的底部相连,所述吸风机的出风口设有出风管与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相连;所述吸风管上安装有净化机构,所述出风管上安装有降温组件;所述出风管的底端连通有吸风机箱,所述吸风机箱通过自动安装机构安装在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风管的顶部安装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固定卡块,所述防尘罩通过固定卡块安装卡装在所述吸风管上;所述防尘罩靠近所述建筑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拦尘网。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卡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卡板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卡板中设有净化层;所述净化层卡装在所述吸风管的内部,所述净化层与所述吸风管的直径大小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板至少有三个,所述卡板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三个卡板通过定位孔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包裹在所述出风管的外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风机箱的内部安装有陶瓷蜂窝板,所述陶瓷蜂窝板左右相互交错安装在所述吸风机箱的内部,所述吸风机箱的底部安装有出风扇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动安装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通过安装座转动安装在所述吸风机箱的左右侧壁上,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吸风机箱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建筑本体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吸风机箱相配合的空槽,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在吸风管的顶部卡装防尘罩,空气在进入吸风管前,首先通过拦尘网能拦截部分灰尘,依次经过三个卡板中的净化层,通过净化层对空气中的脏污进行再一次的净化,三个卡板通过在定位孔中连接螺栓进行固定,通过安装板进行固定,使得该净化机构可以随时更换;2、建筑本体内部的热空气在出风管中流通时,经过冷却介质,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对出风管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冷却,再吹向建筑本体的内部,实现冷循环;3、将支撑杆向吸风机箱的一侧收拢,将吸风机箱穿过空槽使得其位于建筑本体的顶部,当支撑杆失去压力,支撑杆在弹簧作用下向外弹出,限位杆起到卡住弹簧的作用,从而将吸风机箱安装在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空气从出风管吹出后吹向吸风机箱的内部,首先经过相互交错的陶瓷蜂窝板,利用陶瓷蜂窝板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降温冷却,通过陶瓷蜂窝板还可以作为载体装载吸附物质,可以保证吹向建筑本体内部的空气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中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中防尘罩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中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建筑本体,2-吸风机,3-支撑桁架,4-吸风管,5-出风管,6-吹风机箱,7-空槽,8-出风扇叶,9-安装座,10-支撑杆,11-弹簧,12-限位杆,13-陶瓷蜂窝板,14-冷却介质,15-防尘罩,16-固定卡块,17-拦尘网,18-卡板,19-净化层,20-定位孔,21-安装板,22-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包括吸风机2,所述吸风机2通过支撑桁架3固定安装在建筑本体1的外壁上,所述吸风机2的吸风口设有吸风管4与所述建筑本体1的底部相连,所述吸风机2的出风口设有出风管5与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相连;所述吸风管4上安装有净化机构,所述出风管5上安装有降温组件;所述出风管5的底端连通有吸风机箱6,所述吸风机箱6通过自动安装机构安装在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该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利用吸风机2作为动力设备,带动建筑本体1内部的空气流通,将建筑本体1内的热空气吸出经过冷却后再吹入建筑本体1的内部,实现通风冷却循环,改善建筑本体1内部的温度,保证了建筑本体1内部的环境,同时利用净化机构能够逐渐去除建筑本体1内部的灰尘等。在工作时,首先将吸风机箱6通过自动安装机构安装在建筑本体1的顶部,将吸风机箱6与出风管5相连,出风管5与吸风机2的出风口相连,吸风机2的吸风口设有吸风管4与建筑本体1的底部相连,启动吸风机2,吸风机2通过吸风管4将建筑本体1内部的空气带动抽出,经过净化去除了空气中的灰尘,再经过降温组件冷却,冷却后的空气通过吸风机箱6从建筑本体1的顶部吹向建筑本体1的内部。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风管4的顶部安装有防尘罩15,所述防尘罩1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固定卡块16,所述防尘罩15通过固定卡块16安装卡装在所述吸风管4上;所述防尘罩15靠近所述建筑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拦尘网17。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尽量少的进入吸风管4的内部,在吸风管4的顶部卡装防尘罩15,空气在进入吸风管4前,首先通过拦尘网17能拦截部分灰尘,同时由于防尘罩15是通过固定卡块16卡在吸风管4上的,可以将防尘罩15取下进行清洗和更换,保证防尘罩15的防尘能力。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卡板18和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上开设有安装槽22,所述卡板18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安装槽22中,所述卡板18中设有净化层19;所述净化层19卡装在所述吸风管4的内部,所述净化层19与所述吸风管4的直径大小相同。具体的,所述卡板18至少有三个,所述卡板18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20,三个卡板18通过定位孔20固定连接。空气在吸风管4内流通时,依次经过三个卡板18中的净化层19,通过净化层19对空气中的脏污进行再一次的净化,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机(2),所述吸风机(2)通过支撑桁架(3)固定安装在建筑本体(1)的外壁上,所述吸风机(2)的吸风口设有吸风管(4)与所述建筑本体(1)的底部相连,所述吸风机(2)的出风口设有出风管(5)与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相连;/n所述吸风管(4)上安装有净化机构,所述出风管(5)上安装有降温组件;/n所述出风管(5)的底端连通有吹风机箱(6),所述吹风机箱(6)通过自动安装机构安装在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机(2),所述吸风机(2)通过支撑桁架(3)固定安装在建筑本体(1)的外壁上,所述吸风机(2)的吸风口设有吸风管(4)与所述建筑本体(1)的底部相连,所述吸风机(2)的出风口设有出风管(5)与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相连;
所述吸风管(4)上安装有净化机构,所述出风管(5)上安装有降温组件;
所述出风管(5)的底端连通有吹风机箱(6),所述吹风机箱(6)通过自动安装机构安装在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4)的顶部安装有防尘罩(15),所述防尘罩(1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固定卡块(16),所述防尘罩(15)通过固定卡块(16)安装卡装在所述吸风管(4)上;
所述防尘罩(15)靠近所述建筑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拦尘网(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降温空调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卡板(18)和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上开设有安装槽(22),所述卡板(18)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安装槽(22)中,所述卡板(18)中设有净化层(19);
所述净化层(19)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才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泰通风降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