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选磨泵充一体化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选磨泵充一体化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煤炭资源大规模生产和利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产量约3~6亿吨/年。目前国内现有的固废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煤矸石综合利用和煤矸石井下充填。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的方式有多种,一般依据固废综合利用的技术和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利用型,如将属于Ⅰ类一般固废的煤矸石回填矿区沉陷区后进行复垦,或将其用于公路路基、铁路基床;二是综合利用型,如将发热量高的煤矸石进行燃烧发电,并将燃烧后形成的锅炉灰渣制砖制陶。但由于煤矸石物化性质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仅少部分煤矸石具有综合利用价值,所以该方法无法大规模处理煤矸石固废。煤矸石井下充填技术主要包括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技术、膏体充填技术和掘巷充填技术,以上三种充填技术中,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技术矸石处理能力最大,目前国内已有工程中矸石最大处理能力约为50万吨/年,但在目前煤炭资源大规模高产高效生产的背景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选磨泵充一体化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矿井下煤矸分选系统、矸石浆体制备系统Ⅱ和矸石浆体立体充填系统Ⅲ;其中,/n所述井下煤矸分选系统Ⅰ的原煤来自于采煤工作面采煤系统和掘进工作面采煤系统,由采、掘设备采出并通过原煤带式输送机(1)将其转载至井底煤仓上口;井下煤矸分选系统包括正弦筛(2)、原煤转载皮带(4)、煤矸分选设备(6)、返煤皮带(5)和矸石仓(7);原煤通过正弦筛(2)后末煤直接进入煤仓(3),块煤通过原煤转载皮带(4)进入煤矸分选设备(6)进行分选,分选后的矸石进入矸石仓(7),分选后的精煤通过返煤皮带(5)返回煤仓(3);/n所述井下矸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选磨泵充一体化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矿井下煤矸分选系统、矸石浆体制备系统Ⅱ和矸石浆体立体充填系统Ⅲ;其中,
所述井下煤矸分选系统Ⅰ的原煤来自于采煤工作面采煤系统和掘进工作面采煤系统,由采、掘设备采出并通过原煤带式输送机(1)将其转载至井底煤仓上口;井下煤矸分选系统包括正弦筛(2)、原煤转载皮带(4)、煤矸分选设备(6)、返煤皮带(5)和矸石仓(7);原煤通过正弦筛(2)后末煤直接进入煤仓(3),块煤通过原煤转载皮带(4)进入煤矸分选设备(6)进行分选,分选后的矸石进入矸石仓(7),分选后的精煤通过返煤皮带(5)返回煤仓(3);
所述井下矸石浆体制备系统Ⅱ包括矸石破碎机(9)、矸石转载皮带(8)、矸石上料皮带(10)、研磨制浆机(12)、渣浆泵(13)、存储搅拌池(14);矸石从矸石仓(7)下口由矸石转载皮带(8)输送至矸石破碎机(9),将矸石破碎后由矸石上料皮带(10)输送至研磨制浆机(12)进行研磨制浆,制成的矸石浆体由渣浆泵(13)泵送至存储搅拌池(14)中;
所述矸石浆体立体充填系统Ⅲ包括工业充填泵(15)、矸石浆体输送管路及钻机钻具;存储搅拌池(14)中的矸石浆体在工业充填泵(15)的动力作用下将矸石浆体依次输送至辅助运输大巷(21)、工作面运输巷(18)和工作面辅运巷(19),再经低位灌浆浆体输送管路(16)、邻位注浆浆体输送管路(17)、仰斜钻孔(20)后,最终注入到采空区(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选磨泵充一体化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煤工作面采煤系统和掘进工作面采煤系统原煤首先进行筛选,筛孔尺寸根据煤矸分选设备(6)要求进行确定,筛下末煤直接进入煤仓(3),筛上块煤进入煤矸分选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选磨泵充一体化矸石浆体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磊,王钢,刘治成,古文哲,宋天奇,潘浩,秋丰岐,陈刚,张新福,徐凯,吴玉意,赵萌烨,宋立平,孙俊彦,李娟,程海星,刘文涛,黄剑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中环联科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