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式门窗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585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伸缩式门窗加固装置,通过矩形加固套与待加固门窗的边框直接固定,不需要对待加固门窗大规模改造,应用便捷;多个叶片翻转导雨机构通过两个伸缩机构构成可伸缩式结构,提高了伸缩式门窗加固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操作灵活性,收起状态下空间占用率较低,适应性较广;可伸缩式结构可调节门窗的通风及透光性,且不改变门窗的坚固耐用性,同时具备雨水缓冲与导流功能;Σ型的叶片可实现暴雨冲击下的雨水缓冲及分流,可有效提升装置的整体加固强度。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由上辐条、下辐条、中间辐条、辐条支架及叶片等构成,在闭合状态下的抗风雨能力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缩式门窗加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加固
,尤其涉及一种伸缩式门窗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较为严重,尤其是夏季七八月份。台风登陆通常伴随有强降雨,强台风的登陆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损失,尤其是建筑门窗遭遇强风暴雨天气时,容易产生振动、噪音和破损,近年来的超强台风登陆对我国沿海居民的房屋造成了严重损坏,这其中尤其是门窗玻璃的破坏,因此,为有效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房屋,保障居住安全,减少群众财产损失,设计具备防范台风暴雨的门窗加固装置显得尤为必要。公开号为CN109162589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推拉式塑钢门窗加固装置,加固装置需在待加固门窗体底部开设轨道槽,且仅具备门窗加固功能,而不具备透光调节和雨水导流功能。公开号为CN110761679U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塑钢门窗角强度加固结构,仅对门窗四角进行了强度加固和缓冲保护,属于局部加固,加固强度较小。可见,现有的门窗加固装置仅具备门窗局部加固功能,且不考虑通风透光及雨水导流功能,应用时需要对现有门窗加固套重新设计或大规模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式门窗加固装置,具备门窗整体加固功能,同时可实现通风透光度调节,且不需要对现有门窗体大规模改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伸缩式门窗加固装置,包括:矩形加固套,顺形地与待加固门窗的边框固定;多个叶片翻转导雨机构,固定于所述矩形加固套内并沿竖直方向顺次设置,每个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均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横向设置的上辐条、下辐条、多个中间辐条和多个叶片,所述上辐条、下辐条及中间辐条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辐条支架固定,所述叶片及所述中间辐条平行设置于所述上辐条与所述下辐条之间,一个所述中间辐条与一个所述叶片对应连接并固定,每个所述中间辐条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固定于任一所述辐条支架上并与任一所述中间辐条连接,以驱动每个所述叶片转动;滑轨,竖直设置于所述矩形加固套上;两个伸缩机构,竖直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矩形加固套上,两个所述伸缩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两侧,每个所述伸缩机构均包括电机、L型电机支架、多个Z型支架、多个摇杆及尾部支架,所述L型电机支架设置于所述矩形加固套的顶部,用于固定所述电机及最高的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上辐条的端部,所述Z型支架用于固定相邻的下辐条及上辐条,所述Z型支架从上之下开始计数,偶数的所述Z型支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尾部支架用于将最矮的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每个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上辐条及下辐条的端部均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齿轮,相邻的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最高的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第一齿轮啮合,相邻的所述Z型支架之间、所述L型电机支架与相邻的所述Z型支架之间以及所述尾部支架与相邻的所述Z型支架之间均通过一个所述摇杆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舵机、L型舵机支架及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所述L型舵机支架固定于任一所述辐条支架上,所述舵机固定于所述L型舵机支架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于所述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套设于任一所述中间辐条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及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可选的,所述叶片的截面形状为Σ型。可选的,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数量为4个。可选的,所述叶片及所述中间辐条的数量均为3个。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旋转方向相反。可选的,所述矩形加固套的顶部及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器。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伸缩式门窗加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矩形加固套与待加固门窗的边框直接固定,不需要对待加固门窗大规模改造,应用便捷;2)多个叶片翻转导雨机构通过两个伸缩机构构成可伸缩式结构,提高了伸缩式门窗加固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操作灵活性,收起状态下空间占用率较低,适应性较广;3)可伸缩式结构可调节门窗的通风及透光性,且不改变门窗的坚固耐用性,同时具备雨水缓冲与导流功能;4)Σ型的叶片可实现暴雨冲击下的雨水缓冲及分流,可有效提升装置的整体加固强度。5)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由上辐条、下辐条、中间辐条、辐条支架及叶片等构成,在闭合状态下的抗风雨能力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伸缩式门窗加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伸缩机构的简化原理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0-矩形加固套;20a-第一叶片翻转导雨机构;20b-第二叶片翻转导雨机构;20c-第三叶片翻转导雨机构;20d-第四叶片翻转导雨机构;201-上辐条;202-下辐条;211-第一辐条支架;212-第二辐条支架;203-叶片;204-中间辐条;205-连杆;206-舵机;207-L型舵机支架;208-第一锥齿轮;209-第二锥齿轮;201a-第一上辐条;202a-第一下辐条;201b-第二上辐条;202b-第二下辐条;201c-第三上辐条;202c-第三下辐条;201d-第四上辐条;202d-第四下辐条;301-电机;302-第二齿轮;303-L型电机支架;304-第一齿轮;305a-第一摇杆;305b-第二摇杆;305c-第三摇杆;305d-第四摇杆;306a-第一Z型支架;306b-第二Z型支架;306c-第三Z型支架;307a-第一滑块;307b-第二滑块;308-尾部支架;401-第一限位器;402-第二限位器;500-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伸缩式门窗加固装置,包括矩形加固套10、多个叶片翻转导雨机构、滑轨500及两个伸缩机构。具体而言,矩形加固套10用于顺形地与待加固门窗的边框固定。从图1中可见,矩形加固套10为由顶部横梁、底部横梁、左立柱和右立柱构成的框架结构,滑轨500固定于左立柱上,但并不以此为限。多个叶片翻转导雨机构设置于矩形加固套10内,并沿竖直方向顺次设置。进一步,如图2及图3所示,每个叶片翻转导雨机构均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横向设置的上辐条201、下辐条202、多个中间辐条204和多个叶片203。上辐条201、下辐条202及中间辐条204的一端通过第一辐条支架211固定,另一端通过第二辐条支架212固定。叶片203及中间辐条204平行设置于上辐条201与下辐条202之间,一个中间辐条204与一个叶片203对应连接并固定。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伸缩式门窗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矩形加固套,顺形地与待加固门窗的边框固定;/n多个叶片翻转导雨机构,固定于所述矩形加固套内并沿竖直方向顺次设置,每个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均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横向设置的上辐条、下辐条、多个中间辐条和多个叶片,所述上辐条、下辐条及中间辐条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辐条支架固定,所述叶片及所述中间辐条平行设置于所述上辐条与所述下辐条之间,一个所述中间辐条与一个所述叶片对应连接并固定,每个所述中间辐条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固定于任一所述辐条支架上并与任一所述中间辐条连接,以驱动每个所述叶片转动;/n滑轨,竖直设置于所述矩形加固套上;/n两个伸缩机构,竖直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矩形加固套上,两个所述伸缩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两侧,每个所述伸缩机构均包括电机、L型电机支架、多个Z型支架、多个摇杆及尾部支架,所述L型电机支架设置于所述矩形加固套的顶部,用于固定所述电机及最高的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上辐条的端部,所述Z型支架用于固定相邻的下辐条及上辐条,所述Z型支架从上之下开始计数,偶数的所述Z型支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尾部支架用于将最矮的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每个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上辐条及下辐条的端部均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齿轮,相邻的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最高的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第一齿轮啮合,相邻的所述Z型支架之间、所述L型电机支架与相邻的所述Z型支架之间以及所述尾部支架与相邻的所述Z型支架之间均通过一个所述摇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式门窗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矩形加固套,顺形地与待加固门窗的边框固定;
多个叶片翻转导雨机构,固定于所述矩形加固套内并沿竖直方向顺次设置,每个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均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横向设置的上辐条、下辐条、多个中间辐条和多个叶片,所述上辐条、下辐条及中间辐条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辐条支架固定,所述叶片及所述中间辐条平行设置于所述上辐条与所述下辐条之间,一个所述中间辐条与一个所述叶片对应连接并固定,每个所述中间辐条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固定于任一所述辐条支架上并与任一所述中间辐条连接,以驱动每个所述叶片转动;
滑轨,竖直设置于所述矩形加固套上;
两个伸缩机构,竖直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矩形加固套上,两个所述伸缩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两侧,每个所述伸缩机构均包括电机、L型电机支架、多个Z型支架、多个摇杆及尾部支架,所述L型电机支架设置于所述矩形加固套的顶部,用于固定所述电机及最高的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上辐条的端部,所述Z型支架用于固定相邻的下辐条及上辐条,所述Z型支架从上之下开始计数,偶数的所述Z型支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尾部支架用于将最矮的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每个所述叶片翻转导雨机构的上辐条及下辐条的端部均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齿轮,相邻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亚峰缪海鹏王琰胥羽涛陆天阳蒋思涵王以龙江龙徐超袁明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