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培刚专利>正文

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57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其结构包括顶板、支撑杆、移动底板,底板与支撑杆拼装连接,支撑杆与移动底板安装连接,顶板由横支架、方撑结构、横送链、横送轴环组成,横支架与方撑结构安装连接,横送链与横送轴环锁定,横支架包括横架分杆、横架长杆,横架分杆与横架长杆扣接,横送链包括横送链条、横送链架,横送链条与横送链架扣接,支撑杆包括竖送链、竖架长杆、竖送轴环,竖送链与竖送轴环锁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横送链的输送带动了顶板与支撑杆整体的矫正使弯折的节位回位垂直状态,也实现支撑装置整体的垂直展开,设备移动后底板本体平整的放置地面,降低了作业中设备受到的振动力,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地说是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土木工程的施工作业时需要通过支撑装置进行支撑作业,为提高作业效率和灵活性会使用到便携支撑装置。现有技术便携结构设计多节折叠,抻展后若其中一节没有展平会使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受影响,作业中若振动较大或被石块击中抻展处易弯折,安全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以解决便携结构设计多节折叠,抻展后若其中一节没有展平会使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受影响,作业中若振动较大或被石块击中抻展处易弯折,安全性能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其结构包括顶板、支撑杆、移动底板,所述底板与支撑杆上端拼装连接,所述支撑杆底部与移动底板安装连接,所述顶板由横支架、方撑结构、横送链、横送轴环组成,所述横支架与方撑结构上下两端安装连接,所述横送链前后两侧与横送轴环锁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横支架包括横架分杆、横架长杆,所述横架分杆上下两端与横架长杆扣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横送链包括横送链条、横送链架,所述横送链条与横送链架前侧扣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竖送链、竖杆、竖送轴环,所述竖送链前后两侧与竖送轴环锁定,所述竖杆与竖送轴环左右两端安装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竖送链包括竖送链条、竖送链架,所述竖送链条与竖送链架前侧扣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竖杆包括竖架分杆、竖架长杆,所述竖架分杆左右两端与竖架长杆扣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方撑结构包括方撑框架、方撑斜杆、方撑扣块、方撑位轴,所述方撑框架内侧夹角与方撑斜杆安装连接,所述方撑斜杆安装有方撑扣块,所述方撑斜杆为交叉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方撑位轴包括位轴滑块、芯轴框、锁圆,所述位轴滑块与芯轴框轨道连接,所述位轴滑块位于芯轴框中部,所述芯轴框与锁圆环侧扣接,所述位轴滑块与方撑扣块通过推杆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底板包括升降轴板、滑轮侧板、升降撑条、底板本体、滚轮,所述升降轴板上端、滑轮侧板上下两端安装在底板本体上,所述滑轮侧板与升降撑条前后侧面轨道连接,所述升降撑条与滚轮上端胶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支撑装置展开后移动到指定位置即可使用支撑,抻展后若其中一节没有展平,则顶板、支撑杆的内部结构没有垂直相连,即方撑结构与横送链错位,待支撑装置支撑受压方撑结构进行传动矫正,即倾斜端的位轴滑块滑动至芯轴框,位轴滑块滑动时方撑扣块跟着上滑带动了方撑结构与横送链的水平连接,接着横送链进行输送,横送链与竖送链相连接,横送链的输送带动了顶板与支撑杆整体的矫正使之回位垂直状态,也实现了支撑装置整体的垂直展开;横架分杆、竖架分杆为开合结构,便于横支架与竖架长杆进行弯折将支撑装置折叠,横送轴环与竖送轴环的圆弧结构提高了横支架与竖架长杆折叠的流畅度,横送链架、竖送链架作用于加固横送链条、竖送链条,方撑结构的矩形结构也起到支撑横支架的作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作业中若抻展处被石块击中导致弯折,也能够通过方撑结构与横送链的配合传动使之抻展回位;支撑装置移动到作业指定位置后,受压后升降撑条在滑轮侧板上向上移动,将滚轮移动到底板本体内,继而底板本体能够平整的放置地面,降低作业中设备受到的振动力,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横送链的输送带动了顶板与支撑杆整体的矫正使弯折的节位回位垂直状态,也实现支撑装置整体的垂直展开,设备移动后底板本体平整的放置地面,降低了作业中设备受到的振动力,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均提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图2的A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图2的B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方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图2的C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顶板1、支撑杆2、移动底板3、横支架10、方撑结构11、横送链12、横送轴环13、横架分杆100、横架长杆101、横送链条120、横送链架121、竖送链20、竖杆21、竖送轴环22、竖送链条200、竖送链架201、竖架分杆210、竖架长杆211、方撑框架110、方撑斜杆111、方撑扣块112、方撑位轴113、位轴滑块1130、芯轴框1131、锁圆1132、升降轴板30、滑轮侧板31、升降撑条32、底板本体33、滚轮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顶板1、支撑杆2、移动底板3,所述底板1与支撑杆2拼装连接,所述支撑杆2与移动底板3安装连接,所述顶板1由横支架10、方撑结构11、横送链12、横送轴环13组成,所述方撑结构11的矩形结构起到支撑横支架10的作用,所述横支架10与方撑结构11安装连接,所述横送链12与横送轴环13锁定,所述横支架10包括横架分杆100、横架长杆101,所述横架分杆100与横架长杆101扣接,所述横送链12包括横送链条120、横送链架121,所述横送链条120与横送链架121扣接,所述支撑杆2包括竖送链20、竖杆21、竖送轴环22,所述竖送链20与竖送轴环22锁定,所述竖杆21与竖送轴环22安装连接,所述横送轴环13与竖送轴环22的圆弧结构提高了横支架10与竖杆21折叠时弯折的流畅度,所述竖送链20包括竖送链条200、竖送链架201,所述竖送链条200与竖送链架201扣接,所述横送链架121、竖送链架201作用于加固横送链条120、竖送链条200,所述竖杆21包括竖架分杆210、竖架长杆211,所述竖架分杆210与竖架长杆211扣接,所述方撑结构11包括方撑框架110、方撑斜杆111、方撑扣块112、方撑位轴113,所述方撑框架110与方撑斜杆111安装连接,所述方撑斜杆111安装有方撑扣块112,所述方撑位轴113包括位轴滑块1130、芯轴框1131、锁圆1132,所述位轴滑块1130与芯轴框1131轨道连接,所述芯轴框1131与锁圆1132扣接,所述位轴滑块1130与方撑扣块112通过推杆连接。将支撑装置展开后移动到指定位置即可使用支撑,抻展后若其中一节没有展平,则顶板1、支撑杆2的内部结构没有垂直相连,即方撑结构11与横送链12错位,待支撑装置支撑受压方撑结构11进行传动矫正,即倾斜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其结构包括顶板(1)、支撑杆(2)、移动底板(3),所述顶板(1)与支撑杆(2)拼装连接,所述支撑杆(2)与移动底板(3)安装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顶板(1)由横支架(10)、方撑结构(11)、横送链(12)、横送轴环(13)组成,所述横支架(10)与方撑结构(11)安装连接,所述横送链(12)与横送轴环(13)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其结构包括顶板(1)、支撑杆(2)、移动底板(3),所述顶板(1)与支撑杆(2)拼装连接,所述支撑杆(2)与移动底板(3)安装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1)由横支架(10)、方撑结构(11)、横送链(12)、横送轴环(13)组成,所述横支架(10)与方撑结构(11)安装连接,所述横送链(12)与横送轴环(13)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支架(10)包括横架分杆(100)、横架长杆(101),所述横架分杆(100)与横架长杆(101)扣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送链(12)包括横送链条(120)、横送链架(121),所述横送链条(120)与横送链架(121)扣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包括竖送链(20)、竖杆(21)、竖送轴环(22),所述竖送链(20)与竖送轴环(22)锁定,所述竖杆(21)与竖送轴环(22)安装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送链(20)包括竖送链条(200)、竖送链架(201),所述竖送链条(200)与竖送链架(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培刚
申请(专利权)人:严培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