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工程总承包”)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中,因上部结构图纸出图较晚,基础结构已施工完成。因设计需要,需在上部结构增加钢柱及钢梁,如重新进行独立基础施工,花费较大,同时对工期也有很大影响。因此,亟待设计一种钢结构建筑钢柱节点,来满足设计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达成钢结构新增钢柱的需要,减少基础的施工,节约工期,保证施工进度。为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包括人字形转换节点,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的顶部一个支脚竖直向上成形为供连接新增钢柱的柱脚,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的底部两个支脚倾斜朝向两侧的两根原结构钢柱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字形转换节点,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的顶部一个支脚竖直向上成形为供连接新增钢柱的柱脚,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的底部两个支脚倾斜朝向两侧的两根原结构钢柱并且与两根所述原结构钢柱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撑,两根所述斜撑之间以及两根所述斜撑与临近一侧的所述原结构钢柱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固钢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字形转换节点,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的顶部一个支脚竖直向上成形为供连接新增钢柱的柱脚,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的底部两个支脚倾斜朝向两侧的两根原结构钢柱并且与两根所述原结构钢柱之间分别连接有斜撑,两根所述斜撑之间以及两根所述斜撑与临近一侧的所述原结构钢柱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固钢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斜撑之间以及所述斜撑与所述原结构钢柱之间的所述第一加固钢梁位置等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钢梁水平位于所述斜撑的中心偏下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转换节点的两侧与对应侧的所述原结构钢柱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固钢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斜撑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加固钢梁,所述第三加固钢梁的两端还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两根所述原结构钢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钢结构建筑上部结构新增钢柱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原结构钢柱的侧面设有供连接对应的所述斜撑底端的斜柱脚。
7.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琦,于波,李善文,武传仁,卞吉,王得明,窦市鹏,田龙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