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56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叠合柱的钢结构进行深化设计,制作钢管柱;S2:在叠合柱施工位置进行测量定位及地脚螺栓埋置;S3:浇筑混凝土承台;S4:在承台上安装钢管柱并校正;S5:在承台顶面与钢管柱柱脚之间进行无收缩混凝土灌缝;钢管外壁在柱脚范围内设置箍筋连接板,解决了埋入式柱脚箍筋与钢管连接的施工难题,保证结构受力的传递。采用工艺无纺布柔性导管替代刚性导管,解决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密集,导管无法将混凝土送至柱底的问题,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钢管柱上焊接横向定位钢筋,避免施工过程中纵向受力钢筋偏位,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是在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中部设置钢管混凝土的一种叠合构件,已形成我国自主开拓的一种结构体系。它较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更优良的抗压性能和抗震性能,能够大幅减少柱截面尺寸,提升建筑使用空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在大型公用建筑项目和超高层项目中应用广泛。西安地铁六号线侧坡车辆段咽喉区一层盖板层高10.0m,二层小汽车库层高5.0m~5.970m,上盖开发3~4层学校及办公用房,层高4.20m,均采用框架结构,学校及办公用房部分框架柱在小汽车库顶采用梁式转换。首层柱位于轨道岔线区,受列车限界影响,柱位置、截面受限。为解决在框架柱有限截面下满足结构计算的需要,在钢筋混凝土柱中部设置了圆钢管,既可以满足高层建筑高抗压、高延性的要求,又提高了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而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施工复杂、质量要求高,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其施工工艺将是施工控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叠合柱的钢结构进行深化设计,制作钢管柱;/nS2:在叠合柱施工位置进行测量定位及地脚螺栓埋置;/nS3:浇筑混凝土承台;/nS4:在承台上安装钢管柱并校正;/nS5:在承台顶面与钢管柱柱脚之间进行无收缩混凝土灌缝;/nS6:安装埋入式柱脚钢筋,并进行混凝土浇筑;/nS7:叠合柱钢筋安装;/nS8:叠合柱模板安装;/nS9:叠合柱混凝土浇筑;/nS10:叠合柱混凝土梁、钢管柱节点的钢筋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叠合柱的钢结构进行深化设计,制作钢管柱;
S2:在叠合柱施工位置进行测量定位及地脚螺栓埋置;
S3:浇筑混凝土承台;
S4:在承台上安装钢管柱并校正;
S5:在承台顶面与钢管柱柱脚之间进行无收缩混凝土灌缝;
S6:安装埋入式柱脚钢筋,并进行混凝土浇筑;
S7:叠合柱钢筋安装;
S8:叠合柱模板安装;
S9:叠合柱混凝土浇筑;
S10:叠合柱混凝土梁、钢管柱节点的钢筋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采用TeklaStructure软件对钢结构进行详图深化与结构分解,包括节点拼装总图、节点拼装顺序图、杆件图、节点图及材料明细表,并对节点进行计算机拼装模拟;通过数控精密切割设备切割板材,进行开坡口、卷管与组焊,所述钢管柱内侧纵缝为自动埋弧焊,内环缝为CO2气体保护焊,外环缝扣槽为自动埋弧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先测量放线钢管柱定位中心十字控制线,在相应的四个位置钉入水泥钉,拉好控制线,安放与钢管柱底座相同螺栓孔及尺寸的定位套板,根据钢板上预留螺栓孔,优先安装四个角落预埋螺栓,并测出标高控制点,焊接进行固定;完成后,根据预埋钢板上螺栓孔位置进行剩余螺栓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在浇筑混凝土前复核,确认位置、标高及固定状态;在浇捣混凝土之时,承台混凝土浇筑时从四周向中间进行,振动棒不触及螺栓预埋件;浇筑混凝土时在柱脚部位预留50-60mm,用于调整柱的垂直度;混凝土浇捣之后,重新复核预埋件的标高及轴线位置,同时清理预埋螺栓杆及丝口上的残留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安装前,对钢管柱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汝全罗宁宁罗康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成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