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型钢结构混凝土支承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承柱,具体为一种预制型钢结构混凝土支承柱。
技术介绍
在逆作法施工中,中间支承柱是重要的竖向支承构件,在底板未浇筑之前,与地下连续墙或排桩共同承受地下结构、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底板浇筑之后,则与底板连成整体,作为地下室结构的一部分,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给基础,中间支承柱不仅在结构施工状态下承受地上、地下楼层结构自重和全部施工荷载,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支承柱和桩也是工程使用阶段的柱和桩,而中间支承柱的承载能力受到柱结构形式、插入深度、垂直度、柱侧土抗力、初始缺陷等的影响,其受力特性与一般轴压杆、压弯杆不同,难以进行准确分析,而工程设计中则常利用简单的验算及经验方法确定,结果往往或保守,或偏不安全,但是目前很多施工工地上的支承柱存在强度不够以及局部的荷载量较小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预制型钢结构混凝土支承柱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型钢结构混凝土支承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型钢结构混凝土支承柱,包括支承柱(1)、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基板(7)和背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柱基(2),所述支承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梁(3),所述主梁(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次梁(4),所述支承柱(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所述支承柱(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基板(7)、背板(8),所述基板(7)、背板(8)和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均通过固定螺栓(18)固定安装,所述基板(7)、背板(8)和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之间形成柱体腔(9),所述柱体腔(9)的内部垂直方向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型钢结构混凝土支承柱,包括支承柱(1)、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基板(7)和背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柱基(2),所述支承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梁(3),所述主梁(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次梁(4),所述支承柱(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所述支承柱(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基板(7)、背板(8),所述基板(7)、背板(8)和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均通过固定螺栓(18)固定安装,所述基板(7)、背板(8)和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之间形成柱体腔(9),所述柱体腔(9)的内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钢板(14)、第二钢板(15),所述第一钢板(14)上中心处开设有槽口(19),且第二钢板(15)穿过槽口(19)的内部,所述第一钢板(14)和第二钢板(15)将柱体腔(9)内部划分为体积相等的第一成型室(10)、第二成型室(11)、第三成型室(12)、第四成型室(13),所述第一成型室(10)、第二成型室(11)、第三成型室(12)和第四成型室(13)的内部中心处均设置有加强柱(17),所述加强柱(17)和第一钢板(14)、第二钢板(15)、基板(7)、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会永,张素丽,刘江元,刘一,
申请(专利权)人:赵会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